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上海之死》女性历史话语权的构建

2019-04-13谢丽冰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虹影女性

摘 要:《上海之死》是虹影“重写上海花”的三部曲之一,作品以传奇女性于堇的成长经历和爱恨情仇为中心,挖掘女性对历史的视角和态度,聚焦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从而构建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的经验世界,确立女性的历史话语权和诠释权。

关键词:《上海之死》;虹影;女性;历史话语权

作为一位具有浓厚女性意识的作家,虹影常在其作品中表现其女性的立场及独特的写作姿态。《上海之死》是“重写上海花”的三部曲之一,以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宏观背景,以太平洋战争为中心事件,围绕一位兼具演员、间谍双重身份的女性于堇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体现了女性对历史的政治参与性和主观体验性,并构建了女性的历史话语权和诠释权。

一、对历史的政治参与性

在男性话语霸权的社会中,女性往往被拒斥在政治领域之外,而被限定在狭隘的生活空间中,女性意识的崛起,即是将女性从狭隘的生活空间中解放出来,乐黛云认为女性意识的文化层面便是“从女性角度探讨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之外的女性所创造的边缘文化①”。在《上海之死》中,虹影将亲身经历和体验融入笔端,从女性视角书写女性和政治事件及历史重大进程之间的关系,将历史的政治领域视为女性自我展现和自我延伸的有效空间,在女性与历史之间找到了汇合点。

虹影将于堇置于一段重大的历史背景之下,赋予于堇特殊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及演员、间谍的双重身份,演绎于堇与汪伪政权、日军政府的巧妙周旋,体现了于堇作为女性对被视为男性主导的政治领域的主动参与,颠覆了传统认知。于堇成为美国情报部门的间谍之一,与其说是休伯特的身份和建议使然,不如说是于堇从自身对“混乱世界”的深刻体验和责任感、使命感出发做出的选择。“如果能将身后的混乱世界收拾一下,那她就该尽一份力②”,她将人生意义与世界大事相联系,在自我完善、自我牺牲中不断深化自己對个人、历史、政治的认识。

二、对历史的主观体验性

《上海之死》以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和评判处于民族危亡的城市和社会,以女性之“眼”观看,挖掘出不同于男性的观点和体验。在全书中,女性对历史的主观体验性一方面体现在女性可以对身处其中的男性的行为及话语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表现在女性以自身的视角和态度观看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构建起自己的经验世界。

于堇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是她不断寻找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体现。生命不同阶段的体验,外部世界的变化无常,都在影响着她对社会、历史、世界的认识,她没有将个人的生命和生活与历史、现实生活割裂开,而是将自己融入现实和历史,用自己身为女性的视角去审视外部世界与内在感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出于民族荣辱感,于堇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借着爱国名义发国难财的倪则仁;出于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社会紧张局势的估计,于堇义无反顾地做出了自我牺牲的行动;出于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于堇选择了晚一天将消息告诉休伯特。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于堇作为处于民族危亡中的女性对历史的主观体验性,她敢于拒斥男性的命令和选择,从自身的衡量标准出发,审视和判断男性价值观和行为的对错,体现了女性意识的独立性。

三、取得历史的诠释权和话语权

虹影在体现女性对历史的政治领域的参与、表达女性在历史中的经验的同时,还以女性视角来反思和重构历史,通过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历史空白进行想象性书写,探究女性在重大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作用,体现了女性推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

在《上海之死》中,于堇不仅仅参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政治生活中,更是成为了关系到国家存亡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关键人物。她推迟一天将日军航空母舰集群偷袭的目标告诉上司休伯特,不仅为中国赢得了抗日的盟友,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更是加快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于堇的这一行为,不仅体现着女性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还体现着中国人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着跨性别甚至跨文化的重大意义。

虹影将女性放置于历史发展的中心和转折点处,不仅是对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霸权主义的挑战和反抗,更是对女性力量的高度肯定。于堇之死,是对以倪则仁、谭呐、莫之因为首的懦弱、退怯、自私男性的讽刺,也有效地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性话语,凸显了女性在社会历史层面上的不可取代的推动性力量。虹影通过于堇牺牲自我以争取民族利益的行为,表明女性也可以像男性一样勇敢地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风口浪尖之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由此,女性同样可以获得历史的诠释权和话语权。

《上海之死》以一位传奇女性的死来书写上海历史,将女性书写的领域从日常生活转移到历史参与,有利于深层掘进女性的自我以达到女性主体的确立状态,并由对女性个体生命的体验书写走向对全人类命运的体悟。

注释

①张清华主编,毕文君,王士强,杨林编选.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41.

②虹影著.上海之死[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103.

参考文献

[1]虹影著.上海之死[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2]张清华主编,毕文君,王士强,杨林编选.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徐胜敏.书写上海的方式:历史、女性与跨文化[D].浙江大学,2011.

作者简介

谢丽冰(1998—),女,汉族,广东汕尾人,本科在读,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虹影女性
爱与美食
作家虹影:我爱女儿,但不惯女儿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遥远
虹影:儿童文学的闯入者
虹影:比文字真实的爱情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