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九针专家祁越临床经验简介

2019-04-12刘东升王文德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火针外阴针灸

刘东升,王文德



新九针专家祁越临床经验简介

刘东升1,王文德2

(1.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儋州 571700;2.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太原 030024)

针灸疗法;名医经验;新九针;临床经验

祁越,男,主任医师,1946年9月出生,山西神池县人。历任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门诊部主任、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关节科主任、九针研究室主任、山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气功医学研究会理事。祖传三代行医,独善针灸,在继承古代九针的基础上,从针具、针法、临床应用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精深的发挥,使新九针在针灸学中独树一帜,为全国及世界培养新九针临床人才1600余名。获1993年首次举办的山西省针灸推拿大比武一等奖。任《三晋名医传心录》(中国医药出版社1993)、《中华效方汇海》(山西科技出版社1995)两书编委。先后发表论文“火针治疗弹响指100例”“中缝穴治疗呃逆观察”“火针焠刺法浅探”等32篇,其中“锋钩针加拔罐治疗肩凝症300例”一文获1996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优秀奖。其代表著作《针灸新义》(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是第一部新九针临床专著,1994年获山西医药卫生科技著作奖,1995年获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优秀成果奖。2011年总结40年临床经验出版《新九针临证实录》。

祁越主任行医40余年,学验俱丰,作为新九针发明人师怀堂先生的学生、同事和战友,一起研析经典、取法民间,研制发明新九针、应用新九针,使许多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疑难变为简易、迟愈变为速效;祁越将新九针疗法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几十年行持研砥,积累了大量宝贵临床经验。本文管窥蠡测,不能尽祁老学术经验之万一,一得之处,当为后学法程。

1 扬家学治疼痛,霸道截病

祁老家学渊博,在治疗疼痛性疾病方面,早有许多疗效卓著的经验积累。例如治疗顽固不愈的头痛、偏头痛,祁老喜用家传针法“太阳双透法”[1],即在太阳穴处一穴两针,分别向后方、向下方针刺,此针法针感强烈,效果显著。再如临床有“天下第一痛”之称的三叉神经痛,祁老常以火针深刺下关穴,并留针,再配合痛点火针点刺,则大多即刻痛止,且复发率低。

祁老治病常有霸道截刺的王者风范。如应用“三通法”[2]治疗膝骨关节炎,先由阳陵泉穴透刺阴陵泉、膝阳关透刺曲泉,此谓“左右通”;再用长针于髌韧带中间之膝中穴刺入,朝关节腔方向,以膝关节憋胀感为最佳,此谓“前后通”;最后以长针针刺“代秩边”穴(患者侧卧,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上腿屈髋屈膝、膝关节屈曲130°,躯干部稍向前胸倾斜。以髂前上棘和股骨大转子两点间距离为边长,向后方臀部做一等边三角形,两边相交处的顶点即为本穴),针下得气后行滞针手法,务求气感传到脚底,以3次为度,患者自述针下有如一股电流直击患处,顿时邪去病轻,屈伸自如。

2 愈杂病以九针,效法多集

新九针[3]包括镵针、磁圆梅针、鍉针、锋钩针(含三棱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火针,这些治疗工具形殊功异,各有短长,独取一针得心应手,配伍合用相得益彰。在临床错综复杂的疾病面前,单一毫针往往力不从心,祁老主张针灸治病以效为宗,以迅为美,否则难以体现针灸疗效“若风吹云”的魅力,因此临床必须得九针之用,灵活发挥。兹举几种针具及其独特功用以飨读者。

2.1 锋钩针

锋钩针乃据古代锋针与民间流传的医用钩针综合制成,此针针头钩回,钩尖锋利,三面有刃,操作时既有刺脉络、放瘀血的锋针作用,又可以上下提动针身,割断皮下一些脂肪及肌纤维,疏通局部之壅滞,具有割治之功用。祁老首选此针治疗一般的外感、内伤头痛,针刺大椎、天柱、曲鬓等穴,止痛效果立竿见影。如一患者,女,36岁,主诉头痛时缓时剧20余年,加剧8日余。多年来头痛常因劳累、生气及睡眠不好加重,痛剧时伴恶心呕吐。近8日无任何诱因头痛持续加剧,并呕吐2次,伴有头晕,自觉昏昏沉沉。头痛以前额、眉棱骨及双颞部尤为剧烈,疼痛时胀痛,并有跳动、抽动感,舌红,苔黄,脉弦,乃中医少阳及阳明经头痛,属气郁阳亢之证。治以锋钩针针刺大椎、天柱、双太阳、双曲鬓;毫针取太阳透率谷、养老。首诊后疼痛大减,连续4日未痛。后再次发作,仍以原法针治,针后痛止。后又反复,程度较轻,原法巩固5次后,再未头痛。

2.2 火针

火针,功善温通,通可祛壅,壅郁既去,火热可消。如治一患者,右颈淋巴结核,右锁骨上淋巴结核脓肿期(脓成未溃)。以锋钩针针刺肺俞、四花,细火针刺天井、百劳、臂臑、少海、肘尖,局部用粗火针在脓肿中央点刺2~3针,针尖刺到脓肿中心,并以细火针在脓肿周围围刺,针尖刺向脓肿中心,每周1次,火针刺毕以火罐吸出脓汁,并包扎保护。守法1月,肿消、脓尽、疮敛。

2.3 镵针

镵针是一种末端如箭头状锋利针头的独特针具,主要用于划割皮肤或黏膜,使局部微出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祁老通过20余年对1500余例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口中多出现一种口腔黏膜斑,斑变可有白色和青紫色两种,其中男性多于女性,青紫斑变常表明病程长,病情重,多见于消化系统溃疡;白色斑变则表明病情轻、病程短。祁老应用镵针划割此斑,以镵针锋利之刃,对准口腔内与齿缝线相对的颊黏膜,在其条索状白斑或紫斑上进行垂直划割,每针划割长度以1 cm为宜。据其斑之长度酌情决定所划割之针数,每针相距约1 cm。每5天针治1次。经此治疗不仅对颊黏膜斑变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治疗之后,慢性消化系统疾患亦相应好转或可治愈。

3 明手法精刺法,用穴考究

针灸治病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手艺,尤其各种工具的操作更是熟能生巧。祁老刺睛明穴,一气呵成,深达寸许;火鍉针烙刺咽后壁,快如闪电,准确无误;弹抖梅花针,节奏分明,力度适中,真如舞者之灵动,艺者之活泼。祁老曾以高超的针灸技艺于1993年首次举办的山西省针灸推拿大比武荣获一等奖。

在用穴上,经过多年的读书、实践、累积,祁老总结出许多经验用穴,如“中缝穴”治疗顽固性呃逆、“耳内针”治疗耳聋、“小天心”治疗足跟痛等,都有独到的疗效。附取穴方法及针灸法。

3.1 中缝穴[4]

患者仰掌,于手中指掌面之第一、二指骨关节间横纹中央处取之。即四缝穴中位于中指的一穴。主治呃逆、咳喘气逆、小儿疳积。斜刺向掌2~3分深。

3.2 耳内针

患者正坐,于耳孔中进针达耳鼓膜,取时以左手拇、食指向后下提拉耳廓后上缘,右手持直径0.28 mm细针,顺耳道下缘进针,刺至鼓膜,患者有明显的震动感即可。

3.3 小天心

患者仰掌,于腕横纹中央陷中之大陵穴前5分处取之。主治足跟痛。直刺5~8分,灸7~10壮。

4 愈疑难起沉疴,别出机杼

对于疑难杂病,治疗时不但需要学问和经验,更需要技巧和胆识。

4.1 外阴白斑

外阴白斑是妇女外阴皮肤变白并伴有退行性变的疾病,临床以外阴瘙痒为特征。剧烈的瘙痒,常常使患者工作和睡眠受到严重影响,阴道的干涩导致患者性生活困难。而且外阴的硬化萎缩,常使后联合处皮肤变薄变脆,在骑车、排便时很容易裂开。多数患者苦于难以启齿,得不到及时治疗,强忍达十几年以上,严重地损害着妇女的身心健康。

祁老以火针局部烙刺治疗本病,一般首次施治即可止痒,多次针刺后局部皮肤弹性逐渐恢复,白色变亦逐渐转常,且治愈后复发率低。治疗方法如下[5]。

患者取仰卧位,暴露外阴部,剪掉阴毛;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清洗外阴及病变区;用0.5%盐酸利多卡因溶液在白色病变区施浸润麻醉;用细火针在大阴唇两侧,从上至下深刺,深度2~3 cm,针孔间隔宜2~3 cm。根据病损范围,决定所刺针数;用细火针在白色病变区散刺,深度为0.5~1 cm,针孔间距约1 cm为宜;用多头火针密刺全部白色病变区,深度0.2~0.3 cm。针后嘱患者每次排便后用1:1000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并避免浸水以保护创面,必要时口服抗生素类药物以防感染;每隔10天重复治疗1次,直至病损区恢复正常。临床治愈后,再巩固治疗3~5次即可,但不必再采用多头火针密刺,其余刺法同前。

如一患者,女,39岁,1989年4月27日初诊。外阴瘙痒,白色变13年。13年前因外阴瘙痒在北京某医院妇科检查时诊断外阴白斑。检查见大阴唇皮肤增厚,呈暗红色,有多数隆起的白色斑与暗红色皮损相间,成苔藓样改变,病变对称,阴唇沟内有小的白色丘疹,边界不整,表面平坦。历经外用补骨脂膏、痛敏膏、白斑灵稍可止痒,停药后复发如故。来诊时大阴唇已萎缩变平,阴唇沟内可见白斑融合成行,皮肤发皱、粗糙、质硬而脆、弹性差、分泌物少,自觉会阴部瘙痒难忍,夜间加重,阴道干涩,诊为外阴白斑。予毫针刺秩边(针感传至前阴),火针刺八髎。外阴局部消毒后,作浸润麻醉,细火针散刺白斑病损区,深度1 cm左右,针间距约2 cm,并用多头火针散刺,深度1~2 mm,针距0.7 cm。嘱患者局部避免浸水,口服磺胺药以防感染。7天后复诊,外阴瘙痒消失,局部有轻度肿胀,行毫针刺代秩边、三阴交,每隔10天重复前法治疗1次,3次后局部皮肤恢复弹性,阴道分泌增加,阴道干涩消失,皮色转为粉红,获临床治愈。

4.2 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下肢的浅静脉(大、小隐静脉)扩张、伸长、弯曲,严重的患者常并发静脉炎和小腿的慢性溃疡。中医学称之为“筋瘤”或“炸筋腿”。

祁老采用磁圆梅针治疗本病[6]。患者取双手椅托直立位,重心放在患肢上,使曲张静脉充盈。医者左手拇指固定按压在曲张静脉团的最上方(即近心端),右手持磁圆针垂直叩击静脉团,先自曲张的远端开始,由下而上,渐至曲张之近端,叩至局部隆起,蓝色蚯蚓团消失,局部体温升高(或手触发热)为度。一般轻中度者可1次治愈,半月以后,如有部分曲张静脉团残留未愈,可以前法再行治疗。

如一患者,女,32岁,1988年6月2日初诊。主诉左小腿内侧静脉曲张4年。患者曾干过泥水工,后又从事通风工作,经常接触冰、水等冷湿之物,于是在孕期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当时仅限于小腿上端内侧膝关节以下轻微的“曲张团”,近来逐渐加重并发展至内踝上方,左下肢肿胀且憋痛,曾服活血化瘀中药,憋痛缓解一段时间,此后又复如故。近年行走时憋痛牵及腹股沟部不适。患处可见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蚯蚓团样凸起,色青紫,小腿明显增粗。舌尖红,苔薄白滑润,脉沉涩。浅静脉瓣膜功能试验(﹢),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诊断为左下肢静脉曲张。予磁圆梅针按上法局部重叩,叩至静脉团局部凸起融合为块、不能分辨静脉界限为止。6月17日复诊,施术部位瘀散肿消,原发部位尚有残留曲张团,患肢憋痛明显减轻,复以同法,将残留的静脉曲张团进行治疗。1月后随访,已复正常。

5 小结

祁老毕生以践行和光大新九针疗法为己任,其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应用在临床上,行医风格霸气十足、充满自信;针具发挥淋漓尽致、各得所宜;经验用穴疗效独特,手法刺法精益求精;尤其对于九针治疗疑难杂病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新九针学术的传播和推广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1] 祁越.针灸新义[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 208.

[2] 冀来喜,祁越,王文德.九针治疗疼痛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06-422.

[3] 师怀堂.中医临床新九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9-490.

[4] 王文德,冀来喜,曹玉霞.九针治杂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3.

[5] 祁越,祁秀荣.新九针临证实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11-115.

[6] 王文德.九针专家治疗精华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22.

2018-08-20

刘东升(1985—),男,主治医师,硕士

1005-0957(2019)04-0460-03

R249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9.04.0460

猜你喜欢

火针外阴针灸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如何根治外阴白斑病?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