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石层与强风化砂岩层地基承载力研究

2019-04-10祁万森杨宇

山西交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卵石浅层风化

祁万森,杨宇

(1.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在实际工程中,地基主要发生剪切破坏,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描述剪切破坏的重要参数,因此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工程中常用现场原位试验测试地基承载力,常用的原位试验方法有:浅层平板载荷试验[1]、深层载荷试验[2]、旁压试验[3]。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也有很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按照规范[4]确定地基承载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按照土的抗剪强度进行计算[5]、斯肯普顿公式[6]、太沙基极限荷载公式[7],还有按照工程所在地的建筑经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黄河河流阶地下覆地层多以砂卵砾石层和红层砂岩层为主,作为高层建筑地基、地铁隧道围岩,由于岩性差异,在施工以及建筑投入使用后,非常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和收敛变形,通过对比不同地层岩性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为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施工安全。

1 地层岩性与试验方法

1.1 地层岩性

本研究依托于某高层建筑的地基检测,该建筑基础采用筏板基础。通过前期勘察,发现该建筑具有2 种不同岩性的地基:卵石层、新近纪强风化砂岩层。

卵石层呈杂色,成分以石英岩、花岗岩、变质岩等为主,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级配一般,粒径以20~80 mm 为主,最大150 mm,含漂石,卵石颗粒呈中风化,交错排列,充填物以粗粒土为主,骨架颗粒含量约占全重的60%~65%,中密。该层在表层分布有不同厚度的粉土、粉质黏土、细砂、圆砾夹层或透镜体,规律性差。

新近纪强风化砂岩层为半成岩,呈桔红色,以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细粒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成岩作用差,易钻进,易塌孔,岩芯破碎,多呈3~5 cm 左右的短柱状,局部散体状,遇水或扰动极易软化,暴露地表极易风化,致密。

1.2 试验方法

该工程天然卵石及强风化砂岩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施工过程中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本次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在降水后与基础底面同一标高的天然地基上进行的。具体的试样方法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进行。

以工字钢及配重做为反力架,试验所用承压板为圆形刚性压板,压板底面直径564 mm,底面积为0.25 m2。用50 t 油压千斤顶加荷,油压表测读加荷量,用百分表测读沉降。每级加荷为预估最大加载量的1/8,本次试验每级加荷150 kPa。每级加荷施加后应按第10 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 测读承压板的沉降量,以后应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在连续2 h 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应小于0.1 mm,当承压板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应再施加下一级荷载。每级荷载维持1 h,应按第10 min、30 min、60 min 测读承压板沉降量;卸载至0 后,应测读承压板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3 h,测读时间应为第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试验分别在卵石层和强风化砂岩层进行,各选取了3 个不同位置进行试验。得到了不同地层的地基承载力。

2.1 卵石层地基承载力

卵石层的测试点分别为:Z2、Z3、Z4,埋深1.3~7.0 m,厚度4.0~13.2 m。通过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了卵石层的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得到了不同位置的荷载- 沉降曲线(p-s),如图1所示。

图1 天然卵石层荷载-沉降曲线

从图1 中可以看出,p-s曲线可分为4 个阶段,第1 阶段为线性变形阶段(a),在该阶段,荷载较小,卵石层主要发生纵向变形,颗粒间孔隙减小。此时地基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曲线的斜率表示弹性模量。在第1 阶段,3 个测试点的曲线变化一致,弹性模量相近,沉降量差异很小。第2 阶段为塑性变形阶段(b),此时p-s不再是线性关系,斜率不断增大,说明此时地基由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第3 阶段为完全破坏阶段(c),沉降量突然增加,曲线斜率大幅增大,地基发生剪切破坏。第4 阶段为回弹阶段,当逐渐降低荷载,地基发生回弹变形,在p-s曲线中出现了回滞环,一部分沉降恢复。从图中可以看出,回弹阶段的曲线斜率与弹性变形阶段的斜率非常近似,说明卵石层具有非常好的弹性特征,强度较高。回弹后参与沉降,即为卵石层塑性变形引起的位移,该部分不可恢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要重点关注。

通过计算,得到了卵石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列于表1。

表1 天然卵石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2 强风化砂岩层地基承载力

强风化砂岩层的测试点为:Z1、Z5、Z6,埋深8.0~16.6 m,厚度5.5~6.5 m。通过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了强风化砂岩层的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得到了不同位置的荷载-沉降曲线(p-s),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强风化砂岩层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阶段分隔不太明显,但是破坏阶段非常明显。并且其回滞环变化比较缓慢,说明强风化砂岩层的变形以塑性变形为主。

图2 强风化砂岩层的荷载-沉降曲线

通过计算,得到了强风化砂岩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列于表2。

表2 强风化砂岩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 对比与讨论

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发现天然卵石层的地基承载力普遍高于强风化砂岩层,并且从p-s曲线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二者的差异。将二者的p-s曲线进行对比,得到图3。从图3 中可以看出,强风化砂岩层的地基承载力明显低于天然卵石层,并且天然卵石层的回滞环更大,弹性模量较大。为了进行定量对比,对回弹量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到的结果列于表3。

图3 天然卵石层与强风化砂岩层的对比曲线

表3 天然卵石层与强风化砂岩层回弹对比

由表3 可以看出,天然卵石层的回弹最大沉降量低于强风化砂岩层,并且其回弹率高于砂岩层。由此可知,强风化砂岩层的弹性性质较弱,主要发生塑性变形。卵石层的性质较好。进行工程施工时,需要着重考虑强风化砂岩层的变形特性,对其进行特殊处理。

4 结论

通过对不同地层岩性的地基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了以下认识:

a)利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以有效地测得地基承载力,天然卵石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高于强风化砂岩层。并且,两者载荷- 沉降曲线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前要对地基进行排水处理,这可能会导致地基岩体结构发生变化,使得最终测试结果偏低,对于此,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b)强风化砂岩层在试验中主要发生塑性变形,天然卵石层的性质较好,以弹性变形为主。在现场试验中发现,强风化砂岩遇水极易发生崩解,因此,在进行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强风化砂岩层地基进行特殊处理,以保证其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猜你喜欢

卵石浅层风化
一种基于样本传播的图像风化方法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深厚卵石层基坑支护案例分析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设计与应用
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随风化作满天星——吴江涛诗词读后
钻石和卵石
浅层砂过滤器在工业循环水使用中的优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