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柘荣不同品种太子参浸出物及多糖含量测定

2019-04-11,2,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浸出物太子参水溶性

,2 ,2*

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ha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系福建道地药材,福建柘荣县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柘荣地区太子参常见品种为“柘参1号”和“柘参2号”,其中“柘参2号”的品质较为稳定、产量较高,当地种植面积达80%以上[1]。但由于太子参栽培过程长期采用块根进行无性繁殖、栽培品种较单一,致使太子参种质退化、病害加剧,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优质太子参品种。叶祖云等[2]应用植物多倍体诱导技术,培育出新品种即“柘参3号”,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多倍体通常能引起营养器官体积增大和次生代谢产物增多,且在培育过程中采用茎尖脱毒组培育苗技术,使得种苗更健康,因此“柘参3号”太子参在栽培过程中表现出块根大、产量高、生长健壮等特点;但作为药材,新品种“柘参3号”太子参的质量,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系统评价。本研究拟从多糖及浸出物含量两个指标,以“柘参2号”作对照,初步考察“柘参3号”太子参的质量。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UV-32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配备UV-Vis Analyst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系统,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AE240S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HH-6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DHG-912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2 材料 “柘参2号”太子参,购自福建柘荣太子参种植基地;“柘参3号”太子参,由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德市南岭农业有限公司提供,从中随机各抽取15批次样品测定其浸出物及多糖含量。

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批号:110833-201506,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硫酸(分析纯,批号:160123,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苯酚(批号:20161018)、无水乙醇(批号:20170424)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测定 按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进行测定。准确称取太子参粉末4 g,每个批次平行3份,置于250 mL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 mL,密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过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 mL,置于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 ℃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各批次太子参药材中浸出物含量。

2.2 太子参中多糖含量测定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0.01824 g,加蒸馏水溶解,定容至20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浓度为91.20 μg /mL的对照品溶液,作为母液。分别精密吸取母液1.0、1.5、2.0、3.0、4.0、5.0 mL,加水定容至5 mL,配制成浓度为18.24、27.36、36.48、54.72、72.96、91.20 μg /mL的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太子参(粉碎过3号筛)0.1000 g,精密称定,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85%乙醇100 mL,90 ℃水浴加热1.5 h,弃去乙醇液,药渣挥干乙醇。药渣连同纸筒置于圆底烧瓶中,精确加入100 mL蒸馏水,称重,水浴加热回流提取2 h,放冷后加水补重,混匀,过滤。精确量取滤液20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即得供试品溶液。

2.2.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各对照品溶液l mL,置10 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 mL,摇匀;再精密加硫酸5 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20 min,取出,置冰浴中冷却5 min。以1 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分别在49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浓度(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0.0089x+0.0195,r=0.9997,表明葡萄糖在18.24~91.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 mL,按“2.2.3项”下的方法操作,连续测定6次,吸光度RSD值为0.04% ,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5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 mL,按“2.2.3项”下的方法操作,分别于0、30、60、90、120 min测定吸光度,吸光度RSD值为0.05%,表明在120 min内样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2.6 重复性试验 称取太子参(粉碎过3号筛)0.1 g,6份,精密称定,按“2.2.3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按“2.2.3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多糖含量,结果太子参中多糖平均含量为34.39%,RSD为2.30%,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7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太子参(粉碎过3号筛)0.0500 g,9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葡萄糖对照品适量,使得高、中、低浓度对照品加入量与供试品中多糖含量之比约为0.5∶1、1∶1、1.5∶1各3份,按“2.2.2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按“2.2.3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回收率。多糖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3%、101.13%、102.15%。

2.2.8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分别称取“柘参2号”与“柘参3号”太子参(粉碎过3号筛)0.1000 g,精密称定,每个批次平行3份,按“2.2.2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按“2.2.3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各批次太子参药材中多糖含量。

2.3 结果 “柘参2号”与“柘参3号”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测定结果由表1、表2可知,两个品种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在29.78%~45.83%之间,其中“柘参2号”太子参浸出物含量范围主要在32%~36 %之间,“柘参3号”太子参浸出物含量范围主要在38%~42%之间;两个品种太子参多糖含量范围在31.14%~41.48%之间,其中“柘参2号”太子参多糖含量范围主要在31%~35 %之间,“柘参3号”太子参多糖含量范围主要在35%~40%之间。

表1 “柘参2号”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统计表 (n=3)

续表1

表1 “柘参2号”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统计表 (n=3)

表2 “柘参3号” 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统计表 (n=3)

表3 “柘参2号”与“柘参3号”性浸出物、多糖含量比较

注:与“柘参2号”比较,*P<0.05,**P<0.01。

3 结论

浸出物可反映药材中化学成分总体积累水平,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5%,其在太子参品质检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3]。本研究分别进行“柘参2号”和“柘参3号”15批次太子参的水溶性浸出物测定,其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柘参3号”太子参浸出物和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柘参2号”,说明新品种“柘参3号”太子参在浸出物、多糖含量指标方面优于“柘参2号”。

多糖是太子参中一类重要的水溶性成分,也是太子参中重要的有效成分。国内学者及本课题组研究表明,太子参多糖抗心肌缺血、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4-7];已有较多学者研究太子参中多糖含量,以此作为太子参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8-11]。研究通过对“柘参2号”与“柘参3号”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和多糖含量的测定,考察了“柘参2号”与“柘参3号”新品种太子参浸出物和多糖含量的差异性,“柘参3号”太子参在浸出物、多糖含量指标方面优于“柘参2号”。

综上,本研究从多糖及浸出物含量两个指标,初步考察“柘参3号”太子参的质量信息,为评价太子参新品种质量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为客观反映新品种质量,还应从活性化学成分、药效学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研究。

猜你喜欢

浸出物太子参水溶性
闽产太子参主产区连续式清洗机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一种水溶性腐植酸有机肥的制备及产物性质研究
化肥减量条件下水溶性追肥比例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太子参愈伤组织与植株再生培养基和外植体的筛选
重庆市四季PM2.5化学组分分析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玛咖中有效成分的不同方法不同条件下浸出物的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