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以及对策

2019-04-01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税法会计准则税务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会计准则基础上,以会计准则为导向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确认、记账,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一整套企业财务数据,可为企业经营者投资人、企业客户及供应商等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方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从而为企业经济利益各方作出战略性决策提供依据。税务会计是一门新兴的边沿性学科,主要以会计学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立足于国家现行税法,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针对企业涉税活动形成的税款进行预测、计算和缴纳,同时持续性比对分析税款引起的资金变化,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控。由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均以企业经营数据为基础,因此,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差别,税务会计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从税法的角度出发,对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涉税事项依法进行核算和监督,从税法层面讲,税务会计确保了财务会计在规范化核算的同时更加法制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税法的逐步完善细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兼任的形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财税发展需求,为适应我国企业财税改革步伐,企业会计分工日益细化,涉税核算内容增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势在必行。

一、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活动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会计信息使用主体不再局限于企业经营者本身,并且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对企业财务数据侧重点不尽相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若仍然高度重合,将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极其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区分对待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是大势所趋,但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相互协调,加强两者之间的联动性,为企业财税工作保驾护航。

(一)分离符合我国税制和会计体制改革的需求

财务会计核算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企业财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条例准确记录日程经营财务数据,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然而,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转变,对于超出会计准则外的经营模式,已不再适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为了使会计核算能够适用不同的新兴企业,并且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使财务人员不再教条地依照会计准则条例进行会计处理,政府相关部门对会计体制实施优化改革,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精神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数据核算和编制凭证时,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从而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状况,把握财务会计处理的灵活度,根据企业经营特点灵活制定财务会计核算方法。以上会计准则要求与税法的核心目标有很大的差异性,税务会计核算的出发点则是税法的相关规定,按照税法核算申报期内的各项税款,并及时申报缴纳。税务会计具有更高的客观性、强制性、统一性,这与财务会计的灵活性相背离。而税收改革主要是为了运用经济杠杆作用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丰富细化各类税种,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的基础上,使企业税负更加合理公平,逐步建立健全税收体系。因此,为了促进税制和会计体制改革,必须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离,只有将两者区别对待,财务会计才能更好地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核算与企业内部控制,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同时,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能够有效防范企业以各种财务手段偷逃纳税。

(二)分离之后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

传统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相融合的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在提供财务数据报告的过程中,偏向于满足政府税务、银行信贷等部门的需求,从而忽略企业内部管理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和影响,严重制约企业的运营发展,使企业管理层无法获得合理管理企业的会计信息依据。而会计准则的核心是真实有效记录会计信息,将企业的经营业绩、资金动向以财务数据报表的形式提供给企业管理层,使之能够获取完整的企业会计报告,及时掌握企业实际的运营和财务状况。由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侧重点不尽相同,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管理者或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经营状况及企业规模数据,使报表需求者全面掌握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企业管理层战略布局提供财务依据。而税务会计是在确保企业纳税人按照税法纳税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涉税经济活动和事项进行核算和反映,并依据历史税务会计信息和企业现行经营状况,系统筹划税务会计,合理合法降低企业负担,减缓企业资金流的压力[1-2]。因此,为满足企业会计核算的不同需求,必须在根据会计准则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日常各项经营活动的同时,按照税法的要求体现企业的纳税征缴情况。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互相分离,则能够很好地解决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矛盾点,企业也可以在兼顾税务会计的同时,从企业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出发,灵活地运用会计准则条例,使用适应企业管理和经营模式的会计核算和处理方法,使会计账务处理结果能够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和财务信息状况,企业管理者通过比对分析既往的企业财务数据,能够具有指导性地制定下一步管理工作方针。

(三)分离有利于提升会计实践能力

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方式与规模都在发生转变,为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企业会计人员应及时转变思想,强化学习会计准则及税法知识,掌握核心知识点,在领悟会计准则和税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践工作不断提升会计实操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会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变化,实现市场经济平稳发展。为适应企业稳定经营的需求,财务会计一般按照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如定期关注存货减值迹象并对其进行减值账务处理。虽然税务会计也遵循一些基本的会计学原理,但侧重点多是税法与企业经营活动实践相结合,以税法的公平原则、收入均衡原则、征收实现原则、反逃税原则为出发点,具有很强的税务会计实践性,另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税法较为稳定,明确制定了税务会计处理办法,这对税务会计人员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促使税务会计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更多的企业涉税实践经验,加深对税法理论知识的理解度,在提升税务会计实践能力的同时,逐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实现会计的一致性原则。

(四)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现行税法主要依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制定,以不断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税务会计核算的侧重点在于对企业纳税人的当期应税收入、纳税所得、税前扣除标准和应纳税额进行核算,关系到企业的应缴税款。而财务会计的报表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企业投资人和管理层,其运用会计学投资学方法对现有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实现投资人的资产保值增值。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市场主体、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等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涉及范围较以往更加广泛[3]。在这种大环境下,若企业会计部门仍旧按照以往的模式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合并核算,未能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分离,则必然导致最终的会计数据无法客观地体现出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众所周知,低质量会计信息将会导致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对战略导向做出错误判断。若将税务会计分离出来,企业则可以从自身实际运营特点出发,找到适合本企业运营模式及发展特点的会计核算方式,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分别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使得财务会计数据也更加可以反映出企业现阶段具体的发展规模,以此真实直接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情况。从而使企业管理层能够清楚地掌握企业运营成果,对阶段性的经营业绩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判,另外,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助于投资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并且有利于国家有效准确地制定宏观经济决策。

(五)有利于会计体系的长久发展

在企业传统的会计体系当中,企业会计就是按照会计准则和本企业财务制度记录经营活动,并最终以财务报表及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对企业会计行为的定义均来源于会计准则条例范围内,会计为统一企业财务报表口径,制定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务流程及会计报表编制标准[4-5]。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健全及逐步完善,企业已拥有一套独立完整的会计体系,同时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经营和财务多元化转变,会计体系必须在自身基础之上再独立分化出税务会计。因此,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均属于我国会计体系范畴内,虽然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都是在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围绕企业合法经营进行会计核算,最大限度保护企业的利益,两者协同有助于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两者具有紧密的关联性。虽然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范围要大于税务会计,且核算对象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企业管理层、投资人和税务部门提供科学可靠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就要求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扎实掌握企业财务会计要求的基础上,全面了解税法的相关知识,从而实现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有机体系的形成,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二、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离协调的对策

由于当前我国宏观市场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企业经营方式、资本结构、盈利模式等均出现多样化转变,单一的会计核算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步伐,企业会计核算方式等随之相应的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逐渐分化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两者相互分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就各企业目前形势来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各自独立,过于分离,相互之间缺少监督,对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积极措施相互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动态的分离关系,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建立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才能减少税务会计核算转换成本,从根本上降低企业涉税风险和税收成本,同时有效减少国家税务部门的税款征收成本,使企业总体财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我国整体宏观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本文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之间的有效协调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加强税务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税务会计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从传统会计中分化而来,相对于财务会计的发展历史,税务会计由于起步较晚,缺少相对完整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税务会计的发展,现阶段,税务会计主要还是以财务会计相关理论原则为基础,在保证政府部门财税收入的前提下,正确引导企业纳税人合理合法完成纳税义务,同时协调规范国家税务机关存在税收征管失职行为,并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为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相互分离基础上协调发展,应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借助税收学和税法的相关基本原理概念,将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税款通过会计数据予以反映。税务会计不但应依照税法进行会计核算,还应在税法与税务机关、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冲突时,始终将国家税法排在第一位,并按照税法条例细则对财务会计账务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税务会计信息与税法口径相一致。

(二)强化税法与会计准则相互适应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别建立在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要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相互协调,必须促进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相互适应。会计准则在关注税法变化的同时,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动态关系,充分发挥对税务会计的信息支持作用。另外,税法应当在制度层面积极达成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关系,在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会计准则对税收征管的影响,尽量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如: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税前扣除存在差异,两者对于所得税会计处理存在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因此,税务会计需参照税法相关条例,针对递延所得税对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的相应数据进行差异调整。另外,永久性差异不得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作税前扣除,如:税法规定的超支部分业务招待费。但是从会计准则角度出发,企业当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全额计入当期损益。这就造成两者在利润总额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上的口径不一致,形成永久性差异。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需要相互协调,按照会计准则核算当期损益,而确认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要求进行。

(三)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制定分属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由于行政管理目标不同,财务会计比税务会计更加灵活,财务会计可按照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采取适合的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因此必须使税法与会计准则相互分离。一方面,税务会计工作是在现有的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上,依照税法对财务会计数据进行调整,因此,只有确保财务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才能有效开展税务会计工作。另一方面,只有加强国家税务总局与财政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才能确保会计准则制定与税法相互关联,使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协调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压缩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和税收征管部门的监管费用,从而有效减少宏观经济成本。

(四)完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是解决财务会计具体事项,而较少对宏观经济市场管理作出信息披露。应该不断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使所披露的企业会计信息内容不但涉及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还应包括企业税务方面的会计数据,从而准确、全面、充分地披露企业所有的会计信息,通过对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相互协调,逐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五)加强财务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

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按照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专人专职,税务会计仅处理涉税方面的财务工作,而财务会计专注企业经营方面的会计核算,因此,会计人员仅精通两者中的某一项,企业应组织财务部门开展相关培训,使企业会计人员在从事其中一项工作的同时对另外一项业务也有所了解,确保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有能力在两者之间进行有效协调,从而推进企业会计体系健康发展。

三、总结

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体系范畴,两者各自发挥着相应的经济调节和监督作用,调控好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分离与协调关系是推动整个会计体系良性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多样化发展及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逐步分离,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也确保税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平稳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税法会计准则税务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思考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立法计划
我国文化传统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浅议税法效力及其减损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