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般兵器之“锏”

2019-04-16邱雅沛

文物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书卷护手宝塔

文/邱雅沛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器,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其名称始见于元曲。近代戏曲界有人依照排名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流星锤十八种兵器。

锏,短兵之一,出现于晋唐之间,唐以后较为盛行,一直延续到清末,历代视之为杂兵,虽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使用之广,但双锏十分利于马上作战。

大唐战将秦琼善使双锏。《说唐》第八回:“叔宝把双锏一摆,兜回坐马,勒住丝缰,在教场中间,往来驰骋,把两枝银锏,使将开来。起初还见他一上一下,或左或右,护顶蟠头,前遮后躲。舞到后来,但听呼呼风响,万道寒光,冷气飕飕。这两根锏宛如银龙摆尾,玉蟒翻身,裹住英雄体,只见银光不见人。”

图一 明 铜锏

图三 清 书卷档对锏

锏,人们常称之为兵器中的“善器”。锏不是以利刃喋血杀人的武器,但可以重击、威慑敌人和对手,可以不见血光地制服对方。所以秦叔宝的锏,不以利刃杀敌为目的,而是以当头棒喝的打击和警告,做到收其心、制其体,是兵器中当之无愧的善器。

锏,方形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1.2米),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携带便利,可随身防护。多为双锏而用,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技法上与刀法剑法接近。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鞭,但锏身无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称。锏的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一般在65-80厘米之间)。本文对吉安市博物馆所藏的几件明清时期的锏向读者做简要介绍。

明铜锏(图一),锏身全铜而制,所以亦称金锏。长约二尺六寸。由锏把和锏身组成。锏身为正方四棱形,锏粗约二寸,愈向其端愈细,逐步呈方锥形。锏把与锏身连接处有铜制瓜棱形护手。锏身有棱而无刃,棱角突出。其主要击法有击、枭、点、拦、格、架、截、吹、扫、撩、盖、滚、压等。

图四 清 锤首铁锏

图五 清 八棱铁锏

图六 清 手叉宝塔铁锏

明咬龙吞锏(图二),长二尺五寸左右。锏把为圆柱形。铜制护手龙头吞口栩栩如生,锏身为方形,凹槽。锏身无节,锏端无尖。

清书卷档对锏(图三),护手呈书卷形故得其名。锏长二尺五寸左右。锏把为圆柱形。铜制护手古以练双锏者居多。击法有上磨、下扫、中截、直劈、侧撩、绞压等24法。招数有“横三竖四”,有蹦、砸、滚、挑、戳、架、挂等。用锏要求猛、快,因此有“雨打白沙地,锏打乱劈柴”之说。对练套路有“双锏进枪”等。双锏技法从身形、步法、兵器、技击、艺术技巧多方面综合为一体系,整个套路演变丰富多彩。由于对身法的要求较高,所以要想练好此套路,还须有较好的拳术功架方可习练。

清锤首铁锏(图四),长二尺左右,把为圆柱剑形,尺身为方形。这是清时期非常流行的民间杂兵,是一种较小的打击类武器,又称手叉,最早在湖广一带流行。短小而带两个护手的小叉,携带方便,而且没有锋刃,护手的小叉可以格挡和锁拿对方的刀剑。清时期镖师和衙役比较喜欢携带手叉,虽不能对付披甲的士兵,但是应付不披甲的盗匪非常有效。存世的民间手叉数量较多。

清八棱铁锏(图五),长二尺五寸左右,锏把为圆螺旋形,护刀手形,锏身为方形有八棱。

清手叉宝塔铁锏(图六),长二尺五寸左右,锏身为方形有八棱,锏端有宝塔头,故得其名。属民间杂兵。

锏,无论是外形还是技法都是极为特别的一种兵器。一对同样重量的双锏,正如天枰的两端;没有锋刃的锏,更是怒斥责罚的道具,而非取人性命、残人肢体的凶器。在民间故事中,锏往往是铁面无私,公正权威的象征。宋《杨家将》小说中八贤王受御赐黄金锏“上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十分威风。只有秉持大公无私之心的人,才能领悟锏法的最高境界。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川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使锏之人,必将成为公正和威望的化身。

猜你喜欢

书卷护手宝塔
红船开新宇,宝塔耀中华
春季护手正当时
窗外
文化宝塔 魅力绽放
是谁找回了玲珑宝塔
薛绍彭《杂书卷》
宝塔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