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家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9-04-04张玥

青年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原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张玥

摘 要:原生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具有深远影响。高校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症状,很多都能够追溯到其原生家庭。本文通过分析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总结家庭负面影响下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其面对原生家庭问题的反应,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原生家庭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原生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择业以及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出现的自卑、厌学、厌世、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和症状,很多都能追溯到其在原生家庭成长中的遭遇,他们的心理问题根植于他们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其人格塑造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原生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对策,降低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

一、原生家庭作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原生家庭指个体出生后,抚养其长大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为个体提供最初的生理、心理层面学习的环境。因此,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或多或少都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这种个体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永久的。原生家庭一般通过家庭背景环境、父母婚姻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其影响效应受到个体心里能力的制约[1]。

(一)家庭背景环境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在心理适应状况总体上较好的基础上,个体因原生家庭背景环境的影响而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幸福感、自尊和心理症状。原生家庭所在地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影响。多项研究表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佳,对自我评价更高,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更低。农村生源在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依赖、精神病倾向等方面均高于城市生源,而冲动方面明显较低[2],这种情况与生活环境变化有关,农村学生进入大学,生活环境与之前有着显著变化,比起一直处于这种激烈竞争环境、早已习惯快餐时代生活压力与节奏的城市学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情况有较大影响。通常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中等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赵郝锐的研究表明,“家庭中母亲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大学生更多地出现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等症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大学生在压力、焦虑、抑郁、敏感等方面则表现得更显著。

(二)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父母婚姻关系的好坏,与幼儿的反社会行为、不良行为、攻击行为等外在问题行为和焦虑、不安等内部问题行为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父母婚姻状况以及满意度对学生婚恋观形成,亲密关系建立等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良好的婚姻关系是孩子养成健全人格、培养稳定情绪的温床,父母婚姻关系和谐幸福,孩子更容易建立安全感、信任感与归属感,会有正确的婚恋观,能力建立亲密关系。不良的婚姻关系会显著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父母婚姻关系冲突以及离异,会对孩子社会交往适应产生负面影响,孩子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羞愧和焦虑,出现叛逆、消极懈怠的心理,对自己的婚姻缺乏信心,有着更多的亲密关系困扰。

(三)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通过在具体的教养活动中体现的教养风格对子女的价值观和态度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有效调节婚姻冲突对孩子的负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的教养方都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过分溺爱孩子往往会引发孩子缺乏独立性,导致物质和情感依赖,易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生;受到父母较多的过分干涉、保护的大学生,会有缺乏自信、自我否定、优柔寡断等表现;从小经常受父母惩罚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易没有安全感,表现出神经症的部分症状。

二、原生家庭负面影响下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如上文所述,原生家庭通过家庭背景环境、父母婚姻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发挥影响,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一)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个事件的预期。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大学生主要表现出畏缩不前、内心自卑、易受干扰、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等状态。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父母社会地位较低、经济状况不良。家庭对子女的学习规划、心理健康等比较容易缺乏有效方法及指导,能够提供的教育資源也相对匮乏,在学业或其它社会生活方面更难取得成就,长此以往自我效能感下降。第二种,不良教养方式。民主型家庭,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常给予情感关怀和温暖,子女更容易形成独立、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放任型家庭,父母对子女放任不管,缺乏陪伴与有效指导,导致子女亲情感受力低,安全感偏低,易抑郁、自卑;专制型家庭,父母经常对子女进行打压式教育,经常批评或讽刺,对孩子很少赞同或者鼓励,不把子女当作独立的个体,导致他们自信心受损,遇到问题时易选择退缩。

(二)对情绪管理的影响

在与子女相处过程中,情绪平稳,心态豁达,行为具有理性的父母更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处于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情绪起伏大。面临各种外界刺激与内心冲突,在原生家庭接受过必要的正确引导,懂得识别情绪、接纳情绪、控制情绪的大学生就能够积极的应对内心冲突。如果原生家庭缺父母教养子女时缺乏理智、情绪起伏较大,过于溺爱、严厉甚至放任不管,易导致子女抗压能力和承受能力差,做事冲动不计后果;其中过于严厉的家庭教养会造成子女压抑情绪,久而久之产生逆反,一旦经受外界刺激,情绪和行为很难受到理性的控制。尤其是溺爱型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原则,听之任之,导致子女是非评判标准模糊,为所欲为,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出问题时消极应对。

(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往往会内化成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受到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类型大致分为表里一致型、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3]。经常被父母漠视,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子女在接人待物、与人交谈、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往往也不知或者不愿去主动交流,人际关系淡漠的超理智型;在打压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子女,因为很少被鼓励,往往内心自卑,在人际关系中会过分的讨好他人以获得好评;在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子女,共情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较差,在人际关系中遇到问题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倾向于指责对方。

父母婚姻关系对大学生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影响较大。父母婚姻美满,家庭氛围和谐,更有利于子女安全感的获得;父母婚姻冲突较大或者关系破裂,子女容易没有安全感,因而敏感多疑、自卑、敌意、偏执、焦虑水平较高[4],在亲密关系中如履薄冰,甚至恐惧或排斥婚姻或恋爱关系。个体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会有强迫性重复的特征,也就是说一个人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怎样的,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这种同样的关系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因此,父母不良的婚姻关系会让子女在日后强迫性重复的进入糟糕的亲密关系。譬如,一个学生小时候经历过父亲出轨导致父母离婚,该学生随后会发现吸引自己的男生类型都与父亲相似,因为潜意识中她渴望通过重现体验,改变结果,来弥补从小缺失的安全感,但往往会期待落空。习惯了幸福的人会在关系中制造爱,习惯了不幸的人会在关系制造恨。

三、大学生应对原生家庭影响的方式

由于个人知觉、人格特征、自尊水平的不同,大学生个体对原生家庭的影响有着不通的反应。笔者根据日常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种类型:

(一)沉浸在过往伤害中自我放弃

有一部分因心理困扰前来咨询的学生,在明白原生家庭概念后,把自己的不幸都归因于原生家庭,放弃承担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完全当做一个受害者,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中不肯出来。这类学生往往性格被动、消极,不相信自己有治愈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原生家庭虽然影响深远,但非绝对。原生家庭不是塑造个体人格的全部因素,一个成年人有责任也有能力使自己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中走出来。

(二)试图改变原生家庭而不得

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明白自身心理困扰的根源在于原生家庭后,会试图返回去改变家庭原有的相处模式,渴望改善原生家庭中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婚姻关系恶劣、亲子互动缺乏温暖等不良情况。他们认为只有改变了原生家庭,才能改变自身的缺陷,这是一个思想误区。正是由于父母受教育层次低,观念接受度差,大学生对原生家庭的改造并不是很顺利,经常遭到父母的不解甚至嘲讽。问题本质在于个体既定的行为模式一时间很难被外界改变,与其试图改变他人,不如学习自我调整。

(三)正确认识原生家庭影响,寻求帮助,自我治愈

面对原生家庭的伤害,有的学生沉浸其中不相信自己有改变的能力,或者选择性忽视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则试图重新洗牌整个家庭,这些应对的心态并不可取。从心理学上剖析学生的原生家庭,是为了帮助其与父母、与童年的自己达成和解,最终使之从伤害中走出。学生应该学会更客观、科学的看待过往的伤痛,接纳、改变、成长、自愈,成为一个独立的,能够为自己负责的人。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一)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水平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多由中校级专职心理咨询老师—院系兼职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信息员这五个梯度组成,除了有限的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外,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里信息员多数并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学背景。高校应加强队伍建设,组织校内外心理讲座或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案例,及时更新知识,积极探索心理健康常识科普性工作的创新方法。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最信任的老师,一部分人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容易流于表面,忽视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教育达不到最佳效果。在日常工作之外,应自觉充实心理学知识,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探究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以此为基础来调整思政工作的方法,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班级信息员作为深入班级的同学,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随时关注同学心里状况,及时向辅导员或校心理咨询中心汇报反馈心理健康信息,做好“桥梁”工作,充分发挥朋辈互助作用。

(二)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自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应当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救,培养独立的精神世界和处事能力。针对原生家庭问题的自救方法,主要进行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引导大学生勇于面对原生家庭问题,接受伤害的事实,接受负面的情绪,从多角度去理解、解释整件事情。整合对父母的爱恨,重新审视过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通过离开原生家庭后独立发展、不断完善自我,自我治愈。其次,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价值感,悦纳自我。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有走出原生家庭困境的力量。辅导员、班主任可以运用共情、合理情绪疗法转变学生对事情的看法,并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价值感。最后,引导大学生积极社交。由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一些学生会形成自我压抑,不愿与他人交往;有的因社交能力较弱而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困难重重。应该培养大学生社交意识与能力,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在与他人接触中发展良好的社会性,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三)积极完善学校学生家庭三级沟通机制

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仅依靠学校单向管理是不够的,高校辅导员应该注重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学校—学生—家庭三级沟通机制。首先,为学生创建个人档案,做到有据可查。通过与学生本人、学生家庭沟通,收集学生原生家庭情况、学生病史、学生经历的重大事件,记录学生性格品质、心理问题症状,追踪了解学习生活适应情况,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其次,及时进行信息互通。在从家长处了解学生各项信息的同时,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理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告知家长。最后,积极引导,激励家庭教育。加强对心理问题大学生父母的宣传教育,普及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认识到原生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且长久的,促进家长承担起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营造和谐氛围,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郝锐.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D].苏州.苏州大學.2017.

[2]程燕,陈立新.不同成长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88.

[3]谢燕.月浅析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青年时代,2016,(19):125-126.

[4]杨元花,谭凤娥.大学生安全感发展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5-7.

猜你喜欢

原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