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目标下探索数学游戏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4-09尤小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尤小云

【摘要】数学学具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辅助性工具,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数学启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结合我近几年数学教学的实践经历,切身体会到数学学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辅助作用。本文从当前学生数学学习的状态以及学生思维特点等实际情况入手,阐述了运用数学学具开展教学的价值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数学学具 寓教于乐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64-01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肩负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而一直以来,结合小学时自身的思维特点来说,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这与学生的认知、阅历等客观方面的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数学学具,来为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重要的辅助、引导作用,以期学生能够更全面的理解数学知识点。

所谓寓教于乐,我认为就是要巧妙借助外界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为学生活跃思维、提升理解提供一定的帮助,全面构建有效、多元、科学的小学数学课堂。以下是我关于数学游戏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探索:

一、自制数学游戏学具,激发数学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数学游戏学具,来全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比如对于低年级阶段的来说,他们需要对100以内的数字有一些概念,但是很多学生一开始一知半解,因为缺乏实际生活经验,比如对于十元钱和一百元钱的区别,学生无法有十分清晰的印象。对此,我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投向我们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100以内的数字,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加清晰明确的概念。比如我引导学生可以收集一下家中的牙签,为牙签涂上不同的颜色,或者让学生用数学工具袋中的小棒,对于这些五颜六色的小棒,我让孩子们课余在课桌上玩,比如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分数,看谁得到的小棒最多……比如学习圆锥的时候,学生从家中带来跳跳棋,让孩子们对圆锥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印象,而且能够认识到其实我们的数学知识都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二、活用数学游戏学具,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中,教师运用数学游戏学具来突破教学难点。比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点时,首先,我用多媒体呈现了一坐大森林的画面,画面里有几座漂亮的小房子。学生很快被这样的情境吸引住了。

此时我提问: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画面中的小房子,是不是像漂亮的小城堡啊?那么这些城堡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呢?

学生开始争先恐后抢答:“老师,我看到有五个三角形,还有四边形。”

教师:同学们,这些四边形又是什么图形呢?

学生:老师,我发现一共有4个正方形、6个长方形。

此时我预设的目标已经完成,就在多媒体上呈现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揭示了这节新授课的主题。

到了课堂的第二个环节,考虑到学生对于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于是我采用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我随堂带来了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积木的游戏学具,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积木,小组学生可以坐在一起摸一摸这些积木的形状。同时我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

随后我又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出示积木的某個侧面,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将侧面几条边的长度测量并记录下来。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小组进行了归纳,很快有了答案:长方形中相邻的两条变长度不相等,对边长度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为这节新授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构建兴趣小组后,学生在游戏法的教学过程中全面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游戏活动助推互动,培养逻辑思维

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将伴随着今后学习生涯的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数学也蕴含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实际之中,所以高年级阶段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引导显得特别重要,以游戏活动开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展开与折叠部分的知识点的讲解中,我引导学生一起开展游戏竞争,看哪个小组抢答正确,抢答正确的小组还需要派出一名小组成员讲解解题的要领。通过这个环节中采用游戏教学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将课堂推向了高潮。此外,我还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数学学具的方式来体会游戏活动对于推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直接给出信息,而是先贴一个纸条和上面一样长,然后再摆多的4颗,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游戏学具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学会看半直观图,再把半直观图画成抽象的线段图,在这过程中降低了学生读懂线段图的难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游戏法教学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来呈现趣味性的游戏活动。

四、利用数学学具游戏,营造竞争氛围

利用数学学具游戏,比如通过算二十四点,让学生用任意的四张扑克牌,运用加减乘除进行计算,这样的学具游戏,我一般会开展班级内部的竞赛活动,孩子们通过抢答为进行答题,有的时候会有多种计算方法,学生如果答出多种计算方法,还可以加到更多的分。此外,我发现数学学具游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参与计算,还在课余在家中用扑克牌进行二十四点的计算,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数学学具游戏的融入和渗透,为学生打开了数学思维的另一扇门,在这一扇门中,学生看到的是数学王国中的无穷精彩,这种精彩和趣味,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沿着新课标改革的方向,不断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丰富精彩增添动力。对于教师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杨丽平.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之我见[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9).

[2]王月英.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初探[J].中国文房四宝,2014(2).

[3]王春娟.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与运用策略[J].新校园(上旬刊),2013(8).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