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创IP

2019-04-16陈少峰

中国名牌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创文化产业电商

陈少峰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融合持续加快,中国文创品牌正在迎来新发展、新平台、新生态。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

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逐渐向纵深发展,传统的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板块之一,也是文化消费中最有活力的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5.76亿和4.84亿。

移动互联网环境给传统产业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转型升级的机会,因此,传统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对接需要模式创新。

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升级

要理解当下的文创产业及发展,需要从两个维度去谈:一是一定要有文化的核心内容、以文化作为消费对象,并且特别要重视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角度去研究和驱动;二是与旅游结合,做好主题体验性的旅游,从传统的方式升级换代到适用于今天的方式,就像以前只是普通的舞台表演,而在今天需要转变为给人们带来全景式的体验。

品牌是文化传播影响力来源,优质内容则是品牌形成的基础。中国文创品牌不能总靠打广告进行持久宣传。文化产业能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内容,坚持“内容为王”才能使文创品牌IP具有可持续性。比如电视连续剧在国外有连续拍摄、播出长达10多年的,延续性强、品牌影响力大;又比如一部具有品牌IP影响力的电影,若只做一部,放一下就结束了,就很难形成持续影响力,可做成续集形式,持续扩大品牌IP。

中国文创品牌要与业态紧密结合,企业品牌与项目品牌要能够充分结合在一起,可从四方面打造品牌IP,即从故事IP、形象IP、产品IP、企业IP入手,植入形象、植入产品。可以先做产品,再赋予其一个故事,最终做成一个系列,这才是有驱动力的产业化。

中国文创品牌要“一鱼永吃”,做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IP,同时将品牌IP产品化、故事化,并且一直演绎下去,不断扩建品牌IP,保证其持续性。

寻求中国文创品牌的五个突破

中国文创品牌发展要重视业态的可持续性,从建立中国文创品牌到发展中国文创产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找新突破:

第一,文创电商。电商可分四大类:第一类是普通的电商,第二类是网红电商,第三类是新媒体电商,第四类是文创电商。文创电商类似于衍生品,先有内容,再有后续电商,这是一个趋势。

第二,文旅室内化,即打造室内体验,以文化、旅游加高科技为形式。此类体验可以很丰富,虽然景观建成以后就不好再拆,但是故事可以不断变化,体验的内容可以不断变化,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玩,不受气候的影响。

第三,生活美学化,创意常态化,比如,将一些非物质遗产融入生活,把它变成消费品,但是其也有一定附加价值。让消费者觉得不太贵、附加价值又高的做法将是一种趋势,同时,对整个产业发展也将带来一定的提升作用。

第四,文化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打开物联网通道,与人建立直接的联系,从陪伴机器人到文化机器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全面渗透到传统文化产业,改变着生产和消费方式。

第五,所有场景文创化。比如做一个农业主题公园,把所有农业的元素做成可体验的东西,形成具有IP的独立品牌,可以把五谷杂粮做成衍生品,做成文创产品,将一切元素文创化,让传统产业升级,这将代表未来一些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创品牌

中国文创品牌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元素创新。一般大众在谈到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创事业时,都会同时提到“传承与创新”,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且愿景美好。尤其以传统非遗文化为基础的创业者,应首先辨别自己要做的方向到底是“传承”还是“创新”,如果只是做“传承”,往往文化价值会比较高,但产业价值比较低,如果能做“创新”,就需要让文创产品融入到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必须要直面一个现实,即今天的年轻人或许不需要过去的生活方式了。

比如传统灯会与现代灯光秀的结合,灯会是传统文化元素,灯光秀是现代创新。二者的结合,让灯会文化、节庆文化得以创新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再比如“功夫熊猫”,就是用好莱坞的手法体现了中国元素。正在建设的北京环球影城中将会有“功夫熊猫”区域。要做好文创这件事,一定要理解我们今天所处的产业环境,不是简单地出产品,必须要理解年轻人的需求。

中国文创品牌要走向国际,要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用中国元素与国际对接,最重要的是要有可持续性的中国文创品牌,讓国际化公司在全球得以运作。

保护版权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版权经济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版权经济的贡献仍处于较低水平。

现在很多人愿意做付费用户,而且付费用户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文化创意产业与版权价值产业链的互补融合,是解决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单一收入模式的有效途径,而版权价值产业链的核心是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以激励内容创造的积极性。

中国文创产业的创新性和市场化作用正在逐渐凸显,企业做项目时要重视品牌价值及品牌管理,将中国文创产业生态链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文创文化产业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商下乡潮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