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在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9-04-18程建云陈志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产房会阴产科

程建云, 张 莉, 冯 静, 王 凤, 周 媛, 陈志芳,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护理部 , 2妇科, 3产科, 乌鲁木齐 830054)

临床技能培训是临床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 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培训现状对临床基本技能知识了解较浅,掌握不扎实。只有约 20%的学生对基本的临床技能较为熟悉,并且是通过自主去医院实习而获得,而 60%左右的学生在临床基本技能不过关。[1]在本科生学习妇产科护理时,专科技能操作的掌握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将会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但在实际临床教学实践中,涉及孕产妇的隐私权,学生的专科技能操作实践受到很大限制。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临床理论知识与专科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境[2-4]。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采用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加深了学生对产科专科技能操作的掌握,转变了临床实践教学的教育理念,构建了适合产科临床实践技能护理教学的现代教学新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5年9月-2016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护理本科生142名做为研究对象,均为全日制统招本科生。研究对象均经过2年半的系统专业学习。每组17~18名学生。对照组60名学生,其中女生56名,男生4名,平均年龄(20.80±0.75)岁;试验组82名学生,其中女生74名,男生8名,平均年龄(20.77±0.71)岁,2组学生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试验组均由相同的临床实践教师统一授课,理论27学时,临床实践16学时。

1.2研究方法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依据本科生《妇产科护理学》示教大纲,在护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完成产科实验课,临床护理实践技能训练包括骨盆测量、四步触诊法、会阴侧切缝合术、分娩机制及自然分娩的接产方法。试验组利用实验中心已配置的电子孕妇腹部触诊模型、多功能产床、智能网络情景化分娩及急救模拟教学及虚拟演示、外阴缝合练习模型等仪器设备建立模拟产房,为护生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与环境,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2.1 专科技能操作的设计 结合《妇产科护理学》示教大纲,示教时数15学时,参阅《助产专业技能指导手册》(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设计完善专科操作流程和考核评价标准。设计骨盆测量、四步触诊法、会阴侧切缝合术、分娩机制及自然分娩的接产方法四种技能的操作目的、准备质量标准(仪表要求、用物准备)、操作流程、关键环节及服务用语、操作质量标准、注意事项及提问内容。依据操作流程制定考核评分标准。

1.2.2 情景设计 结合专科技能培训项目设计4个模拟场景,产前检查操作、产程观察及监测,自然分娩的接产方法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演练。

1.2.3 教学安排 组织产科护理学及相关实验室人员集体备课,将操作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制作成册,理论授课时发给学生人手1册。对照组按照大纲要求,在护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完成产科实验课,包括骨盆测量、四步触诊法、会阴侧切缝合术、分娩机制及自然分娩的接产方法4种技能操作练习(3学时/项)。采用集中演示,一对一指导,学生在模型上动手演练。试验组完成骨盆测量、四步触诊法、会阴侧切缝合术、分娩机制及自然分娩的接产方法4种技能操作训练,再结合到4个典型案例模拟场景中进行实践操作,安排4学时,每项操作1学时。学生分为4个大组8个小组,每小组10名学生,对4项模拟场景交叉演练。

1.3教学效果评价

1.3.1 理论、技能操作测试 (1)理论测试:采用试卷。对全体学生进行产科综合知识测验,满分100分。(2)技能操作测试:采用《助产专业技能指导手册》(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专科操作评价标准,满分100分。≥85分为及格。随机抽签2项操作进行考核,操作成绩取2项平均分。

1.3.2 问卷调查评价 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学生对模拟产房技能训练模式在产科实践护理教学中的满意程度。问卷评价内容有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3个维度共19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3 个等级,本研究在考核结束后向2组学生发放问卷142份,全部收回,有效率为 1 00%。

2 结果

2.12组学生临床教学考核成绩比较2组学生产科综合知识测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专科技能操作考核中分娩接产、骨盆测量、会阴缝合操作考核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部触诊法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学生临床教学考核成绩比较(分, ±s)

2.22组学生对产科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2组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医患沟通技巧和对解决护理工作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师专业水平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学生对产科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n/%)

注:*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学要求学生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专科技术操作,如骨盆测量、分娩机制、会阴侧切的发生机理及处置等。理论授课时教师会结合多媒体讲授,但仍避免不了直观性不足的缺陷。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对学生进行情境教育,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将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思考。采用集中演示,一对一指导,学生在模型上动手演练。再结合专科技能操作设计典型案例融入模拟场景中,由教师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解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加深学生对产科专科技能操作的掌握,提高专科技能水平和成绩。

综合护理技能的实践教学对提高本科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极其重要[5]。但相当一部分产科专科技能教学内容都很抽象,如分娩机制、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及处置等。将情境模拟教学应用于产科护理的教学实践,能较好地克服上述缺点,使护生“身临其境”地将已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时尽快适应产科专科临床工作。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认为综合模拟产房技能训练对认识自我护理角色非常有利,强化了学习效果,也提高了训练满意度。试验组学生对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的这种教学方式评价良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技能考核形式满意,这与邓海艳等[6]研究一致。产科临床实践技能护理教学的现代教学新模式,提高了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实现了从学校学习到临床护理工作顺利过渡,为将来从事临床专科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临床实践教学是护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护理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今后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床教学作为护理教育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精心设计,方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护理教学,成为培养护生智力、创造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逐步转变临床实践教学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为今后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产房会阴产科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