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正确使用人称

2019-04-18

漫画月刊·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口吻第二人称人称

张伯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现任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CCTV中学生频道教学顾问,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席作文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客座教授,北师大《百思迪威作文教程》主编兼客座教授等职。由于其在作文教学方面成效显著,在网上被誉为“中国作文第一人”。

人称,就是作者在习作中以什么样的身份和口吻说话。

常用的人称有以下三种。

一、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就是在习作中以“我”自称。“我”就是作者,作者就是“我”。

用第一人称写文章,显得亲切,真实。一个人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最好用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最适合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果是写别人,只能猜他是怎么想的,可是要写自己是怎么想的,只要怎么想就怎么寫,便可成功。这有多方便呀!

要注意的是,用第一人称写文章不能写自己的外貌。比如有的同学常常这么写:“听了老师的批评,我的脸红了。”——试想一下,自己的脸是什么颜色,自己怎么看得见呢?如果改成“我的脸热了”,这倒说得过去,因为冷热是自己所能感觉到的。

二、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就是以“你”的口吻来叙事或抒情。这样的作文很少见。但是在作文的某一部分,尤其是结尾,以“你”来称呼所写的人物、景物,十分常见。以“你”来称呼景物时,实际也运用了拟人手法。比如写家乡的作文,常常在结尾时说一句:“美丽的家乡啊,我爱你!”从全文看,是第一人称叙事,结尾时出现了“你”,改用了第二人称,好像在和“家乡”对话一样,十分亲切,抒情性很强,这就是第二人称使用的“功劳”。

怎样用好第二人称呢?

1.恰当地使用。

由于第二人称的使用比较少,所以,在哪儿用,怎么用,应十分注意。一般来讲,全文都用的极为少见,在结尾时使用的居多,也有的作文在开头或中间也使用一点。使用第二人称主要是为了抒情,所以,如果无情可抒,或情并不很浓时,不必使用它。

2.语言精练一些。

抒情的语言不能啰里啰嗦,应该精练一些。适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感染力,同学们可酌情使用在第二人称的叙事与抒情中。

三、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就是用“小明”“小红”的口吻,或用“他”或“她”的口吻来叙事。我们向同学们讲述一个自己没有参加的故事,便得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相比,第三人称使用较少一些。

怎样用好第三人称呢?

1.人称一致。

使用第一人称,要注意人称一致,第三人称也是如此。如果用“他”来叙事,就不要突然出现“我”。“我”只能出现在“我”参加的事中,“我”没有参加的事,只能用“他”。一旦用了“他”来叙事,“我”就不能出现了。

2.头绪清楚。

用第一人称叙事,由于有“我”作为线索,头绪比较清楚。第三人称叙事,可以写好多人、好多事,所以,稍不留神,很容易把头绪搞乱。克服的办法是,尽量找一个人物作为“线索人物”,从“他”的角度来叙事,就不容易把事情说乱了。

示例:

张老师,我想对您说

尊敬的张老师,有一件小事,始终藏在我的心里,没有对您说。但每当想起这件事,我的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还记得上个月学校运动会吗?我这个全班公认的60米短跑健将信心十足地去您那里报名参赛,可您却说我最近胖了,怕我跑不动,拿不来冠军,硬是把名额给了“小瘦子”张岩伟。我伤心极了,躲到没有人的地方偷偷地哭了一场。我心想:张岩伟不见得比我跑得快,我就不信我超不过他。体育课上,我决定和张岩伟一决高低。我们的决赛开始了,体育老师一声令下,我一个箭步冲出去,第一个跑到了终点。体育老师也同意让我跑60米了,我用实力击败了对手。

可是开运动会那天早上,忙完铜管乐队的任务后,我以飞一般的速度赶回班级,换上了我心爱的运动服,就等着去参加60米比赛了。可公布的上场名单里竟然没有我。看到张岩伟兴高采烈地跑向赛场,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真的,张老师,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您能给我一个答案吗?

点评:

本文以“您”称呼“张老师”,自始至终采用了倾诉式的语气,属于全文“第二人称”的运用,有利于抒发浓烈的情感。

小作者将一件小事写得详细入微。体育课上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是小作者的真实感受。由于老师工作的疏忽,一个决定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引人深思。小事反映的不是小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就是关注孩子的成长。

猜你喜欢

口吻第二人称人称
看图要有顺序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拼图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在“口吻”与“意象”中激扬青春
阳高方言的人称代词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祈使句第二人称主语的隐现
人称代词专练
绘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