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点学徒制
——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技能人才

2019-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匠校企中职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困难增大。除了产业结构本身原因外,技术技能人才比重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被视为一国之文明程度、一国产品之信誉,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国制造”正在向高端、智能、绿色、优质阔步迈进。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精益,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专注是指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创新是指工匠必须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工匠精神”的培养

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这种“工”与“学”的交替、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的建构和发展,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本质特征赋予现代学徒制的新内涵。通过笔者所在学校试点过程中的体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际上就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即“全面发展:技能+素养”。

1.签订“三方协议”——构建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突破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表现为: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

2.培养行为规范——提升综合素养。学徒进入中专生活,学校紧紧抓住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这个“牛鼻子”,通过整合校园值班队伍、明确班级得分公告制度、丰富拓展学生课外活动等举措,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校园秩序、守时守序”意识,提升学徒综合素养。

3.重构课程体系——更新学习载体。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课程进校外“基地”及“基地”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应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安排,但这是目前中职学校都面临的难题,也是中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实现“无缝对接”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

4.实施工学交替——变革教学模式。现行学校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工学交替。由于教学空间延伸由校内到校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在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以他方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讲,就是要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为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撑。

5.集聚教学团队——互补专兼结合。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中职学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专任专业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工”与“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使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中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具备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

6.实施6S管理——提升管理模式。组建任务驱动下的学校6S组织管理机构,结合企业管理构建学校教育常规、教学常规、师生素养等6S管理与评价体系,在学校全面实施具有学校特色的6S管理实践。通过两年的实践,“6S”管理已初见成效,它为全校师生创造了一目了然的工作学习环境,有约束力、能提升师生素质的环境以及养成良好工作学习习惯的环境,全面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效益。

7.协同学习评价——价值持续发展。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学生对于产业文化、行业文化的领悟能力,对职业规范的理解,对职业风范的把握,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将有其独特优势。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1.社会文明的重要标杆。从精神文明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与其中的“敬业”“诚信”要求高度契合的。从物质文明来看,“工匠精神”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

2.中国制造的精神源泉。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

3.企业发展的品牌资本。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工匠精神”既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值的重要来源。如中华老字号全聚德烤鸭能驰名世界,也是得益于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匠精神”。

4.员工成长的道德指引。尊重员工价值、启迪员工智慧、实现员工发展,不仅是员工个人成长的强烈需求,也是现代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事实上,企业员工所具有的高尚职业操守和强烈“工匠精神”,与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其自身立足职场的重要条件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尽快转变以前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把对“工匠精神”的正确理解,以及对它的适应与培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指导思想,把它树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愿所有中职学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以培养“工匠”为目标,切实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大力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工匠校企中职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工匠神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匠赞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