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比喻、借代区别的一点研究

2019-04-07郑涵予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借代辞格喻体

郑涵予

摘要:辞格,是在语境里巧妙运用语言而构成特有模式以提高表达效果的方式。比喻和借代是较为常用的两种辞格,但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相似性,在现代汉语的语言运用中容易彼此混淆。其实,它们在定义、构成基础、使用效果、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比喻;借代;区别

一、研究综述

回溯历史的长河,比喻和借代两种辞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墨子·小取》中“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这句话首次解释了比喻的功能定义,也是我国可考文献中最早关于比喻的定义。至于借代,其最早的记录始于《吴越春秋》中相传为黄帝时期所作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句话中,土、宍用以指代用土制成的“弹”和“野兽”。在中国近千年的文字史中,文学家对于比喻和借代的修辞研究,从先秦到现代一直都是延续性的。而在现代汉语中,近三十年来随着修辞学的发展,对于比喻和借代各自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就这两种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区别,国内相关的研究并不多。即使有为数不多的论文探讨这两种辞格的区别,也都是以多种辞格为研究对象,很少就这两种辞格进行详细研究[1]。

本文就比喻和借代之间的区别进行研究,从定义、构成基础、使用效果几个角度分别阐述两种辞格的区别,将采用以述为主,以评为辅的方法,同时列举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例句来作为例子例证两种辞格的显著区别,根据“分——总”的写作思路进行研究,力争将每个分点例证讲明白,并在客观论述的事实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评论和看法。

二、正文

1、比喻和借代的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这是比喻的定义[2]。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他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借代的定义则更为直接[3]。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比喻和借代在定义上的区别是“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和“借同他密切相关的名称”。这是在现代汉语教科书上的定义之间的区别,而在不同学者对这两个辞格进行定义阐释时,我们还会发现很多其他区别之间的相关性。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中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4]。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而他对比喻的定义则是“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比喻。”

王希杰在比喻的定义中第一次也是直接提出了“心理联想”和“相似点”这两个关键词,他认为“比喻,也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而他对借代的描述则是“借代,就是借彼代此,不用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用其他具有相关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他[5]”。

通过分析以上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比喻辞格的重点是“类似点”,而借代辞格的关键词则是“密不可分的相关事物”。从定义上就能知道,比喻的重点,也就是喻体和本体之间一定会存在某种相似之处,而不一定在事实关系上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一定在事实关系上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2、比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两者的词语叫“喻词”。本体和喻体是构成比喻的主要要素。在现代汉语的实际运用中,运用比喻辞格的主要是想用形象生动的方法来描绘事物或者感受[6]。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的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大类。

借代中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①特征,标志代本体 ②专名代泛称 ③具体代抽象 ④部分代整体 ⑤结果代原因。借代的方式还有很多,诸如以作者代作品,以牌号数字动作代本体等。

从比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中我们能很轻易地看出,本体和喻体相似点是构成比喻的基础,本体和借体相关性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另外,当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时,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很少或者说几乎不存在联系,但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仍有直接的关系。如“马之约鬼着呢,连替申农说几句公道话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惟愿丢了乌纱帽”(浩然《艳阳天》),这里以“乌纱帽”代替“官职”。脱离语境之后,“乌纱帽”和“官职”仍然具有直接的联系,仍然存在“具体代抽象”的关系。而比喻中,“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去。”(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在这句借喻中,用“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来比喻长而空的文章。当脱离这种语境时,“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就只是字如其意的裹脚了。

3、比喻和借代的使用效果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受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从借代和比喻的作用效果中,我们能看出比喻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让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便于接受,而借代则注重本体表达形象突出。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比喻的喻体不一定具有感情色彩和倾向,但借代在语境借体会有褒贬色彩。如“诸葛亮”“伯乐”等作借体,往往指代的是正面人物,感情色彩是褒义的。而比喻中“歹徒像兔子一样逃走了”这里的喻体“兔子”很明显只是比喻歹徒逃窜的动作而其本身并不具有感情色彩或褒贬倾向。

三、结论

本文围绕比喻和借代两种辞格,探讨了近年来在现代汉语层面学术界对两种辞格区别的分析,综合运用了总结和概述的方法进行了讨论,主要运用比较、例证等方法对比喻和借代的定义、构成要素、使用效果三个方面做了评述。

简而言之,比喻和借代最大的区别也是本质区别:比喻的关键在于相似点,借代的关键在于相似性。通过比较这两点,我们能够相对轻松的区别两种辞格。

参考文献:

[1]魏明坤.浅谈比喻与比拟、借代、象征的区别[A].科技创新导,2014-07,226.

[2][3][6]黄伯荣.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2004.

猜你喜欢

借代辞格喻体
初识借代手法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借代句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语形辞格的象似性研究
英语中的明
灯谜中的借代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