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9-04-09刘海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日语教学体验式应用策略

【摘要】长期以来,日语教学中缺乏一种体验度,学生应用日语知识存在较大的困难度。为此,本文依据“Can—do”评价体系为框架,探讨了当前日语教学中体验度不足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日语教学中开发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方向和策略。旨在加强日语教学体验效果,为学生构建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日语教学 体验式 教学模式 应用策略

【基金项目】浙江工业大学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KG201630。

【中圖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04-02

引言

第二外语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语法、语境、语义尤为重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是日语教学中最大的困境。增强日语教学的体验度,是引导学生掌握具体语法,应用于具体语境,在特定语义下解读文章,真正应用日语的教学模式改良与优化。如果缺乏较为优越的体验度,那么学生自身对于日语的理解也会相对薄弱,甚至造成只能答题,而不能对话,无法真正融入日语交流环境。因此,增强日语教学的体验度,是极为重要的日语教学发展侧重点。在日语教学中,需要以更为有效的教学措施,增强学生对于日语语言环境的体验度,方能提高日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日语教学中增强学生体验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日语教学开发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对于日语交流环境的深刻体验,间接形成对于日语知识的猎奇心理,促进学生产生更为强烈的学习体验。对于日语交流环境的构建,可直接形成情感体验维度,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加强学生的日语知识理解效果。那么学生的学习信心,乃至日语学习主动性都会被深度激发,不断强化其学习意愿和主观能动性。

(二)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

体验式教学是提炼并加工生活情景之后,引导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或者在课内创设语言交流情景,以教学分组或游戏活动代替传统课堂中知识单向传输的形式。那么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情景体验,反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以往并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或生僻词汇,可能在某一次体验式会话练习中巧妙应用,提高了学生对于日语知识的应用能力。体验情境中提供的线索,启发了学生的日语应用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日语学习效果。

二、当前日语教学中体验度不足的主要因素

之所以要进一步开发日语教学的体验度,也是基于高校第二外语教学中尚存诸多弊端。从日语教学开展效果来看,影响或干扰到日语教学体验度的主要因素,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时有限,内容较多

目前多数高校为第二外语教学留出的教学时间相对有限,而日语本身也需要在口语、听力、泛读、精读等方面的教学指导下加深课堂体验度。一旦教学时间过短,而授课内容较多,无疑形成了教学冲突,迫使教师采取了满堂灌的授课形式,降低了学生吸收日语知识点的时间和体验效果。

(二)大班授课,体验较弱

目前高校所采取的日语教学方式,多为大班授课形式,少则数十人,多则近百人。学生总体基数过高,教师无法掌握所有学生的具体学情。而能够在课堂中完成的日语对话练习,或一对一问答,无法顾及所有学生感受。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才会出现学习效果欠佳,学生学习积极性偏弱,教学体验极度匮乏的诸多弊端。

(三)副科认知,动能误区

在日语教学中最大的弊端在于学科认知的偏差,部分教师对于第二外语的主观认知存在理解性误区。认为日语教学如同“副科”,仅具有笔试教育的属性和特征。那么必然减少或降低了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部分,造成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不足,体验式教学无法真正推进和落实。

三、日语教学中开发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方向

自2010年7月起,国际日语能力考试调整了部分内容,设立了全新的评价体系与标准。主要是增加了阅读及听力部分的考核难度,将考评重点置于学生应用日语的基础能力。那么这样的变革本身,也是对于日语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势必需要在教学体验上有所加,且亟待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虽然部分高校近些年来,对第二外语教学进行部分改革性的尝试,但是并未真正解决在日语教学中出现的体验度薄弱问题。2009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参照欧洲语言共同纲领CEFR的情况下,首次制定了《国际交流基金日本语教育スタンダード》,并提出了“Can—do”的日语教学实践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主要以“能够做什么”为验证教学成果的界定标准。而通过“Can-do”评价体系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来看,对提升教学体验度具有诸多优势。日语教师可依据“Can—do”评价体系制定教学计划、目标,并重新拟定和编著日语教材。同时可以参考“Can—do”评价体系,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行调查活动,包括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评价内容。因此,“Can—do”并非教条式的评价机制,反而是围绕日语教学目标,支持教学体验深度发掘的重要路径和方向。“Can—do”并非沿袭具体的教学标准或框架,而是鼓励日语教师在增强教学体验功能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符合实践需要的教学内容,扩充学习体验度之后,增强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故此,将“Can—do”评价体系引入日语教学,对改变当前日语教学的陈旧观念,乃至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度,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第二外语学习规律,从学习体验中获得日语应用能力,真正学以致用。

四、日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积极策略

(一)建构新型ARCS教学模式

日语教学中采取满堂灌的教学规划,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学主动方向仍然为教师,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而ARCS教学模式则是依据“Can—do”理论为框架,创设的一种启发式教学理念,可逐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主要的教学构思是:引发学生关注度(Attention)、加强学习关联性(Relevance)、促进学生自信心(Cofidence)、令学生获得学习满感足(Satisfaction)。通过四种途径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有效提高课程体验度和学习体验感。

首先,“关注度(Attention)”是引导学生关注日语知识中的兴趣点,让学生感受到日语课程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诸如:在日语课堂中所发生的有趣现象,或随机产生的有趣知识内容等。其次,“关联性(Relevance)”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日语的意义”。诸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示学生当前所学日语知识,与日后应用日语知识的关联性,继而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再次,“自信心(Cofidence)”令学生能够降低学习日语的压力,讓学生感受到自身能够运用好日语知识。诸如:在讲解日语知识时,可由浅入深逐步剖析其日常用语规律,为学生逐步加强问题难度,在简单题型中培养学生信心,在难度较高的题型中强化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加强自信程度。最后,“满感足(Satisfaction)”是让学生在学习日语过程中产生喜悦感,深刻感知到自身学习日语之后的改变和成长。 其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主观能动性,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学习,完成增强学习体验度,达到提高日语学习质量和效果的目标。

(二)制定“My can-do list”教学计划

“My can—do list”是在“Can—do”理论下,建构适应日语学习特点,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开发学习体验度的教学规划。该教学规划需要与本班教学条件高度契合,依据本班学情制定日语学习计划、目标、乃至评价方法。其重点解决日语教学中“能做什么,以及可以做什么”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Can—do”的评价体系,制定体验度更强的教学计划,参考“Can—do”为框架,调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可行性。在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时,需依据“Can—do”体系划分教学步骤。

先行明确日语教学的微观目标,然后在该教学目标下设计体验式的教学活动。通过选择具体的教学活动方式,或者相应的活动步骤,将教学氛围积极调动,让学生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效果,让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而并非单纯的日语知识传授者。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之后,需要进一步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课堂评价、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详细了解学生在体验式教学环境下的心理感受与状态,继而发掘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以及是否能够真正驱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

语言学习初级阶段的学习效果,主要受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干扰或影响。故此,在开展体验式教学后,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学习动机差异展开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本班学情,总结出所有学生可能存在的共同学习兴趣,方能设置体验度更强的教学活动。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性之后,亦可选择符合多数学生体验兴趣的教学内容,由此带动全班的学习体验氛围。参考学生的学习动机数据,可令体验式教学找到宏观方向,乃至具体的构建路径,灵活调整教学规划及实施方向,合理安排日语教学步骤,进而达到体验度更强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体验情境并完成协作会话

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从体验过程中对日语知识的总结,是由体验活动产生的知识认知与理解。那么在日语教学中,必须开发与本节课程知识点符合度更高的体验环境,通过创设体验情景,让学生更为便捷的融入到整体学习环境之中。其创设情景可包括多种类型,诸如:任务情境、讨论情境、问题情境、案例情境、表现情境等多种形式。具体选择何种教学情景的创设维度,主要参考本班学情,可从“Can—do”评价体系中对课程活动做出微观衡量,验证其教学体验活动的应用效果,而后在进行适当调整。但创设情景仅为构建语言学习环境,而并非唯一的教学指标。创设教学情景之后,也需要引导学生融入该情景,并完成协作会话练习,方能发挥出体验情景的教学指导作用。

引导学生在提前创设的体验情境中完成协作会话,是增强体验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协作会话可贯穿于日语教学的全程,学生间通过协作会话练习可发掘自身的日语学习误区,亦或对于口语知识点的理解偏差。更为重要的是协作会话在特定体验场景中,具有增强语感的实际作用。学生通过协作会话加强了日语知识内化的效果,是真正形成日语交流体验的教学形式。在日语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让每位学生在体验场景内完成协作会话。教师并不需要严格控制学生的对话语境,而需要重点观察学生的交流状态,以及对日语惯用语句的使用情况。甄别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点遗漏,详细记录为后续评价铺垫基础。分组可尽量采取随机形式,由学生自身的日语表达构思,建立差异化的学习体验,那么与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交流,实质上学生才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会话练习,使之取长补短,达到相互促进的积极学习体验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很难直接取缔或打破。而采取体验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创设体验情景,加强会话练习,借助“Can—do”制定“My can-do list”教学计划,建构并实施新型ARCS教学模式来增强日语教学体验度,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和体验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宁.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日语教学研究——以会话课教学为中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S1):220-222.

[2]郝慧敏.高校日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182-183.

[3]张琴芳.基于日语能力考试改革的日语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130-131.

[4]刘云.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及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2):104-105.

[5]田静,龙开胜.初探VR虚拟现实技术在商务日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2):180-181+184.

作者简介:

刘海玲(1982-),女,黑龙江巴彦人,讲师,博士,从事日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日语教学体验式应用策略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日语借词对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浅析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