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方式对荠菜产量的影响①

2019-04-07袁春新程玉静邱晓峰陈建军管冬梅邱卫池1吴志慧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3期
关键词:总产量荠菜南通

袁春新 程玉静 邱晓峰 陈建军 管冬梅 邱卫池1, 吴志慧

(1 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 江苏南通 226000; 2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通 226541; 3 江苏中宝食品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100; 4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南通 226541)

“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荠菜以其药食保同源的特点,颇受城乡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巨大,野生荠菜已经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荠菜人工栽培蓬勃兴起,带动了荠菜产业的发展,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的一大助力。但常规的人工栽培产量较低,产出不足,效益低下。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同时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栽培示范,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示范成效。

1 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1.1 试验内容

1.1.1试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2018 年秋播,试验地点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阚家庵村11 组王振责任田,土质沙壤,前茬鲜食大豆,田块地势一般,排灌方便,肥力中等,杂草相对较多。试验为2018 年秋播,选用的试验材料为花叶荠菜。

1.1.2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3 个处理,处理A 为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即9 月30 日第1 次播种,11 月8 日按密处多收,稀处少收,采大留小的原则进行第1 次采收,12 月25 日按同样的原则进行第2 次采收,次年4月3日采收结束。处理B为3次播种,多次采收。即9 月30 日第1 次播种,11 月8 日按密处多收,稀处少收,采大留小的原则进行第1 次采收[1],收获后立即进行第2 次播种;12 月25 日按同样的原则进行第2 次采收,收获后立即进行第3 次播种;次年3 月6 日进行第3 次采收,4 月3 日采收结束。处理C 为对照,采用常规栽培方法,即一次播种,一次采收(表1)。试验处理重复3 次,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15 m2。

表1 不同栽培方式试验设计

1.1.3田间管理

幼苗2 片真叶时,施0.3%尿素液15 000 kg/hm2。每次采收播种后,施用腐熟人畜粪肥22 500 ~ 30 000 kg/hm2。出苗后除草1 次,每次采收时,顺便除草[2]。

1.2 结果与分析

1.2.1不同栽培方式对各时段荠菜产量的影响

秋播生长期间,气温呈现前期由高至低,而年后又由低到高的渐变过程[3]。因此荠菜第1 期生长最快,第2 期生长量放缓,第3 期逐渐加快。11 月8 日第1 次收获,3 种多收处理平均产量为11.58 kg/15 m2,占总产量的23.3%;一种多收处理平均产量为10.92 kg/15 m2,占总产量的36.7%。12 月25 日第2 次收获,由于气温逐步下降,生长时间不足,产量回落,3 种多收处理平均产量为8.86 kg/15 m2,占总产量的17.8%;一种多收处理平均产量为8.73 kg/15 m2,占总产量的29.3%。3 月6 日第3 次收获,3 种多收处理平均产量为14.04 kg/15 m2,占总产量的28.3%,接近总产量的1/3,是对照处理平均产量的59.6%。4 月3 日最后1 次收获,3 种多收处理平均产量为15.17 kg/15 m2,占总产量的30.6%,是4 次收获中产量最高的一次,可能与清场收获有关,见表2。

表2 不同栽培方式各时段荠菜产量

1.2.2不同栽培方式对荠菜产量影响

由表3 可知,3 种多收处理平均产量最高,达49.65 kg/15 m2,折亩产2 206.93 kg,远超一种多收处理,增产19.9 kg/15 m2,增幅达66.9%;与对照(一种一收)相比,增产26.09 kg/15 m2,增幅达110.7%。对荠菜产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荠菜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差异性显著(p <0.001),其中3 种多收处理与一种多收处理、对照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一种多收处理与对照处理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栽培方式对荠菜产量的影响较大。

表3 不同栽培方式荠菜产量

2 栽培示范

2.1 示范地点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货隆居委会江苏中宝食品有限公司荠菜速冻加工原料基地,面积7.07 hm2。土质沙壤,前茬鲜食蚕豆,田块地势高燥,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偏上。

2.2 田间管理

示范品种是花叶荠菜。2018 年9 月28 日第1次播种,11 月9 日按密处多收,稀处少收,采大留小的原则进行第1 次采收,12 月30 日按同样的原则进行第2 次采收,次年3 月3 日进行第3 次采收,4 月5 日采收结束。

2.3 产量

采用五点取样法测产。表4 说明,荠菜栽培示范产量达2 586.5 kg/667 m2。其中,11 月9 日收获荠菜585.3 kg/667 m2,12 月30 日收获荠菜465.7 kg/667 m2,次年3 月3 日收获荠菜753.1 kg/667 m2,4 月5 日收获荠菜782.4 kg/667 m2。

表4 荠菜栽培示范产量 单位:[kg·(667 m-2)]

3 结语

荠菜栽培采用3 次播种,多次采收的方法,无论是比较试验,还是栽培示范,增产效果都极显著,是提高菜农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不同年份存在温度差异,为保证产品质量,收获时间应充分考虑外界环境、种植密度、肥水运筹等因素,根据荠菜田间实际长势采收。荠菜3 次播种,多次采收栽培方式,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荠菜个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单株重量。同时,充分利用秋冬季温度低,时间长的特点,成熟一批,收获一批,促进总产量增加。

猜你喜欢

总产量荠菜南通
明目养胃食荠菜
2022 年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 万吨两大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荠菜入饺春味鲜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2020年1—5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数据
南通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