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脚医生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

2019-03-28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分级

赤脚医生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三级医疗制度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和医药匮乏的状况一直是党和国家焦虑的问题。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在听取卫生部汇报工作时提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六二六”指示的指引下,培养土生土长的医生慢慢成为一种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思路。之后,中国农村建立起一支关注农民初级保健的医疗队伍——赤脚医生。

自那以后,中国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依托,建立了集“预防、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农村卫生革命。在此过程中,上百万“赤脚医生”被认为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成为中国三级医疗网的“网底”。

1968年9月,《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9月14日,该文在《人民日报》刊载。随后《文汇报》等各大报刊纷纷转载。“赤脚医生”的名称走向了全国。 “赤脚医生”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称呼。根据当时的报道,中国那时102万赤脚医生,其中近70%的人为初、高中毕业,近10%的人员为小学毕业。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是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他们掌握有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旧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依托,并逐渐解体。以“赤脚医生”闻名的中国模式,逐步淡出舞台。此时,一批经验丰富的“赤脚医生”在村里开起诊所,数量达到100多万人,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乡村医生。他们再次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在多年的基层卫生建设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个年代,没有医疗保障体系,乡村医生解决了大部分农村人看病的难题。

到了20世纪90年代,原来的“赤脚医生”陆续通过培训、自学、进修等提高了医疗知识,看病便宜,村诊所迎来最受欢迎的黄金年代,深得村民信任。变化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城市制造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了,加上乡村道路陆续修通,县医院的救护车可以开进村子。此时,乡镇医院迎来最尴尬的几年。作为村诊所的上一级医疗机构,由于医师力量不足、器械设备不够,渐渐失去吸引力。

2002年,我国决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特色为“财政补助+农民自愿”,目标是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根据报销比例,去乡镇卫生院看病能报销90%、县医院报销80%、市级医院的最高报销比为70%、省级医院的报销比为60%。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也宣告乡镇医院的“复活”,大中医院的吸引力逐步提高。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到了21世纪,村诊所开始逐步消退。此时,村医们也开始面临生存问题,零差率药、公共卫生服务等新的改革措施陆续施行,村诊所举步维艰。一边是村诊所失去吸引力,一边是大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优质资源向大城市、区县主要医院集中。随着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报销制度的完善,无论是大病小病都更愿意去大医院全面检查一下。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边是村诊所、基层诊所人员寥寥,一边是三甲医院病人越治越多、人满为患。

2017年10月18日,在深入总结国内外经验,科学分析国民健康面临的复杂形势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个方针同新时代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基层医疗,就是做好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和一些常见病、普通疾病的诊疗。三级医院主要是解决疑难疾病、重大疾病、多系统复杂疾病等诊疗、技术辐射、培训、科研等任务。分级诊疗实施后,相关配套措施也要进行调整,引导更多人去基层医疗机构看病。人们“看小病”喜欢扎堆大医院,原因之一就是分级诊疗制度不完善,而医联体建设是分级诊疗实施的有效路径,也是医改深入推进的关键载体。

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发挥了根本性指导作用。从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三级医疗制度的改变,到深化医改、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7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一组组数据,见证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坚定步伐,刻录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猜你喜欢

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分级
我家有位“赤脚医生”
老照片里的赤脚医生
毛泽东为何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问答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