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用枸杞建园技术①

2019-04-07周祥锋石志国陆振江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3期
关键词:靖江市靖江林带

周祥锋 石志国 陆振江

(1 江苏省靖江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江苏靖江 214500; 2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靖江 214500)

叶 用 枸 杞(Lycium chinense Mill.), 茄 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植物,别称大叶枸杞、枸杞菜、枸牙菜,靖江市本地又叫枸杞头,为多年生灌木,可作一年生绿叶蔬菜栽培。2015 ~2016 年,靖江市紫藤园艺公司分别引进了青海产小叶枸杞、黑枸杞,与当地大叶枸杞一起,3 个品种同时做露地栽培试验,筛选能适应当地生长,且能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枸杞品种。3 个品种分别进行水稻田与菜园土改园平畦栽植试验,园地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菜园地与水稻田自然地势整体高差50 cm 以上,另一块菜园地起垄再抬高25 cm 栽植大叶枸杞。栽植密度均按照行距250 cm,株距50 cm 进行栽植,样本各100 株。初期成活率很高,经过少量补栽后,确保成活率均达到100%。经过2 a 观察试验,其结果见表1。

表1 枸杞栽植成活率

2016、2017 年靖江市均遭遇连续1 周以上的阴雨天气,且均出现暴雨天气,特别是2016 年的连续强降雨,导致全市内涝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水稻田相对地势低,雨量最大时,积水深度达到60 cm,积水时间超过36 h,1 周以后园内还有积水,因此水稻田试验几乎全军覆没。即使是地势相对较高的菜园地,雨季的高温高湿和土壤过高的含水量,都使枸杞北方小叶品种难以适应。通常在雨季后的高温下出现大量死亡,有些苗甚至在雨季就枯萎,只有当地大叶枸杞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优良商品性(特指叶用)。但不同地区对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对叶用枸杞的生产以及产品的品质有极大影响,现以江苏本地大叶叶用枸杞为例,根据大叶枸杞生长规律、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探讨在靖江及类似自然条件下叶用枸杞建园技术。

1 大叶枸杞生物学特征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生物学特征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江苏野生枸杞为枸杞的原变种,为多分枝落叶灌木,高0.5 ~1 m;枝条细弱,弓状弯曲或俯垂,淡灰色,有纵条纹,棘刺长0.5 ~2 cm,生叶和花的棘刺较长,小枝顶端锐尖成棘刺状,叶纸质,单叶互生或2 ~4 枚簇生,有卵形、卵状菱形、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长1.5 ~5 cm,宽0.5 ~2.5 cm[1]。大叶枸杞则是由江苏常见野生原变种驯化而来,植株高可达2 m 以上,茎青绿色,无刺或偶有小软刺。叶片较野生种大,互生,宽大卵形,质地柔软,绿色,可长达10 cm 以上,宽达4 cm;花在长枝上单生或双生于叶腋,在短枝上则同叶簇生。浆果红色,卵形或长椭圆形,较野生种大,种子扁平肾形、细小。以扦插繁殖为主。

1.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大叶枸杞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靖江市高温多雨季节仍能生长,也很耐寒,一直到秋末霜降以后地上部枝条才落叶,虽然冬季气温有极低温,低至-10 ℃,但不影响来年春天发芽生长。另外,大叶枸杞耐阴、耐旱、耐盐碱,但不耐涝,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不择土壤,且在石灰质土壤中生长最好。

2 靖江市气候及土壤条件

2.1 气候条件

靖 江 地 处 北 纬31°56′ ~32°08′, 东 经120°01′~120°33′,江苏省苏北平原最南端,东南西三面环江,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受季风环流势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性和过渡性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5 ℃以上。年降水量1 091 mL,蒸发量1 392 mL。空气湿度相对较大。

2.2 土壤及水利条件

靖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优良,富含有机质。市内交叉的河道和完善的水利设施确保农业生产旱能灌、涝能排。为农业生产提供天然优良环境。但除境内唯一的孤山以外,全区海拔多为黄海高程2.5 ~4.5 m,因此地下水位较高,土壤含水量也较高。

3 枸杞园地建立

3.1 园地地势要高(丘陵或山地则因地制宜)

大叶枸杞商品化生产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排水性能良好的偏碱性土壤生长最佳。靖江市土壤质地总体符合大叶枸杞商品化的生产要求。但靖江地处水乡,紧临长江,地下水位高,建园宜选择地势相对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特别要避开地势低洼、逢暴雨必淹的地块。

3.2 规划枸杞园

规模化种植要根据地块形状科学划分种植区。各种植区间以道路和沟渠分隔开。种植区以宽50 m,长500 m 的长方形为标准,具体可根据地形做相应调整。小区设计要给机械操作留足空间,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通常利用小区两端。每个种植区再划分小田块,每块以不超过0.07 hm2为宜[2]。

3.3 规划设计排灌系统

根据园地的大小及地形地势,在建园前要规划好排灌系统,为确保雨季及时排涝,每个种植区四周要有深度70 cm,宽度50 cm 以上的主排灌渠道,主渠道排灌流向要与周围农田水利系统一致,并且与农田水利系统相通,真正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同时每个种植区内还应配套支渠道。

3.4 营造防风林带

靖江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势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性和过渡性气候特点。因此,对于规模化种植业,必须设置防风林应对台风带来的恶劣天气。林带分为主林带和副林带。主林带一般为东北—南西向。副林带是主林带的辅助林带,与主林带相垂直。防风林必须栽植高大乔木。

3.5 整畦

首先,为进一步营造疏松排水的生长环境,同时也为避免连续暴雨带来内涝,建议适当抬高种植畦面。其次,因叶用枸杞采收频繁,对肥料的需求非常大,建议建园时适当深翻,增施腐熟细碎的有机肥,要求不低于45 000 kg/ hm2,与土壤掺匀。整平后做成1 ~1.2 m 宽的畦(地势低洼易积水的田块,可抬高畦面,做成宽0.9 m 中间略微隆起的畦,利于快速排水)。如果建园地本身就是菜地,最好不要与前茬茄科作物形成连作,以免同科病虫转主危害。

3.6 栽苗

大叶枸杞9 月至次年4 月均可栽植。若是秋冬日光温室栽培,8 ~9 月育苗,9 月上旬至10 月中旬定植,11 月即可采收。若是露地栽培,则2 ~3 月温室育苗,4 月即可定植,5 月开始采收(控制好秋季不开花结果可继续采收)。栽植方法:苗高50 cm 即可移栽。栽植时应对根系适当修剪,特别是过长的侧根需适当回缩,然后按行距30 cm,株距20 ~25 cm 定植,120 000 ~150 000 株/ hm2,温室栽培应偏密,露地栽培宜偏稀。为进一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建议对苗木主干留20 cm 进行短截。栽植深度以将根颈埋入土中1 ~2 cm 为宜,这样有利于刺激根颈部位的不定芽萌发,形成额外的采摘带,可以提高早期的产量。露地栽植还可在栽苗后加盖小拱棚,可提高成活率,缩短第1 次采摘时间[3]。

猜你喜欢

靖江市靖江林带
靖江市应急管理学院揭牌成立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
Reading in My Life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马洲警侨联动——情暖海外靖江人
浅谈新疆农田防护林设计及主要树种选择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到靖江喝汤包
尊重儿童 幸福生长——靖江市城北小学基于“尊重”文化的少先队教育探索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