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研究

2019-04-06黄林赵启亮黄亮

求知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教师

黄林 赵启亮 黄亮

摘 要:“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就是师资队伍建设,而高校职称评审是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有利于推动教师和高校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贡献等方面的水平,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为此,此研究从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思路、职称评审资格与量化指标和职称评审现场投票计票方式等方面阐述高校职称评审改革途径。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1-0096-02

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及其意义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就是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学术水平、业务能力、业绩贡献等进行审查、评定,并根据评审结果决定申报教师是否可以晋升所申报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这在加强高校人才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促进教师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职称评审是对专业教师进行选拔的过程,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展示自身才华和技术水平的平台,有助于高校发现人才、培养梯队人才、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以教学科研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职称评审制度的逐步完善,为高校教师发展确立了一个方向,激励教师重视教学与科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三是有力推进了教师的自我发展和学科团队发展。职称评聘在一定程度上是单位、社会对教师学术水平和成就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提高了个人待遇,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群体的教学科研等业绩成果又反映了高校学科水平。

二、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现状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一般包括个人申报,基层单位初审、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推荐、公示、审批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程序。在往年的高校职称评审体系中强化科研成果比重,忽视了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本质性要求。有些高校职称评聘时教师发表SCI论文是必备条件,有些学校要求教师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这导致不论何种岗位的教师,若想评聘高一级的职称都需要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导致科研任务成为职称评聘的制度性要求,而非高校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此外,在历年的评审职称过程中,评审资格对任职年限、论文数量、教学工作量有固定的量的限制,而对真实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育人业绩、工作态度没有固定要求。以至于一些教师钻制度的空子,凑数量、“搭便车”、走形式、搞投机,过分追逐职称晋升,导致学术过于功利化、浮躁化,埋下学术造假的隐患。

三、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思路

1.深化学术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更要体现教学、科研实力与质量,当务之急是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学术道德建设,不忘学术初衷,将学术道德风尚作为职称评审的参评资格和第一考核指标,建立一套稳定、规范、科学、公开透明的职称评审制度,规范和监控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职称评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步使高校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切实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去。

2.建设高校教师岗高级职称评聘分离的弹性制度

高校应建立高级职称资格和聘任分离的制度。高级职称资格和聘任分离,实质上是建立能力与职称相匹配、业绩与职称相匹配的弹性制度。“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提高学科水平和师资水平,高校需要确保教师在任现职内能力、业绩水平与相应职称相匹配,避免一些教师评上职称“一劳永逸”的想法和做法。需要采取高级职称的灵活聘用制度,对各类职称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提出要求,并严格进行德、能、勤、绩、廉等综合考核。建设高校教师岗高级职称评聘分离制度,不仅使高级职称教师有持续奋斗的压力与动力来提高教学科研产出,也可以提升高校“双一流”建设力度。

3.优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资格与量化指标

(1)优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资格。严格执行“对岗申报”制度。提高申报教师职称的学历资格、课题级别或获奖成果等的要求;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要求,真正落实继续教育实效,如提升学历、国内外访学、进修或基层锻炼的要求;设计教师参评的论文著作条件、科研教研项目和成果条件,提高职称评审资格的门槛,提高教师产出的质量;严格执行教師教育教学工作量任务,提高教学督导成绩等条件;严格执行延迟或限制申报制度,实行如学生教学评价成绩最后者、青年教师培养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受警告及以上处分者、发生教学事故者、弄虚作假者、学术腐败者、违反师德师风者等一票否决制度。

(2)优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量化指标。宏观把控量化计分办法与代表作、面试答辩的权重,如职称评审材料量化裸分占80%,代表作、面试各占10%。优化量化计分办法中师德师风、学历学位、教育教学与科研成果及业绩的比重,如教育教学与科研成果及业绩均占同等比重,各100分,师德师风15分,学历学位5分。优化教研论文、科研论文量化计分办法,如教研论文发表在一般期刊只记0.5分,且只计第一作者,用以避免大量合作产出垃圾教研论文的现象。优化科研论文计分标准,SCI收录论文使用JCR分区加分,严格规定论文必须以本单位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内容为本人研究方向,规定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的师生、团队关系,共同第一(通信)作者按相应级别论文分数÷共同第一(通信)作者人数计分,避免校内外、跨研究方向搭车、拼车现象。

4.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现场投票计票方式

职称评审现场投票是评审程序的必经环节,推荐上去的参评教师需要得到参会人数2/3以上的赞成票才能通过。参评专家一般包括各学科、各二级学院的专家教授,他们在评审过程中可能还肩负着为本部门教师力争名额的任务。专家的投票偏向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票数分散、名额浪费等问题,使得个别参评教师错失机会。执行专家投票实名制,投票前进行公平公正责任书签署;建议高校对排序在前、表现优秀,而投票落选的参评教师,给予一次补投票机会,若补投票数通过2/3则建议通过;对于弃权票、废票进行界定,如果只计算赞成票与总票数的比例,则弃权票、废票被等同于反对票,并未能公平体现投票的初衷,如果不计入总票数,则可能出现票数少却能通过的现象,如何界定此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剡佳媛,钱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7):159-160.

[2]朱霁.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程序的弊端及完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2-134.

[3]孙艺方.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体系指标量化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1):10-12.

猜你喜欢

双一流高校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师
花钱评高校教师让学者斯文扫地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