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9-04-04冯莉康子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丁三醇水肿出血量

冯莉,康子霞

(青州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25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且多数患者发生在产后2 h内,常见病因包括:软产道裂伤、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成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产后出血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下肢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增加下肢水肿发生率,加剧疾病的发生、发展。宫缩素是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常用的治疗药物,虽然能减少出血量,但是止血所需时间较长,预后较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主要成分为天然前列腺素,有助于促进子宫的收缩,能减少出血量,从而能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因此,该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以2016年6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治疗的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6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年龄 20~41 岁,平均年龄(31.39±4.63)岁;孕周 36~41周,平均孕周(38.47±2.15)周。产后出血诱因:宫缩乏力24例,妊高征5例,巨大胎儿3例,前置胎盘1例,胎位异常1例。观察组34例,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2.51±4.65)岁;孕周 36~42 周,平均孕周(37.78±2.11)周。产后出血诱因:宫缩乏力23例,妊高征6例,巨大胎儿2例,前置胎盘2例,胎位异常1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与治疗前相比,bP<0.05。

组别 时间PT(s)TT(s)APTT(s) PF(ug/L)观察组 治疗前14.60±3.2411.35±2.6134.09±5.6574.22±9.51(n=32) 治疗后 (23.98±4.61)ab(20.65±3.24)ab(52.83±7.81)ab(41.09±3.78)ab对照组 治疗前14.64±3.3111.36±2.6334.13±5.6074.19±9.48(n=32) 治疗后 (18.94±4.13)b(14.59±3.11)b(42.09±6.47)b(63.56±6.72)b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宫缩素治疗。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宫缩素(国药准字:H34020474)20U混合500 mL浓度为5%葡萄糖溶液中。同时,肌肉注射宫缩素20 U,必要时可重复用药。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儿娩出后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国药准字H10800007)250 mg,宫体肌肉注射。

1.3 观察指标

(1)出血量。 记录两组产后 2、24 h 出血量;(2)凝血因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次日早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3 mL,25 min离心,离心力1 108 g,血清分离后采用全自动凝血功能测定仪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小板因子(PF)水平;(3)安全性。记录两组血压波动、低热、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出血量比较[(±s),mL]

表 1 两组出血量比较[(±s),mL]

组别2 h 24 h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值P值543.29±24.69 598.53±26.71 10.924 0.000 674.56±28.93 785.34±32.41 5.671 0.000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 PT、TT、APTT 水平,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安全性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血压波动、低热、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安全性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PT、TT、APTT 水平,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减少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出血量、凝血功能水平,利于浑浊恢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成分为天然前列腺素,药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半衰期相对较长。现代药理结果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能促进子宫肌层收缩,从而能促进子宫收缩,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药物能增加子宫收缩的幅度、收缩频率,有助于促进毛细血管闭合及创面血窦的融合,能有效地减少出血量,并且该药物以静滴方式给药,安全性极高,能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依从性。该研究中,两组治疗期间安全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有助于降低出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丁三醇水肿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