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9-04-13曹建华

考试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瑰宝,古诗文包含了各个朝代的兴衰起伏与文化风情。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一项使命。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学习范围,同时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工作将古诗文的魅力更好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文化内涵。文章首先对古诗文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古诗文教学工作中的渗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一、 引言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初中语文课程教育中古诗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民族传统文化是各种文化思想的综合体现,在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展现出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造就了我国唐宋时期古诗文发展的鼎盛时期。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融合不仅丰富了原有的语文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语文学习,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现阶段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古诗文教学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在文化内涵方面的教学有所侧重但是在古诗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教学方式上,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单纯地依据新课标教学要求组织学生机械地背诵和记忆,并未对古诗文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必要的拓展,致使学生在学习过后难以有效掌握古诗文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其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古诗文教学时过度注重考试大纲的教学要求,讲解时往往采用逐句逐字的讲解方式,忽视了原文中所表达的那种意境以及情感,教学活动缺乏学生实践与感悟的空间,对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情感以及所描绘的画面有所偏差。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环节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准确把握古诗文“亦情、亦理、亦画”的特点,在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拓展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感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涵养。

三、 优化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 课堂教学中强化吟诵,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在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使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古诗文内容最大的文化特点就是平仄押韵,诵读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无形中逐渐走进古诗文文化中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句古诗文中所包含的情感瞬间就能在诵读中涌现出来。只有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才能逐渐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并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升华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 合理拓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化底蕴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要依据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进行单一的课堂讲授,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对古诗文的创作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等进行必要的延展与分析,从而更好地依托古诗文教学提升傳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古诗词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对作者仕途不顺以及坎坷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解与探究,尤其是作者在政治道路上有能力却无处施展的情感,所以作者才会借诗词内容对自己的人生加以倾诉与构思。与此同时,由于苏轼在历经失败之后产生的归隐的心态,他的灵魂是自由的,相比混乱的官产也许一方田园更适合当时的苏轼。在这首诗词中,他通过对明月的倾诉,表达了自己都对家人的思念,尤其是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与意愿。通过课堂拓展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情感。

(三) 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设施

随着教育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应用普及,在古诗文教学中合理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教学方式的效果,更容易深化传统文化教学。例如,在讲解曹操的《观沧海》一课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施,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作者所观景色,将气势磅礴的画面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作者所描绘的那种画面,同时通过直观的感受更容易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内容去品味作者的那种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胸怀。

(四) 开展课外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体现的,是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收获的一种精神财富。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依靠课堂文化课程的教学指导,课外文化实践活动同样至关重要。在课外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尝试设置国学小组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接触传统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开展定期的传统文化阅读课程与交流课程,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对自己近期的传统文化课外阅读感受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有效深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四、 总结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文中蕴含着多样的民族文化,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祖国山河风景的秀丽,同时还可以学到丰富的人生哲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领会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结合教材教学,将传统文化教育巧妙地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多样化教学以及丰富的课外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优化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史静.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读书文摘,2017(20).

[2]栗冬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6(8):54-55.

作者简介:曹建华,一级教师,福建省龙岩市,坎市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