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糖平衡调节》的创新教学设计

2019-04-09王钦玲郭彦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创新

王钦玲 郭彦

【摘要】创新教学设计要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服务于合格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学生的发展潜力。本研究以《血糖平衡调节》为对象,根据创新性设计的内涵和原则,使教学设计在创新中不断完善,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旨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创新 教学设计 血糖平衡调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26-02

一、创新性教学设计的内涵

创新性教学设计是指按照既定的教育目标,教师遵循创新教学的原则,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传授学生创新技法,开展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

二、创新性教学设计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教学设计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教学,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2.探究性原则:学生被置于一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中,这种环境对学生来说具有无穷的探究性。

3.发展性原则: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重视思维训练,通过发展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知识结构化、有序化和整体化。

4.创造性原则: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将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精心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若无创造性,创新性教学就失去了根基。

5.个性化原则:根据教师不同的个性特质,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各自独特的教学艺术特色,体现在教师独特的教学人格魅力和教学风格两个方面。

三、《血糖平衡调节》的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中的活动模型构建。本课时只学习“血糖平衡的调节”这个实例和拮抗作用。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引导学生探究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进而理解体内激素怎样调节生命活动。

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分析。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

知识目标: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能力目标: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情感目标:通过模型构建使学生认同活动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在初中学过激素的概念和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高中学生能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情感方面他们乐于动手,喜欢实践。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方法:采用合作探究式、启发式。

教学环境及资源: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糖卡、课堂作业。

(五)教学过程

1.设问激疑,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中,但他血糖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血糖可以通过那些途径得到补充?(2)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思考、分析、讨论、交流、获得结论:人体血糖浓度能调节。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用实际的生活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并测评:提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并作答,及时交流。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使学生清楚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为接下来的建构活动做准备。(PPT课件展示)

【教师活动】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是怎样保持稳定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怎样调节血糖平衡?下面来一起来探究:

【学生活动】小组分工合作,运用卡片,简单模拟血糖调节机制:

(1)学生3人一组(甲、乙、丙),用红、白、蓝3种卡纸剪出不同的卡片。

(2)用红纸剪出15张“糖卡”:正面写“每1L 血液中0.1g葡萄糖”,背面写上“糖原”。(糖卡翻过来代表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再翻回去代表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3)2张白色卡片写“胰岛素”(每张胰岛素卡能使1张糖卡从正面翻成背面)

(4)2張蓝色卡片写“胰高血糖素”(每张“胰高血糖素”卡能使1张糖卡从背面翻成正面)

(5)将9张“糖卡”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代表正常血糖水平(0.9G/L)。甲拿着2张“糖卡”正面朝上,丙拿着4张“糖卡”正面朝下,代表糖原,乙保管 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学习(PPT课件明确组内成员的任务)

【教师活动】1.模拟饭后血糖变化:甲将2张“糖卡”放在桌上。讨论怎样恢复正常血糖水平,乙、丙用卡片操作。2.模拟运动时血糖变化:甲拿走1张正面朝上的“糖卡”,讨论怎样恢复正常血糖水平,乙、丙用卡片操作。

【学生活动】请两组学生演示:一组模拟:饭后血糖变化。另一组模拟:运动时血糖变化。并学生在黑板上画血糖调节模型。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组间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表达能力。

3.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教师活动】(1)乙代表什么器官?(2)与血糖调节关系密切的器官还有哪些?(3)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什么关系?(4)血糖调节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学生活动】(1)胰脏(2)肝脏(3)相互拮抗(4)反馈调节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来思考,以达到对反馈调节的准确把握。

4.教学评价设计

(1)人体正常的血糖浓度:人体血糖正常含量在____范围内。

(2)血糖平衡的调节

①胰岛素:由____分泌,使血糖水平降低,主要由于它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葡萄糖。

②胰高血糖素:由 分泌,使血糖水平升高,主要由于它能促进____,____转化为葡萄糖。

参考文献:

[1]郭兰超.创新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4:113.

[2]杜乐伟.创新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6.

作者简介:

王钦玲(1976-),女,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讲师。

郭彦(1974-),女,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创新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