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二沙岛宏城公园鸟类调查

2019-04-10佟富春肖闻天熊咏梅李智琦肖以华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食虫灌木鸟类

佟富春,肖闻天,佟 瑶,熊咏梅,李智琦,肖以华

(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初三12班,广东 广州 510641; 3.北京市第十四中学高一2班,北京 100055; 4.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东 广州 510405;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520)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1],城市绿地能直接或间接地为鸟类提供食物、水源和隐蔽,是城市鸟类的主要栖息地[2]。鸟类对环境变化敏感[3],因此研究城市绿地鸟类可了解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过程及其机理,进而提出有效的对策以减缓物种丧失速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4]。本研究对宏城公园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化与鸟类多样性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本底资料。

1 研究地概况

广东省广州市(112°57′—114°03′ E、22°26′—23°56′ N)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西江、北江、东江在此汇流入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年均气温22.8 ℃,1月最低,7—8月最高;雨水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1800 mm[5]。二沙岛宏城公园位于二沙岛东端,通过环岛滨江休闲带与海心沙市民广场、珠江新城中央绿轴连成一体,为城市中心区一个连续的公共休闲绿带,总占地面积约6.6 hm2。公园在设计上以西式风格为主,中西结合,公园内选种了大量岭南珍贵的高大乔木、灌木,配以大面积的草地,是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非市政园林公园[6],为周边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游憩空间[7]。

2 研究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7月,采用样线法,以0.5~1 km·h-1的步行速度,沿着公园内的小路,记录在调查样线两侧各25 m范围内看到或听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但不记录与行进同方向飞行的鸟类,观察时间段为6∶30—9∶30,16∶30—18∶30;用双筒望远镜直接观察识别鸟类,对鸟类食性进行统计。采用样方法对植物进行调查,共设置6个20 m×20 m的样方,主要根据野外直接观察鸟类取食情况来确定食源树种,记录样方内植物和鸟类食源树种的种类和数量[8]。鸟类种群数量的统计采用频率指数估计法,鸟类频率指数(RB):根据某种鸟在调查期间每次记录到的个体总计数(N),与调查的天数(D),以及记录到某种鸟的天数(d),用公式:RB=(N/D)×(d/D)×100,计算出记录到的鸟类频率指数估计值。RB值>500的为优势种,RB值200~500的为常见种,RB值200以下的为少见种。

参照Gutzwiller等的方法,将惊飞距离定义为:鸟类惊飞起点与观察者当时立足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如果惊飞起点在树上或者建筑物上,以其地面垂直投影点计算[9]。在开始调查前,先做距离估测训练,并用皮尺检验,直到30 m之内的估测误差小于2 m为止。在不同栖息地调查时,尽量以相同速度接近鸟类。

3 结果与分析

3.1 鸟类组成

公园内共记录到鸟类3目17科19属27种,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占绝对优势,占92.6%。留鸟21种,占鸟类总数的77.8%;冬候鸟4种,约占14.8%,分别是暗灰鹃鵙(Lalagemelaschistos)、褐柳莺(Phylloscopusfuscatus)、灰鹡鸰(Motacillacinerea)、乌灰鸫(Turduscardis);夏候鸟1种:家燕(Hirundorustica)。鸟类区系以东洋界为主,共14种,占51.9%;广布种10种,占37.0%;古北界1种。在所有的鸟类中,白头鹎 (Pycnonotussinensis)、红耳鹎(Pycnonotusjocosus)、暗绿绣眼鸟(Zosteropsjaponicus)等为优势种。

3.2 食性组成

在宏城公园鸟类中,以杂食和食虫的鸟类为主。其中,杂食鸟类达16种,约占总调查鸟类种数的61.5%;食虫鸟类8种,约占30.8%。常见的食虫鸟类有白鹡鸰(Motacillaalba)、黄腹鹪莺(Priniaflaviventris)、大山雀(Parusmajor)等,常见的杂食鸟类有红耳鹎、白头鹎、暗绿绣眼鸟、树麻雀(Passermontanus)等。食谷和食蜜鸟类各有1种,即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叉尾太阳鸟(Aethopygachristinae)。

3.3 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组成

调查发现,在草地或疏林地带活动的鸟类主要有7种,包括乌鸫(Turdusmerula)、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黑领椋鸟(Sturnusnigricollis)、丝光椋鸟(Sturnussericeus)、白鹡鸰、鹊鸲(Copsychussaularis)等。在乔灌木林活动的鸟类种数最多,达15种,主要为各种食虫或食果鸟类,以红耳鹎、白头鹎、乌鸫、暗绿绣眼鸟等较为常见。在秋冬季时,一些鸫科(Turdidae)鸟类常在人工林地面活动,取食树木的果实。

3.4 惊飞距离

为了解人类干扰对鸟类的影响及鸟类对人为侵扰的适应程度,在对宏城公园鸟类的调查中也记录了部分鸟类的惊飞距离,其中树麻雀的惊飞距离最短,只有2 m;乌鸫、八哥的惊飞距有5 m;丝光椋鸟、白鹡鸰的惊飞距最长,达8.7 m。

3.5 鸟类优势种取食习性及主要取食树种

树麻雀、白头鹎、八哥、暗绿绣眼鸟为优势种;常见种包括红耳鹎、乌鸫、鹊鸲、长尾缝叶莺(Orthotomussutorius)等10种。按食性[10]划分为杂食性(7种)、植食性(1种)、食虫性(6种)。鸟类主要的取食树种各有不同,但杂食性鸟类取食的树种比食虫性和植食性的多(表1)。

表1 优势种和常见鸟类的食性与主要取食树种

4 结论与讨论

4.1 宏城公园鸟类资源

公园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界食物链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公园调查的27种鸟类中,食虫和杂食鸟类达24种,约占88.9%,鸟类通过取食昆虫,客观上起到抑制病虫害爆发的作用,对城市林木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次调查共记录食源树种55种,常见的有11种,植物的分布对鸟类有较大影响。植物一方面为昆虫提供食源,另一方面其花果为鸟类提供食物,同时昆虫又可为食虫鸟类所食,所以植物为绿地鸟类最终的食物来源[11]。同时,植被盖度能明显影响鸟类的分布[12],高大树木的树冠及低矮的灌丛为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筑巢、隐蔽和取食场所,有利于鸟类避开地面上行人和车辆的干扰。

4.2 惊飞距离

惊飞距离是指人在鸟类惊飞之前能接近鸟类的距离,反映了鸟类对人为侵扰的适应程度。据王彦平等[13]研究,栖息在杭州公园的部分鸟类的惊飞距离约为4~12 m。宏城公园记录到的鸟类的惊飞距离为2~8.7 m。这种差异反映宏城公园草坪面积较大,鸟类视野开阔,游客干扰更频繁,部分鸟类对人为干扰的适应性更高,导致其惊飞距离变短。如树麻雀常常在路边草地上觅食,甚至依赖游客的投食,对游人接近更加不敏感。而体形相对较大、在植被稀疏的草坪上活动的鸟类惊飞距离较长(如椋鸟类),说明多数鸟类对人为侵扰已有了一定的适应性。

4.3 鸟类与植被

本研究中鸟类最主要的食源树种包括羊蹄甲、大花紫薇、细叶榕、垂叶榕等,占食源树种总数的14.55%。这类树种往往树冠明显或者花果期较长,并且这些树种的果实多为浆果、梨果、蒴果,都是鸟类偏爱取食的类型。同时,这几种食源树种吸引多种昆虫,也为食虫鸟类提供食物[14],既为鸟类食源树种又能为鸟类提供良好筑巢和隐蔽场所。

主要灌木约有34种,隶属于22科31属,本次调查发现灌木主要鸟类食源树种有3种(占食源树种总数的5.45%),灌木树种虽然大部分不直接提供给鸟类植物性食源,但却是很多灌丛活动鸟类(如长尾缝叶莺等)喜爱的生境。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被层为大多数食虫鸟类和杂食性鸟类提供主要食物的来源,灌木层能够为鸟类提供筑巢的场所和庇护的屏障,虽然鸟类栖息行为主要在乔木层而其取食行为却主要在地被层,从乔木层到地被层或者逆向的鸟类活动必须经过灌木层才能实现,因此灌木层的屏障作用尤为重要[15]。

草本植物约有26种,隶属于19科23属。公园中大面积的草坪为喜欢在草坪上活动、觅食的鸟类提供场所,如树麻雀、八哥、乌鸫、丝光椋鸟、黑领椋鸟等。在自然林生态系统中,包括灌木层和地被层的林下带是大多数昆虫及其幼虫和土壤动物的栖息地,地被层是大多数食虫鸟类和杂食性鸟类的觅食场所[16],因此,在公园的植被配置过程中,应尽量提高林下带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盖度和多样性,增加昆虫的数量为更多鸟类提供食物来源。

藤本植物能形成特殊的景观,是园林植物配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植物[6]。这些藤本植物可为小型鸟类,如红头穗鹛(Stachyrisruficeps)等提供良好的隐蔽。

4.4 城市化与鸟类保护

在公园植被树种选择方面,多选择鸟类熟悉的乡土树种,特别是有着不同花期、果期,尽可能保证不同季节鸟类对食物、筑巢、栖息等全方面需求。在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方面,既要美观,又要尽量提高林下带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盖度和多样性,营造复杂、多种类型的栖息地,乔、灌、草、藤合理配置,增加空间异质性,注意边缘效应,为鸟类生存提供不同的生态位。在管理上无需过度修剪清理枝叶,如可保留部分枯枝落叶、在人工草坪中可保留部分杂草任其结籽,可为鸟类提供食物;灌木绿蓠不要整齐划一,自然生长同样美观并为灌丛鸟类提供栖息空间;乔木林中偶见枯枝若不影响安全,则保留其成为鸟类的栖木。总之,尽可能营造“近自然”的绿地植物景观。从鸟类保护出发,建议设计醒目的科普宣传栏,杜绝游人投食,宣传普及受伤鸟类、幼鸟救助常识等;同时完善城市公园绿地引鸟设施配置(人工巢箱、饵料台、引鸟水景)等。

猜你喜欢

食虫灌木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凶猛的食虫植物
陷阱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捕蝇草——著名的食虫植物
鸟类
文艺范刘国明:卖神奇食虫植物走向成功
漯河市常见灌木类苗木的整形与修剪要点
鸟类的叫声
与世隔绝的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