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拓展学生成才道路

2019-03-29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离校成才毕业

职校学生不能顺利毕业涉及的因素很多。从学生角度看,可能是入學基础较差,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可能是学习态度不端,旷课逃学现象严重,造成学业荒疏。从学校角度看,可能是课程老化、方法僵化,无法匹配当代年轻学子的学习风格;或者是评价体系呆板,考核方式陈旧,与当前社会的需求标准相距甚远,不能激励学生成长发展。倘若将未能顺利毕业的原因一味强加于学生身上,没有从校方视角进行思考校正,就有逃避推卸责任之嫌。学校对学生毕业从严执行标准,是一种负责任的人才培养观,但也要反思自身教学流程上的欠缺,对学生未毕业或离校后发展力偏弱等因素细加剖析。

中职学生的差异性使得教学实施的难度系数倍增,尤其需要教师研究适切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教学高效,方法灵动,结合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采用成长性发展指标,从因材施教角度制定渐进性达成目标,同时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学有弹性。坚守质量标准底线,营造不同进步空间,在场地与师资允许的条件下,开通回炉再学管道,为暂缓毕业或离校就业之后专业发展上另有所求的学生量身定制培训体系,让学校教育伴随学生成长,为学生成才提供长久支持。

职业教育不妨建立相应的质量追溯制度,梳理分析学生毕业时的课程修习状况,跟踪调研学生离校一段时间内的就业形态,进而检视自身教学实施层面的遗漏缺失,宽严相济,松紧结合,找出管理漏洞,提高教学效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这才是从出口倒推办学而标本兼治的良方。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徐 彦)

猜你喜欢

离校成才毕业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澳大利亚:发布离校生工具包助青年就业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弹性离校”应成义务教育“标配”
小学“弹性离校”值得借鉴
毕业歌
如果我毕业了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