APP下载

实施护理人文关怀个性化背景音乐干预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4-20赵燕君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颅脑手术室

赵燕君,刘 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手术室,上海 201112)

颅脑肿瘤手术是目前脑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手术本身较高的难度和术后高复发率,以及患者对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效果等方面的考虑,在围手术期普遍存在心里应激反应,如心理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障碍,影响手术的配合及治疗效果[1]。改善的人文环境护理是以患者为护理中心的护理模式,个性化背景音乐护理则是通过音乐的治疗作用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2]。播放个性化背景音乐,可以让患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色、音色等因素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达到治疗作用[3]。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实施护理人文关怀个性化背景音乐干预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对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颅脑肿瘤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纳入标准:择期手术、意识清楚、能配合研究者;年龄:22~63岁;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心电图无异常;颅脑肿瘤类型: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桥小脑肿瘤、脑干肿瘤。排除标准:意识不清者、不愿意参加本研究者。终止标准:患者入重症监护室。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5.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9.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时间、手术方法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人文关怀个性化背景音乐干预。具体内容为:

1.2.1 术前人文关怀,加强护患沟通

术前一日下午,手术室巡回护士携带术前宣教手册,入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生命体征以及特殊既往史、药物过敏史,着重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手术室护士进行自我介绍,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术前注意事项、手术配合、手术体位摆放及其必要性,麻醉情况等,并正确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对患者所提出疑问及时给予反馈,嘱其放松心情,安心休息。通过术前访视可实行人文关怀护理,使患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减少误会和摩擦,加强护患之间的合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4]。

1.2.2 优化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需保持干净、无尘,患者入室前,适当调高手术房间温度,并保证手术房间内光线柔和,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

1.2.3 术中人文关怀,运用规范化语言以及恰当的肢体语言

由于患者从病房到手术室,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给其带来焦虑、恐惧,造成心理失衡。此时,我们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热情关怀,并主动与其打招呼,与手术医生以及麻醉师三方共同完成安全核查。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和困难并做出理解性的正面反应,及时满足病人的需要,减轻病人的愤怒情绪,使患者的身心恢复平衡[5]。做任何操作时,应提前告知,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护理人员的每一个善意举动都会给病人带来安慰和支持,触摸是人际沟通中最密切的动作[6]。

1.2.4 个性化背景音乐护理干预

1.2.4.1建立手术室个性化背景音乐库

手术室设有可携带式音乐播放设备,该设备具有百度音乐下载软件。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背景、社会经验等个体差异,为每位患者建立个性化背景音乐库。音乐库分类包含:通俗歌曲、民歌、轻音乐、古典音乐、节奏舒缓、轻松、愉悦等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巡回护士进行术前访视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喜欢的音乐类型,挑选10首为其制定个性化背景音乐库。播放时间为术前、术后两个阶段,播放总时长为1小时并循环播放。

1.2.4.2护理干预措施

术日,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患者入室前开启该患者背景音乐文件包。待患者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协助病人摆放麻醉体位,注意患者隐私保暖,完成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期间为患者不间断播放制定的个性化背景音乐,将音乐分贝调至35-45分贝,询问患者音量舒适度,并酌情调试,以减轻患者术前疼痛及焦虑、紧张情绪。播放时间至患者手术开始前,音乐再次播放时间为患者手术结束后至苏醒顺利离开手术室。

1.2.5 术后回访

手术后2-3天,手术室巡回护士进行回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精神状态良好与否,伤口有无疼痛、皮肤情况、对手术室的满意度评价。耐心倾听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并给予准确、及时的反馈,面对不同的手术病人,给予巧妙的回答,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身心得到的恢复。

1.3 评价指标

①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②统计患者术后拔管成功率。③监测患者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④患者对手术室整体满意度调查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量表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成功率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拔管成功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对比

2.4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整体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整体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结 论

颅脑肿瘤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患者容易对疾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护理的效果。手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应激源会刺激机体产生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导致机体的儿茶酚胺分泌水平发生改变[7]。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在整个围手术期都显得尤为重要[8]。人文环境改善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而个性化的背景音乐能够掩盖噪声,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觉[9]。音乐抗焦虑的效果不仅与音乐本身的固有要素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调节情绪反应有关,而且还与患者对音乐的喜好程度有关,患者对于喜好的音乐通过大脑皮质的评估和认知,会产生愉悦感[9]。

本研究发现,加强术前访视人文关怀,了解患者对音乐的喜好,术中个性化背景音乐护理干预,术前术后分别为患者播放个性化背景音乐。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评分量表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显著降低,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颅脑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背景音乐在医院环境中的运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