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地区粮谷作物造景探究

2019-04-12孟令彧许大为

绿色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造景黑龙江作物

孟令彧,许大为

(东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1 引言

我国农业资源广博,农业文明丰富多彩,乡土民俗风情浓厚,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景观设计手段逐步完善,农业类景观也渐渐成为热门,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能够使我国的农业资源得到深度的开发与挖掘,还能完善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最终达成农业类景观与其他景观协调发展的目标。

然而,我国目前对于粮谷作物造景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以稻谷、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要研究对象,多学科交叉,探究粮谷作物造景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粮谷作物配植以及管理与养护,填补农业类景观方面理论缺失的同时,为以后东北地区的粮谷作物造景提供理论性的支撑与参考建议。

2 粮谷作物景观定义和特点

2.1 粮谷作物景观定义

粮谷作物景观是指通过人工种植的不同种类粮谷作物组成的不同季相的群落景观。粮谷作物的花与“果实”是利用作物本身生长发育规律而组成的独特景观斑块,具有明显差异的景观特征,集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于一体,粮谷作物科学性的搭配种植解决了粮谷作物在景观中单一性的问题。在粮谷作物景观设计中,不仅关注粮谷作物的土地资源情况和人类短期的效益需求,更加关注粮谷作物景观的美学价值,即粮谷作物的观赏性。

2.2 粮谷作物景观特点

粮谷作物景观是在完成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原有的粮谷作物群落景象进行改造,用作物本身的自然美来创造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种植到形成景观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生产性。黑龙江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以生产粮食为主,具有生产能力的农业景观是使人产生视觉美感的前提,粮谷作物是人们的粮食之源,具有生产性的农田景观是基础。粮谷作物本身就是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支持着人们的生存,根据四季的变化,从作物发芽到成熟形成具有季相变化的自然景观。

(2)季节性。万物生长都顺应着各自的规律,并被自然因素影响,其中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黑龙江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随着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粮谷作物也呈现出周期性的季相景观。

(3)地域文化性。不同作物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土壤环境不同,因此,不同地域的土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不同地域的人们按照各自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民俗习惯形成不同的农业种植生产方式,这就形成了各自地域的农业景观,

3 黑龙江地区粮谷作物概况

黑龙江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低温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由于其气候特征,黑龙江地区的植物资源较为匮乏,传统造景方面的植物景观多样性较差,但该地区的粮食产量领先于其他地区,粮食是黑龙江地区的主要标签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详情见表1。由表1可见,四种粮谷作物的生长速度、生长高度、花期、果期都有明显的差异。

表1 主要粮谷作物及其生长习性

4 粮谷作物造景设计原则

4.1 因地制宜原则

粮谷作物造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在季节变化的过程中粮谷作物形态所呈现的变化,充分了解作物的生长周期,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预见作物的观赏期。例如南宋八卦园就是将九种不同的粮食作物进行合理搭配种植,而形成具有独特效果的作物景观[1](图1),充分体现了我国农耕时代“以农为本”的思想。选用适合黑龙江地区主要的粮谷作物,同时搭配黑龙江地区的乡土树种,营造黑龙江地区特有的粮谷作物景观。此外,在实际项目中,应根据在区域内的具体场地情况进行调整,营造适应性更强的景观效果。

图1南宋八卦园的粮食作物搭配

4.2 观赏原则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粮谷作物的不同季相特征会给人不同的观赏体验,由于季节的变换,人们主要的观赏点也随之切换,春季万物萌动,嫩芽复苏,一片生机的景象;夏季翠绿的麦叶形成天然的凉阴;秋季麦穗成熟,随风飘动,满目沉甸甸的黄色,是丰收的景观;冬季皑皑白雪,作物丰收后的留白搭配乡土树种的松枝形成东北地区特有的冬季景观。根据粮谷作物独特的生长形态进行合理化种植设计,对粮谷作物间特殊的生态关系进行科学搭配,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展示粮谷作物独有的形式美。

4.3 参与性原则

传统意义上的农作物都生长在田地里,距离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较远,只有农民能与这些农作物近距离接触,粮谷作物是农作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作物的耕地、施肥、播种、催芽、定苗、定植、管理、驱虫、收获等都需要人的参与[2]。将粮谷作物景观融合到传统景观中,在传统景观的基础上增添了粮谷作物景观的参与功能。

4.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整个设计中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考虑到粮食作物与粮食作物之间的关系,粮食作物与其他配植植物的关系,粮食作物与整体设计的关系,保证下一个景观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在粮谷作物的景观设计中,作物的种植时间安排和种植形式是整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避免为形成显著景观而进行大量密植,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还会因种植密度过大而产生病虫灾害,要给作物足够的生长空间,并且选择管理粗放的基础作物种类[1]。

5 粮谷作物设计目标

5.1 适应现代化需求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于景观效果的需求也跟着发生改变,要充分了解使用者的现代化需求,从简单的观赏到身临其境的体验,设计师需要根据区域的风土人情对景观进行设计,要满足使用者与粮谷作物景观之间的互动需求,否则将失去粮谷作物造景的实际意义,使粮谷作物的实际性能从生产性向生产性观赏再向观赏性生产转变。

5.2 传承地域民俗文化

将粮谷作物通过技术手段营造成景观是一种创新性理念,要把地域民俗文化与整体景观有机联系在一起,在营建景观的同时传承地域民俗文化,使粮谷作物景观更具特色。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不断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加入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化元素,丰富了粮谷作物景观的文化底蕴。引导使用者了解民俗文化,并能够亲身参与到其中,增加了整体景观的文化内涵。

5.3 与周边景观环境协调共存

每种作物生长都有其自身的空间结构,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都会发生作物的空间变化,根据不同的空间结构对粮谷作物进行搭配种植,结合不同的结构特征及生长规律,营造空间不断变化的景观群落。粮谷作物搭配其他的乡土植物营造特殊性的空间序列,避免了粮谷作物之间高度参差不齐问题的同时还丰富了整体景观的竖向空间。将粮谷作物景观加入到传统意义的景观中,最重要的是相互融合,切忌各自表现突兀,景观之间缺少联系,要做到粮谷作物景观与原有的景观环境协调共存。

6 粮谷作物造景模式初探

粮谷作物作为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生产性是其主要且唯一的性能,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需求的不断地扩张,粮谷作物的生产性逐渐向生产性观赏转变,最终达到观赏性生产的目标。

在整体造景的植物配植方面,黑龙江地区的乡土树种应搭配粮谷作物一起种植,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段,共同营造竖向景观,弥补不同种类粮食作物之间的高度差。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各种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现象,将适宜共同生长的植物种植在一起,若将不合适的作物相互搭配容易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可将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搭配种植,促进彼此生长,谷类作物耗费土壤肥力,豆类作物养护土壤肥力,相互弥补中和。

黑龙江地区四季分明,粮谷作物都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这使得粮谷作物景观在一年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土地荒凉、无景可观的状态(图2)。如何解决景观空间性是粮谷作物造景的重中之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设计中用乔灌木来搭配较高的粮谷作物,如油松、冷杉、槭树、杨树、暴马丁香等,作为整体植物景观的背景,有常绿乔木,有落叶乔木,还有观花观叶的植物,丰富空间。避免大面积种植同一乡土作物,视觉景观单一,毫无新意。用多学科交叉的手法,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打造兼具视觉美感与文化精神的空间景观序列。色彩是影响景观美感度最敏锐直接的因素,粮谷作物作为景观中的主体,其花、茎、叶、果实的颜色与形态是主要观赏对象,能否营造视觉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意境美是粮谷作物造景的关键因素。当代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青睐田园风光的意境,只为欣赏更贴近原始自然的环境,渴望回归农林,优秀的景观作品能够准确的传达其意境美,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图2 粮谷作物生长规律曲线

粮谷作物从播种到凋零,经历了春夏秋冬,完成整个自然生长过程,作物本身的颜色、形态等季相都有明显差异性变化。因此,要充分考虑各种粮谷作物的种植时间、所需空间、生长高度、花期、果期、花与果实的颜色形态等因素,科学合理的搭配,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以小麦为例,开春后播种,发芽后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麦苗的生长速度也进一步加快,进入起身期,开始长出叶片进行营养生长,起身期之后穗开始由下往上生长,进行抽穗,小麦的麦穗顶部从叶鞘中伸出。黑龙江地区的小麦抽穗期一般在6、7月份,抽穗后开花,开花受精后小麦进入成熟阶段,8、9月份进入成熟期,可以开始收割。其他种类粮谷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小麦大致相同,只是在时间节点上有所差异。要尊重粮谷作物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只有在需要特殊种植的时候才可以在适当范围内对作物进行提前种植或延后种植。粮谷作物景观需要专业农作物技术人员进行妥善管理,从种植、生产到后期养护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实时掌控,这是粮谷作物景观难以展现季节性变换的关键点与难点所在。

7 结语

将四季轮作的粮谷作物运用到景观中实现了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发展,其理论与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一步地深化。粮谷作物造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作物生产功能,粮谷作物不再只是生产粮食的“机器”,赋予了作物新的景观功能,使其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观元素。

猜你喜欢

造景黑龙江作物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羡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