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经管类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学习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2019-04-19马娟叶慧

科教导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评估体系民族院校

马娟 叶慧

摘 要 通过对湖北省某民族院校经管类研究生的问卷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与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民族院校经管类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学习质量的因子,由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院校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程质量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3.019

Abstract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ostgraduat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an ethnic University in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us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orderly multi-classific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arning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et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cours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0 引言

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 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民族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目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2]研究生教育是较高层次的教育阶段,现在的高校应当充分重视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提高研究方法课程学习的质量与效果。[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为发展和完善社会科学理论在搜集和整理社会科学实践经验数据并开展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4]当前部分院校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缺乏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的意识,且实际运用能力也比较低。对于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解决毕业的学位论文撰写而且是以后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问题。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特点表现为:培养研究生学会一定的研究程序和研究设计,进而学会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技术。[5]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某民族院校经管类研究生的问卷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与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民族院校经管类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学习质量的因子,由此提出提升经管类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学习质量的对策建议。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于2018年1月在湖北省某民族高校展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问卷以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所有学生都完整填写了所发放的问卷。问卷内容参考麦可思教学质量评价体系,[6]结合课程特色和学生特点,围绕学生自身情况、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等三方面来设计,一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54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问卷回收率达到100%。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为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与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显著性水平为0.1。

1.1 描述性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的专业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三个研究生专业。从性别分布来看,53.7%的受访者主要为女性研究生,pearson卡方值为1.754,检验概率为0.416,说明性别和专业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从民族种类分布来看,汉族和少数民族受访者的分布比例大致相同,pearson卡方值为1.489,检验概率为0.475,说明民族和专业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从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统计可知,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总体评价较好。92.6%的学生认为老师认真备课,教案准备充分(Q1);92.4%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内容充分,信息量丰富,知识运用娴熟(Q2);88.9%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合理(Q3);74.1%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内容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Q4);81.5%的学生认为注重师生交流,课堂氛围好(Q5);88.9%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当,对授课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分析(Q6);77.8%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问答、讨论等(Q7);79.6%的学生认为教师重视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力(Q8)。

从学生学习课程体验评价统计可知,51.9%的学生能够经常与任课老师进行学习方面的沟通(Q9);81.5%的学生能按时认真完成作业,无抄袭行为(Q10);77.8%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Q11);24.1%的学生能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主动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Q12);51.9%的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与老师互动(Q13);57.4%的学生上课认真记录教学内容,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Q14);16.7%的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与本课程无关的书籍、打瞌睡吃东西、玩手机等(Q15);61.1%的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Q16);14.8%的学生在课下自己主动复习课程所学内容(Q17)。

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统计可知,学生认为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占38.9%,说明学生掌握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比较困难;认为所学知识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占了59.3%,说明学生认为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还是比较有用的;但是只有38.9%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不能应用于实践,实用性不大。

1.2 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分析

1.2.1 因子分析

根据原始统计数据,利用统计软件 SPSS20.0进行计算,教师因素提取了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6.359%。由表1分析得知,第一个因子T1代表教师教学态度,与Q1、Q2、Q5有关;第二个因子T2代表教师教学方法,与Q3、Q6、Q7有关;第三个因子T3代表教师教学知识,与Q4、Q8有关。学生因素提取了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3.286%;由表1分析得知,第一個因子S1代表师生互动,与Q11、Q13有关;第二个因子S2代表学生自学能力,与Q9、Q12、Q15、Q17有关;第三个因子S3代表学生学习自律行为,与Q10、Q14、Q16有关。

1.2.2 有序多分类logit回归分析

由表2分析得出,影响Q18学生知识掌握的因素中,学生的因子S1、S2、S3的影响效果较大,说明要想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自身付出努力;影响Q19学生认为知识是否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中,教师的因子T1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效果较大,教师应该增强自己的教学态度,促进对学生的影响力;影响Q20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因素中,学生的因子S2学生自学能力影响效果较大,可见应该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对策建议

与本科生的课堂学习不同,本科生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生的课堂学习应该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这包括研究生要学会如何处理问卷数据、如何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如何撰写论文等。以提高研究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训练能力为目的,本文提出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对策建议。

第一,采用互动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能力。互动教学的课堂模式应当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下转第42页)(上接第39页)形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可以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与老师、同学互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观点,激发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的兴趣,更加深入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点。

第二,增加上机操作课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现有32学时,涉及抽样分布、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9章内容,课堂理论讲授学时基本需要30学时,则上机操作课时较少,学生对统计软件实务操作练习不够,因此应增加10个左右的上机操作课时。

第三,改革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在使学生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基本原理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操作,[7]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有实际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可将封闭式试卷的考试方式改为定量论文撰写的考查方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D].2010.

[2] 郭琳,刘松,梁鹏.基于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0):211,18.

[3] 沈红,吴国娟,邓桂馨,廖安艳.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S2):74-75.

[4] 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2-24.

[5] 祝坤.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教学的有关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1(33):202-203.

[6] 麦可思.http://www.mycos.com/index.php/Index/service/nav/2/id/1.

[7] 孙静.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8):44-45.

猜你喜欢

评估体系民族院校
学历教育院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民族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探索
“互联网+”二手汽车交易模式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创新研究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关于完善纳税评估工作的研究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