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初探
——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综合试验室平台建设为例

2019-04-08王霞蒋满贵宋宪军张朝华朱方容黄旭华唐亮黄深惠

广西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蚕业科研院所仪器设备

王霞,蒋满贵,宋宪军,张朝华,朱方容,黄旭华,唐亮,黄深惠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53000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广大科研院所、各大高校对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地位的认知意识越来越强。实验室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转让、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科研实体,是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施实体。在当代,一个大学的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室的规模和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新研究理念及新技术的出现,实验室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冯端院士[1]说:“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这说明了实验室地位的重要性。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建设的投入日益增大,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越来越精细化、集成化、大型化,仪器设备数量大,种类繁多,技术性能也越来越高,大大地改善农业科研基础条件[2]。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农业科研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加强农业科研单位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具有十分重要意义[3-4]。本文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例,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平台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更好地利用实验室平台顺利开展科研工作,推动科技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1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室平台建设及使用概况

自2015年7月开启实验室平台建设工作以来,经过半年的时间,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对实验室进行了装修,水电布控,使实验室能够充分满足原有仪器设备、容纳新采购仪器设备的空间以及增加用电用水的整合需求。实验室的主要精密仪器设备型号见表1。整合的其他小型仪器有制冰机、常温及低温离心机、低速及高速离心机、氨基酸分析仪、各种营养元素测定仪(如粗纤维、脂肪、氮磷钙等等测定仪)、电子天平凝胶成像系统、细胞破碎仪、恒温摇床、干燥箱等,将整个综合实验室的框架搭建起来。实验室目前的总面积约为300 m2,其中有机分析室约为100 m2,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90 m2(包括一室和二室),生理生化室为50 m2,有机成分分析室为60 m2。

实验室建成后,主要用于开展多项研究课题,面向本院所有干部职工开放,并不局限于某一科室或者某一课题组的使用。自2016年1月实验室开始投入使用以来,已为多项研究课题的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场所,包括桑叶各种营养成分测定、微孢子虫检测技术、桑树病虫害研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等实验研究。

表1 实验室主要的精密仪器设备

2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2.1 实验室管理模式变迁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随着时代发展,实验室管理模式也在与时俱进,针对实验管理的人员主导角色也在不断变化。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教授负责制的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模式,是以学术教授、课题为主的方式建立的教授负责制实验室,实验室的一切运行包括人员的配套及经费的安排支出都是由负责的教授决定。教授的角色多元化,既要搞研究又要搞管理,一定程度上耗费了教授的时间及精力。同时由于教授只负责本课题组,对其他课题组仪器设备的采购情况不了解,造成各课题组尤其是大型仪器的重复采购。有些仪器设备只为研究某个课题或项目而采购,课题项目完成后几乎不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严重,造成一定程度的科研经费浪费[5]。第二阶段是建设平台实验室,这是一种由各科研院所、各高校为主体,以单位形式建设及管理的实验室,为本单位内部人员共同使用,或者供外单位人员预约使用的模式。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随着实验室规模的逐渐发展壮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实验室管理的需求,此阶段建立综合管理平台是发展的必然需求。管理模式发展到以单位为主体构建实验室平台,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耗费教授级别科研人员的精力,使之能够更好的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做出创新性科研工作,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是实验室规模发展壮大的必然性结果。如按照实验室的功能管理模板逐步提升到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良性发展[6]。

2.2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室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日趋规范化,尤其是对重大科研仪器的管理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实行统一网络平台化管理,向社会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的固定资产,为保障院财产安全,应建立严谨、简洁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要明确实验室管理工作既为科研服务,又为广大科研人员服务的理念,在制订管理规章制度时,以服务为宗旨,加强管理,保证实验人员工作的顺利进行。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室现在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处于初期建设阶段。主要在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实验室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配套的管理制度。

2.2.1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方面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的仪器管理工作已较往年大大改善,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目前几个科研研究室也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大大促进了各科研科室之间的融合交流。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根据政策,对本单位的重大科研基础仪器实行统一管理,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暂行规定》,形成防火、日常管理、药品使用管理、仪器使用管理、仪器维修维护管理、安全守则等管理方法与制度,但尚未形成正规的条文准则。

2.2.2 实验室管理制度方面 目前,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借鉴国内外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7-9],相继建立起严格规范的、高效合理的、信息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营能够得到良性发展。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发展时间虽然短,但也正在逐步走向正轨,正在建设全面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管理体制创新已成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热点问题。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面向本单位科研人员及职工完全开放。科研人员使用实验室,可到实验室管理人员处备案即可使用,目前综合实验室由蚕桑病虫害研究室管理。

3 农业研究院所实验室管理存在的不足

目前农业研究院所实验室管理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上还不完善、落后等问题,影响实验室整体水平的提升[10]。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实验室在管理体制上重采购而轻维护,重配置而轻管理。管理上普遍依托于其他部门,如后勤、办公室、科研处、设备处等部门兼职管理,没有专职的部门对实验室的统筹管理,严重影响实验室的科学发展。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多为兼职而非全职,对实验室管理工作岗位的配置上,大多配置兼职人员管理,对实验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3.2 实验仪器的日常维护管理经费投入少

在资金投入上,农业科研院所对实验室资金投入普通存在重采购而轻维护、重配置而轻维修的问题,科研单位投入大量资金采购先进的仪器设备,而忽视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维修等后续管理环节,对维护维修的资金配置少甚至无配置的情况,导致一些先进仪器设备购置后闲置,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3.3 实验仪器日常维护、维修工作难

仪器设备的科研寿命关键在于设备的日常维护。日常管理工作做得好,可以很好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反之,将大大缩短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仪器设备的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造成仪器设备的损耗,也容易造成仪器设备带伤工作,影响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3,11]。

4 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平台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发展对策

国家近来对科研创新工作越来越重视,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科研项目工作及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总量越来越大,种类也日益繁多,极大地改善了单位的基础科研条件[2]。为了有效提高实验室科研仪器的使用率,加强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及有效维护设备等[4],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验室管理及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4.1 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是科研仪器的存放地点、是科研人员创新的工作平台、是科学研究的创新摇篮、是科学技术的诞生基地、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12]。针对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管理提出更加完善的实施方案:建立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从理念与机制两方面建设入手,建立完整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防火管理、日常管理、药品使用管理、仪器使用管理、仪器维修维护管理、安全守则等管理方法与制度的建设;积极组织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随着蚕业科学研究院整体事业的发展,不断补充、修改、完善实验室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从思想上加强实验室管理的理念,逐级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验室科研人员人人有责,各负其责,以期提升综合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

4.2 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实现仪器开放共享

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研仪器设备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科研创新工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基础。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是包括单位论证、统一购置、验收、仪器备案、日常使用、维护保养、报修报废等多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多方合作的结果。对大型仪器设备采取开放共享的策略,通过对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有利于减少设备的重复采购及空置问题,有助于各课题研究室的学术融合,加强研究方向的交叉性发展,有助于广西农业科研院所整体事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体科研水平。

4.3 加快实验室发展,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是管理化、信息化、安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体系,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秉持系统性思维,努力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科研院所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技术培训及知识更新,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能力;应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实验室运用人才,不断提高实验室的运行能力,从而组建稳定的实验室人才队伍。总之,农业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建设应秉承三分建设、七分经营的原则,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辛勤耕耘,不断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13]。

5 小结

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是体现科研单位科研实力与科研水平的标志之一,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管理模式的逐步完善,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有利于促进农业科研水平提高和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农业科研院所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验室的自身情况,从规章制度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制度、安全性管理、采购管理、技能培训、网络化建设等硬性条件方面,从效益评价及激励机制等软性条件方面逐步完善实验室及大型仪器设备的的管理工作,逐步摸索探讨建立完善的、适应本单位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蚕业科研院所仪器设备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蚕业》稿约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