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江地区急诊科护士临床心理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9-04-03钟柳梅冯石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急诊科护士

钟柳梅 梁 倩 冯石莲 李 娇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阳江 529500)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的第一场所,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急症患者的最前线,患者病情复杂且严重,急诊科护士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且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护士出现疲乏感,另外多种因素会导致急诊科护士出现心理压力,对护士的身心健康以及护理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针对急诊科实际情况展开了本次研究,于2017年8月~2019年7月期间择取阳江地区急诊科护士100名,对其出现心理压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8月~2019年7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阳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阳东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阳西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

急诊科护士(n=100)男性20名,女性80名;平均年龄(26.40±3.47)岁;临床症状:疲乏感47名,睡眠障碍20名,情绪不稳定28名,易激怒5名。

1.2 方法

由质量控制小组对阳江地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并制成调查表分发给护士进行填写,内容包括工作压力大、上班时间长、夜班轮转快、工作节奏紧张、常在休息时被召回加班、工作环境差、工作待遇低、社会地位低、人际关系复杂、睡眠障碍、每月检查和考核压力大;在职教育、继续教育、职业需求压力大;外出进修机会少等。0分和1分分别代表否、是,急诊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越大则体现为分值越高。其中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之后根据护理压力源量表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提示组间数据对比差距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压力来源

通过统计调查问卷可以得知,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患者、职业危险因素方面,见表1。

表1 对比压力来源[n(%)]

压力来源急诊科(n=100)工作环境89(89.00)工作内容93(93.00)工作时间92(92.00)患者方面96(96.00)医护、护护关系方面68(68.00)职业危险因素94(94.00)

2.2 压力评分

急诊科护士在应对措施实施后的压力评分较实施前降低明显(P<0.05),见表2。

表2 对比压力评分(分)

科室人数(n)实施前实施后t值P值急诊科10041.30±9.6229.43±8.579.2130.001

注:急诊科护士实施前后对比,P<0.05。

3 讨论

3.1 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大

工作的性质、工作的场所、自身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决定了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必然存在。大量研究表明,应激状态下会出现各器官功能障碍,急诊科护士出现心理压力问题也会是必然趋势。国外对职业工作疲溃压力的研究证明,各种职业中急诊工作压力最大[1],高强度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工作疲溃综合症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可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2]。国内有作者报道由于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对外24h开放,高强度的人员流动、吵架、斗殴、吸毒、交通事故等更使护士产生烦躁、焦虑情绪[3],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生命最前沿,也是最容易产生医疗纠纷、投诉的地方[4]。亦有报道,急诊护士需要经常接触未明确诊断的患者,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5]。另外急诊科的医疗环境特殊,加上急诊护理工作繁重,急诊护士需要进行患者的搬运、护送等体力要求高的任务,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且休息时间不足,导致休息质量差,进而急诊科护士会出现心理压力。

3.2 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自身疾病恢复要求欲望更高,急诊护士的护理水平也应与时俱进,这也是在急诊科护士工作的必备条件。常规下急诊科护士都是精英,其业务水平都应在普通病房护士水平之上,但也因她们大多是中专卫校护士专业出身,到工作单位又没有足够时间进修学习,存在应对急诊工作的压力也是必然的,甚至力不从心,出现医疗差错后更加恐惧萎缩不前。

3.3 职业危险因素多、医疗纠纷多

急诊科的风险性较大,且应激性较强。在进行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时,若未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可能造成职业性损伤[6],导致急诊科护士缺乏安全感 。急诊科也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的第一场所,是病人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每天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病人与不同的病种,基本处在疾病、伤残、死亡和悲伤的第一现场,患者及家属痛苦、焦虑、气愤等负性情绪直接发泄在护理人员身上,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甚至部分家庭采取极端行为,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生命安全,最终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热情。

3.4 护患沟通难度大

急诊科护士面对的急危重症患者多,抢救任务重,患者及其家属均希望能够尽快得到诊治,当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出现沟通不畅时,可能出现矛盾,同时部分患者因受到疾病的折磨,出现主观感知异常、心情烦躁等现象,对护理人员产生戒备心理,引发纠纷和投诉,以至出现过激行为,严重影响护患关系,还会导致急诊科护士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7]。对此,护理人员也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若应用不当,激发患者怒火,从而出现不必要的误会。

3.5 心理卫生知识缺乏

临床大部分护理人员均未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导致大部分护理人员生活中、工作中受挫折,对工作厌倦甚至想放弃,不能运用科学知识调节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可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

3.6 应对措施

根据心理压力源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急诊科护士存在紧张、焦虑、抑郁、易怒、对家庭负疚等多种心理状况,其心理压力比其他科室的护士更大,为了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减轻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因此针对阳江地区急诊科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制定并实施了以下应对措施。

(1)创造良好的抢救环境:对抢救室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合理放置各种抢救仪器设备,使各个环节流程清晰明了。急诊科中有较多的现代化、技术性强的仪器,急诊科护士需对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2)加强心理素质培训:加强科室内部的沟通交流,并定时举办各项活动,放松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减压活动调节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状态,让其掌握自我调适心理状态的方法。

(3)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定期安排急诊科护士参与一系列的抢救应急训练,积极参加各种院内外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使急诊科护士掌握系统化的流程,能够冷静、镇定地处理突发的紧急事件,避免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

(4)制定急诊科护士安全保证措施:在医院设置工作人员紧急通道,对报警系统进行完善,同时安排保安人员24h在岗,以便及时处理急诊科暴力事件。强化急诊科护士对自我防护知识的认知,在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前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5)加强护患沟通:急诊科护士需主动同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并予以解答,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虑,使患者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避免出现矛盾和纠纷,并做好与院内各科室的沟通,使急诊工作顺畅通行。

(6)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强度大,在提高护士专科技能的同时,还需合理分配护理资源,解决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实施弹性排班制度,以老带新,保证护士充分的休息时间,缓解护理人员超负荷运转状态,以便其充满精力再次投入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

(7)护士长的支持:急诊科护士长直接参与到指导第一线,爱护士,把她们当做自己的姐妹,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批评,善于观察她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正确引导、启发、理解她们的感受。及早缓解心理压力,与她们谈心,针对心理压力允许她们宣泄疏发情感,把心理压力全部释放出来,塑造一个宽松愉快、团结、奋进的科室,使她们被动的服务变主动服务,提高护理素质。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患者、职业危险因素方面),在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后压力评分降低明显(P<0.05),说明了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对急诊科护士实施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急诊科护士
最美护士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通过图片看内心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