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KM2在TGF-β1诱导的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

2019-04-18郑树涛申铜雪韩秀娟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划痕鳞状食管癌

马 蓉, 刘 清, 张 潇, 郑树涛, 刘 涛, 申铜雪, 韩秀娟, 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1临床医学研究院, 2第五附属医院消化科, 3健康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1)

丙酮酸激酶(PK)是糖酵解最后一步限速酶,包括M1、M2、L和R4个亚型,其中丙酮酸激酶M2(PKM2)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发现PKM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1-3],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宫颈癌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中,PKM2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4],但PKM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作用机制少有报道。本研究在KYSE150细胞中加入TGF-β1,在过表达PKM2的食管癌KYSE150细胞中加入TGF-β1抑制剂,应用Transwell及细胞划痕检测KYSE150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应用Western blots检测PKM2蛋白水平表达变化,以探讨PKM2在TGF-β1诱导的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150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细胞库,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FBS)、胰蛋白酶(Gbico公司),TGF-β1 (PeproTech公司),TGF-β1 抑制剂(上海吉凯公司),Transwell小室购于Corning公司,慢病毒构建及包装(上海吉凯公司),Matrigel(BD公司),PKM2、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抗体购自Proteintech公司。

1.2方法

1.2.1 细胞培养 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150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青霉素(100 IU/mL), 链霉素(100 IU/mL)的1640培养基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培养,隔天换液,细胞长满细胞培养瓶的80%~90%传代。

1.2.2 TGF-β1处理细胞 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150细胞接种于6孔板,细胞培养基更换为无血清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TGF-β1(10 ng/mL)培养24 h,作为TGF-β1组,加入PBS作为Control组。

1.2.3 慢病毒转染 将对数生长期的KYSE150细胞接种于六孔板内,当细胞密度达到70%~80%时可进行慢病毒转染,根据试剂盒要求加入适量过表达PKM2的慢病毒(MOI:20)、聚凝胺(polybrene,5 μg/mL)、ENi.S,孵育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之后继续培养传代、冻存。

1.2.4 TGF-β1抑制剂处理细胞 将过表达PKM2的KYSE150细胞及未进行慢病毒转染的KYSE150细胞接种于6孔板,细胞培养基更换为无血清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抑制剂(10 μm/mL)培养24 h。未进行慢病毒转染也未加入TGF-β1抑制剂的细胞为Control组,未进行慢病毒转染但加入TGF-β1抑制剂的细胞为TGF-β1 inhibitor组,过表达PKM2,但未加入TGF-β1抑制剂的细胞为Overexpress PKM2组,过表达PKM2同时加入TGF-β1抑制剂为Overexpress PKM2+TGF-β1 inhibitor组。

1.2.5 细胞划痕实验 接种对数生长期的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150细胞于六孔板上,当细胞密度达到90%左右时,用10 uL无菌枪头在六孔板底部垂直画一条粗细一致的直线,每组试验重复3次,每组设立3个重复,分别于0、48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同一视野划痕宽度并拍照。

1.2.6 Transwell实验 Transwell小室上室每孔加入60 μL配好的基质胶,放入培养箱2 h使其干燥,用无血清培养基将对数生长期的KYSE150细胞重悬,上室加入200 μL含5×104个细胞的悬液,下室加入500 μL含2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置于37℃,5%CO2培养箱24 h,4%多聚甲醛固定30 min,1%结晶紫染色10 min,棉签擦拭小室上室,倒置显微镜下观察5个视野,计算每个视野的穿膜细胞数,取平均值,每组试验重复3次,每组设立3个重复。

1.2.7 Western blot检测PKM2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 收集KYSE150细胞,用RIPA裂解液裂解细胞,离心取上清进行蛋白浓度测定,以50 μg/孔蛋白量进行电泳,之后用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膜转膜90 min,脱脂奶粉封闭1 h,PKM2、GAPDH一抗(均为1∶1 000)4℃过夜,次日荧光二抗(1∶15 000)避光室温孵育1 h,最后用CL×红外成像系统(Odyssey公司)显影,以GAPDH作为内参,每组试验重复3次,每组设立3个重复。

2 结果

2.1TGF-β1对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与Control组比较,TGF-β1刺激KYSE150细胞24 h后穿过基质膜的细胞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a、b)。与Control组比较,TGF-β1刺激KYSE150细胞48 h后其划痕愈合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c、d),以上结果表明TGF-β1可以促进食管癌细胞的侵袭、迁移。

2.2TGF-β1对PKM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TGF-β1组PKM2蛋白水平表达高于Control组,说明TGF-β1可以促进PKM2蛋白水平的表达(图2)。

a: 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放大倍数200×); b: 穿出基质膜细胞数量; c: 细胞划痕试验(放大倍数100×); d: 细胞相对迁宽度(注:与Control组比较, *P<0.05)

a:TGF-β1刺激KYSE150细胞后Western blot结果; b:TGF-β1刺激KYSE150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PKM2/GAPDH的量化结果(注:与Control组比较, *P<0.05)

2.3PKM2在TGF-β1诱导的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与TGF-β1 inhibitor组比较,Overexpress PKM2+ TGF-β1 inhibitor组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以下结果说明PKM2在TGF-β1诱导的食管癌的侵袭、迁移中起促进作用。

a:细胞划痕试验(放大倍数100×);b:细胞相对迁移宽度;c: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放大倍数200×);d:穿出基质膜细胞数量(注:与TGF-β1 inhibitor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5],在我国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食管鳞状细胞癌[6],浸润转移仍然是导致食管癌患者生存率低,预后差的主要原因[7]。PKM2是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的最后一步的限速酶[8],具有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四聚体调控肿瘤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具有蛋白激酶活性的二聚体入核调控下游的靶基因,从而促进肿瘤恶性增殖[9]。有研究发现应用慢病毒转染干扰PKM2在肿瘤中的表达后,肿瘤细胞的凋亡显著增加,增殖减慢[10]。文献报道PKM2可以通过使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l/2)磷酸化来促进肿瘤生长、转移[11]。Yu等[12]报道在EGF及TGF-β1的刺激下,结肠癌细胞核内PKM2表达增加。众所周知,TGF-β1在多种肿瘤的侵袭、转移转移中发挥作用,但目前PKM2在TGF-β1诱导的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机制尚无报道。

本研究应用TGF-β1刺激KYSE150细胞后应用细胞Transwell试验、划痕试验及western blot检测食管癌细胞迁徙、迁移及PKM2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TGF-β1刺激KYSE150细胞后穿过基质膜的细胞数及划痕愈合能力均明显增加,PKM2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进一步探讨PKM2在TGF-β1诱导的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本研究用TGF-β1抑制剂处理过表达PKM2的食管癌细胞,发现过表达PKM2减弱了TGF-β1抑制剂对KYSE150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说明PKM2对TGF-β1诱导的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起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划痕鳞状食管癌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观察
基于微观划痕的疲劳强度预测
冰上芭蕾等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