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职微课教学认识误区及对策

2019-03-26秦晴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

秦晴

【摘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的产物,受到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宠爱。本文从微课在教学认识、设计和应用时存在的一些误区入手,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使微课在教学中能正确应用,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概念 微课特点 中职教育 微课认识误区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2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正在跨入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商、微医、微视频等“微”元素大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微课”正悄然进入师生的教学视野,成为引领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一个标志,广大教师也以满腔热情、投入大量精力和去开发利用“微课程”。 微课在教学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是一种支持学生自主、个性、高效学习的微型在线网络课程。在职业教育中运用微课教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训教学和项目教學效果,尤其是能重点解决传统教学方法费力或无法展示的教学内容,能将实物与讲解相结合,对接职业工作情境,使知识的讲解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展开,实现学习知识技能的可视化,有助于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对微课教学的认识往往不够透彻,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和偏差,影响了微课教学优势的充分发挥。

误区一:认识定位的偏差。

有人认为,微课就是制作一个短小的教学视频,微课教学就是视频形式的课堂教学, 甚至有人把“课例片段”、网上视频下载等同于微课。

这些都是对微课本质的误解。作为一种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微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间短的课程”,也不等同于“微视频”,而是具有着全新体系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微学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微点评等多种资源要素,并且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他们相互补充,相互配套,共同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体系化资源包。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它们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误区二:用微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有些教师制作的微课,没有聚焦教学重难点、疑点、易错点,没有将微课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而是为了“出彩”,选择画面优美、易于煽情的内容,结果成了华而不实或有名无实的“噱头”。

有些微课制作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忽视了微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核心环节。这种做法容易养成学生对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思维惰性,难以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误区三:微课是万能的。

有的教师认为,微课是万能的,直接使用摄像设备将整个教学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再放到线上,甚至一个微课作品“通打”多年级、多专业学生。

根据相关的实验结果,职校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普遍在8-15分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黄金注意区”,微课确实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对于传统课堂,微课聚焦问题集中,主题突出。但“微课”不等同微缩版的课堂教学实录,“微课”不是录屏,而是再创造,是针对某个知识点和某个习题来制作的,并不可能将一节课的内容统统装入其中。把学生学习的环境从教室换到了电脑、手机前,完全无法体现微课“微”的妙处。“微课”作为教学资源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如微课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使微课的针对性不强;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见树不见林”; 微小的内容可能使学习者产生误解等等,所以“微课”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课堂教学,更不可能成为教育教学的唯一模式。

误区四:微课是为上课而制作的。

有些教师将微课作为课件看待,或作为传统课堂的新课导入,只用于课中教学,课前课后、线上线下难觅踪影。

我们发现有些老师主要是在课堂上,或是在公开课上使用微课视频,或纯粹为了参赛去打造“精品”,这些做法都没有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其实,微课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于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在课前,用微课创设学习情境,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在课中,用微课与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开展多样的课堂活动,解决重难点;在课后,引出后续知识点,对已掌握的内容巩固提升,对没掌握的知识查漏补缺。

针对上述种种认识误区,我们有必要找出对策,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对策一:微课设计与制作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理念。

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特别是教学中的重难点、疑点等内容。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所有的教学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不仅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学”的设计。传统教学视频更注重教师的“教”,可以说,微课是传统教学视频精华的浓缩。中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有赖于对核心知识点和技能要领的透彻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微课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不同于中学的课程结构,中职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特殊教育,重视实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中职微课设计与制作必须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设计、制作不仅要适应教学的需求,更要符合学生专业发展的要求。

对策二:微课选题设计必须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对中职相关专业知识点进行分析。

首先明确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技能都适合制作微课,适合微课教学。以目前的研究和认识,技能型较强或知识性较强的知识点适合微课呈现。如语文类的职场文书、诗歌的意象解析等,旅游服务类的客房服务等。也就是说,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应该主题突出,教学目标明确,形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其次,一个微课只能说明一个知识点,但在很多专业学科中,很多知识点相对复杂,那么针对复杂技能,可以再拆分多个知识点。第三,中职专业种类繁多,如理工科有机械制造、工程施工等,文科有财经商贸、市场营销、各类服务业等,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技能操作标准,我们必须根据专业课程标准和行业准入条件,除了要会用微课资源,还需要教师设计出有创意的微课作品。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建设及时补充知识点,更新学生的知识库,与时俱进,符合企业用工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岗位要求特色。

对策三:寻找各种教学模式的最佳融合。

微课是整体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相配合。职教课堂引入微课“活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些局限。尤其是直接讲授效果不好的知识技能,通过微课的讲解,展示分解细节,可以突出重点,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比如电路焊接的精细操作,塔吊高空作业,数控机床操作等。但我认为,在职业教育中,微课充其量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已,核心问题是技术技能的学习和职业岗位的对接,教学中不可盲目跟风,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释疑解惑不可偏废。只有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策四:建立“课前—课中—课后”微课多元评价体系。

通过微课开展随时、随地、随需的碎片化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满足教学评价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多形式的需要。微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在中职教学中,各专业学生可通过电脑不断实验,运用仿真仪器,开展课前认知、课中领悟、课后实训的全方位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教学课、活动课、课外活动等微课教学,为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新的平台和窗口,通过这个平台和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学生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便于师生共同商量改进的办法。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走入微课世界,规避认识误区,领略微课魅力,无疑都是一次“头脑风暴”。开发相对应体系、专业特征鲜明的职业教育微课程精品,打造职业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平台,是每个职教工作者的应有责任。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
波特五力模型视角下的重庆中职教育竞争形势分析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