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2019-04-04陈静静

青年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智慧旅游模式人才培养

陈静静

摘 要:智慧旅游的发展对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诉求。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方向选择、核心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力量培养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审视和革新,探索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培养模式,以提高旅游人才的适用性。

关键词: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智慧旅游”对于我国旅游业历史进程和旅游经济格局的影响日渐凸显,国家旅游局正在加快推进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来引导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逐步推进我国各城市“智慧旅游”的建设。高校肩负着培养旅游职业人才的重担,智慧旅游归根结底是人的智慧,其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校人才的培养,这为高校旅游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更为高校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改革动力。

智慧旅游的发展对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诉求,核心体现在三种能力:一种是懂旅游理论和实操的专业能力,一种是精通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第三种是有专业功底又懂技术兼有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根据时代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人才作为一种智力资源,能够在被注入到企业的发展烙炉中迅速转化成经济资源,创造出更多经济价值和利润;人才也是推动企业升级改造的关键力量,促进旅游业的改造升级。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目前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很多立足地方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沿袭本校专业特长,以行业间比赛、全国比赛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标”和“参照物”,其定位缺乏大局长远眼光,不够准确,经常出现外地企业、高校、人才之间供应错位的现象,培养出的旅游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外面智慧旅游行业要求。

(二)专业方向选择宽窄不平衡

很多高校现有的专业方向要么过宽要么过窄,缺乏特色,很难平衡。例如有些高校旅游就只有导游方向,有些只有茶艺方向,有些只有酒店方向,专业陈旧,教师队伍干瘪,生源稀少;也有些会根据地方流行热,需要什么人才,马上“喜新厌旧”成立新专业关闭老专业,酒店方向、旅行社方向、旅游规划方向、会展方向、空乘方向、国际旅游方向、烹饪方向、休闲体育与旅游方向、游轮方向等等,没有长足配套“进口、出口”机制保障情况下,专业生命力也不过昙花一现。

(三)核心课程设置不符合时代要求

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一般是“通识性课程+岗位能力课程”,而核心课程大都结合自身优势和行业需求,从岗位能力课程中选出几门。大体来看,很多院校把茶艺、旅游礼仪、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休闲学、会展与节事管理、等直接能力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而智慧旅游所需的信息科学技术、电子商务、旅游智能软件應用、市场营销等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并未开设。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灵活性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绪化和目的性很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愿意尝试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而且对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很强的专注性,对枯燥的内容心易旁骛甚至排斥抗拒。在教学内容方面与社会实际和行业要求脱节,在教学方法上默守陈规一成不变,成为了目前高职学生学习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师资力量培养后劲不足

从优秀智慧旅游企业调研中发现,懂旅游、熟知经营管理并且通晓旅游信息化技术、旅游电子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只有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缺乏一线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能两者兼具的寥寥可数,三者皆有的凤毛麟角。每学期要承担大量的教学、科研、教改、实习实训甚至招生就业方面的任务以及家庭的负担,用来充电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

(六)校企合作模式单一深度不够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常采用“投资合作式”(学校投资给企业购买生产设备设施企业免费为其培养学生等)、“进修提高式”(企业委托学校培训职工学历或者专业技能等)、“定向双元式”(企业与学校签订协议,合作招生、培养、实习、就业等)。合作模式较为单一,且深度不够。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一)人才培养定位

随着I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以质量、价格、管理为中心的竞争,转变为以信息为基础的管理方式的竞争。智慧旅游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因此,人才的培养也应该定位为懂旅游通经营会信息技术的“智慧型旅游人才”。

(二)专业方向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将学科分类定义到一、二、三级,共设62个一级学科或学科群、676个二级学科或学科群、2382个三级学科。旅游管理就属于管理学下工商管理分支的三级学科。旅游专业涉及面广,行业关联性强,所包含的专业方向也很多。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方向,不能单看同类学校开设专业,也不能盲目追求社会热门专业,要对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深度调研,掌握当前或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所需岗位工作的人才数量;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人才培养辐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同时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专业,从拓展强化专业群角度出发,树立品牌,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核心课程设置

高职旅游专业应在课程体系中提高智慧旅游知识所占的比重, 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 拓宽学生线上线下知识储备。学生除了掌握的传统旅游企业运营需要的营销、外联、接待、外语等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掌握网络营销、在线服务,旅游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旅游智能软件运用,适应“指尖上的旅行社”、“指尖上的导游”、“指尖上的酒店和景区”的需要,使游客体会更快捷、便利、高效的智能化服务。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

知识在训练中落实,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教学内容应加强对旅游信息的处理、单项旅游业务的操作、全真模拟软件的练习,以及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旅游信息化技术和旅游电子商务知识,同时需要借助配套实验实训条件,让学生现场演示、操作。 比如组建旅游信息化实训室,操作練习相关网络技术,酒店、旅行社综合模拟软件,360度全景模拟导游软件,在线旅游电子商务的实验操作等等。教学方法上实现多样性、灵活性, 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智慧旅游技能的实际应用, 既可以定期开展旅游外语互动沙龙、智慧旅游技能综合实训周、智慧旅游工学交替实训月等常规实践教学活动, 也可以不定期开展旅游市场调研自媒体旅游营销策划大赛、旅游产品设计大赛、旅游企业节日促销模拟大赛等非常规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形式的创新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五)师资力量培养

高职教师应该减负,集中注意力着重抓教学,利用课余多外出企业调研,接触行业一线,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对于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党员建设等方面党政事务应明确分工,有专人专岗负责。对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于核心位置,教师教学投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关系着学校改革发展走向。智慧旅游背景下,教师应深刻认识智慧旅游的意义、作用,掌握智慧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信息收集与处理、统计分析和决策分析等知识和能力,并融会贯通应用于课堂。

(六)校企合作模式

结合业内运营较好的“四个共同,四个共享”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也即共同投资:有学校提供场地、教师,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培养人才优先满足企业;共同办学:把企业需求直接转化成学校培养目标,深度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高职教育对接企业和职业岗位;共同管理:校企双方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社会技术服务;共担风险:学生成长和成才直接影响学校品牌和企业未来发展。在四个共同运营良好基础上,实现四个方面的共享,也即设备共享、师资共享、资源共享以及成果共享。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OL].http://www.cnta.gov.cn.2015-01-12.

[2]陈晖.智慧旅游新业态下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电子商务,2018 (01).

[3]刘淑平.“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职教通讯,2015(36).

[4]周晓梅.智慧旅游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4(02).

[5]姚远,奚敏.基于需求端的高职院校招生专业遴选问题[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06期.

[6]徐秀玉.旅游新常态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研究[J].职业时空.2016(01).

猜你喜欢

智慧旅游模式人才培养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