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探析

2019-04-04李奕斐

青年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

李奕斐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隐性教育资源等概念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内隐的方式使人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总和,具有潜隐性、广泛性、持久性和多面性等特征。教育者可以通过文化环境下的怡情熏陶模式、三方联动下的综合运用模式和大众媒体下的信息互动模式等三种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教育资源

一、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相关概念概述

(一)隐性教育资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杰克逊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他认为,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文化知识外,还接受关于态度、价值观等其他隐性课程教育[1]。

隐性课程属于隐性教育资源。隐性教育资源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获得各种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它可以包括学校的建筑、校园广播和宣传栏等物质资源,校规校训、学术氛围和师生关系等非物质资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下发的文件中首次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一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为教育者所利用的各种教育资源。它包括两层内涵: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程,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二是它必须具备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的可能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一般属性,又有其“隐性”特性。一般地,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是通过内隐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一方面,它拥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普遍性,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程。另一方面,其特殊性體现在与显性资源的对立统一上。显性资源是教育者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直接利用,并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显性资源是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位于海平面下的隐性资源则等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探索和发掘。

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特点

(一)潜隐性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最大的特点是潜隐性,教育者的教育意图和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隐蔽的。显性资源在被运用时,通常会表达明确的教育意图,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编写具体的教学目标;而隐性资源在运用时,其教育意图通常会被隐藏。此外,教育对象在接受显性资源提供的教育时是有意识的,知道自己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接受隐性资源提供的教育时,则是无意识和不自知的。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潜隐性有助于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心理学家曾在一项关于政治宣传的实验中把受试者分为高控制组和低控制组,两组受试者阅读同一篇宣传材料,而高控制组的阅读材料中插入了一些明显带有控制意图的语句。结果高控制组接受资料观点的受试者较低控制组少,并有更多的受试者态度向相反方向转变[3]。

(二)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广泛性,既包括数量和种类上的广泛,也表现为被运用的时空条件的广泛程度。

凡能被教育者运用的、具有隐蔽的意图和效果的要素,都可以称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这使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也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时空条件下。尤其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运用更加灵活。

(三)持久性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持久性表现在其存续时间和效果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显性教育资源,其内容会根据实践的发展以及社会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改。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例如先秦诸子的传统哲学思想,时过千年依然能够对现代人起到教化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在运用效果上也具有持久性。它使受教育者长期浸润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时刻感受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与气息,从而外化于受教育者的行为,内化于受教育者的心灵[4]。例如长期受到家风校风、职业道德熏陶的人,会自觉成为其践行者和传递者。

(四)多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多面性表现在它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影响上。同一资源因利用方式的不同或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对受教育者的教化作用也有所不同[5]。例如“孔融让梨”作为道德教育故事,中国家长借此教育孩子懂得谦让,西方家长则会赞扬拿大梨的孩子因为他们勇于追求自己的想法。对于同一隐性资源,即使教育者运用方式相同,不同的受教育者所接收到的信息也可能存在差异。有的孩子能够接受“孔融让梨”的教育意义,遵守公序良俗,而有的孩子则认为这是一种妥协和退让的表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探索利用隐性资源的有效途径,因势利导,使隐性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运用途径

(一)文化环境下的怡情熏陶模式

文化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6],依托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依据文化发生和作用的空间,可分为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和企业文化等[7]。将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运用校训激励学生志向、运用校歌激发学生情感、运用校史校风增强学生荣誉感和使命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而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以及独特的经营风格。它包括企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等,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是企业精神。通过“开门办厂”的方式提升企业形象、组织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表彰职工模范发挥榜样作用、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等,这些是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隐性资源的运用形式。

(二)三方联动下的综合运用模式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三方联动,就是要从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出发,打造一个全局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运用模式。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存在差别。在儿童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以模仿和服从为学习方式,以情感养成为学习目标[8]。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家庭氛围、家长的文化素养等家庭隐性资源在这一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青年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学校为场所,以学习思想理论,形成政治人格为主要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要方式。青年时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显性和隐性教育在这一时期发挥决定性作用。成年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期。这一时期,主要以参与各种政治实践作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由于成年人的价值观念已基本成型,并拥有相对丰富的政治知识和较为完善的政治人格。一方面可以继续接受社会中的各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也能成长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用隐性资源进行自我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三者贯穿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者需要进行综合运用。例如,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就积极建立家校联系的教育模式,整合家校资源,将优良的家风家训带入课堂,又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生活动态。到了成年期,一方面鼓励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进行沟通,让学生投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调研与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支持已经投入工作岗位的人回到学校继续深造,定期组织业务素养强的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理论讲座。

(三)大众媒体下的信息互动模式

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发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随着网络技术和大众媒体的飞速发展,更加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给受教育者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由于网络信息资源高度的共享性和强大的交互性,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信息库,便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大众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网络互动,依托于大众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开发和运用初见成效。一方面,大众媒体受众面广、时效性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大众媒体发布内容,能够很快传递给多个受教育者。大众媒体所呈现的内容,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由于篇幅短、图文并茂,比纸质媒介更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起到更好的宣传和影响效果。另一方面,网络生活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青少年群体更愿意在网络自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观念想法,这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条了解受教育者思想生活动态的绝佳途径,从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应鼓励思想政治教育者建立个人微博、网站等,通过社交媒体来联系受教育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传播正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和大众媒体宽松的环境氛围催生了多元化的思想。面对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交锋,处在网络环境中的受教育者可能会出现困惑和迷茫的心理,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以一定的制度形式规范网络行为,对受教育者加以正确的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资源作为支撑。从目前来看,对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认识和运用研究正处于上升和发展阶段,但受重视度与显性资源相比仍然有所差距。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内涵丰富、种类多样、特点鲜明,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空间,要顺应资源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探索隐性资源有效利用的新途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何云峰.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50-52.

[2]张其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11-13.

[3]张宇.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D].吉林:吉林大学,2007:33.

[4]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定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1):9-13.

[5]陈树文.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J].思想教育研究,2012,8(1):12-15.

[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70.

[7]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论[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128.

[8]张永桃.政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2-213.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