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异质性与国际化行为的文献综述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生产率异质性约束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在实施“出口导向”和“走出去”开放战略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16年我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而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单边主义加剧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目的在于梳理企业国际化行为,探索现阶段有利于我国对外经贸企业的转型升级策略,也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我国对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生产率与企业国际化行为

从新古典贸易理论所倡导的自由贸易起,上世纪80-90年代最终产品之间的贸易占全世界货物贸易的比例一般达到70%左右(黄奇帆,2019)。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化、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国际贸易的重心从最终品贸易转移到中间产品贸易,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品在货物贸易中的比重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存在生产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对外投资活动也应运而生。企业根据FDI临近-集中权衡(Brainard,1997),选择出口或者对外设立分支机构。

学者们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发现,战略性关税、企业是否有跨国经验活动和来自发达国家对对外直接投资决定有显著影响(Belderbos,1997;Blonigen,2002)。Melitz(2003)引入异质性企业假设分析贸易理论的模型,进而更多学者(HMY,2004;Yeaple,2009;Cole,2011)探讨了生产率差异如何影响贸易与投资行为。Helpman(2004)利用企业的异质性,探讨企业生产率差异决定了其是否为国外市场服务,以及是通过出口还是建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进行。Yeaple(2009)沿用此模型,最终预测会形成一种啄序: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应在最不具吸引力的国家开设分支机构,而生产效率越低的企业则应进入更具吸引力的国家。Cole(2011)综合考虑了异质企业、FDI和社会最优的战略关税,发现本国关税水平的提高,国内的企业和服务本国市场国外子公司数量会增多,出口至国内市场的企业数量会减少。同时,FDI可以通过减少关税竞争从而达到改善福利的目的。

现阶段尽管加工贸易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重有所降低,但我国高密集度的出口企业仍占据较多数(Defever,2017)。大量较低生产率的加工贸易企业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李春顶,2010)。国内已有大量文献分析加工贸易的影响:从宏观角度看,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体(潘悦,2012);技术外溢效应促使加工贸易企业实现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张二震,2014)。从不足来讲,我国生产越多、出口越多,反而贸易条件、相对收入有恶化倾向(于瀚、肖玲诺2013);加工贸易的特征使其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范子英、田彬彬2014)。从微观角度讲,Buston(2011)认为效率最低的企业选择不升级技术并内销,效率中等的企业选择不升级技术参与出口,效率最高的企业选择技术升级和进入出口市场。然而,国内学者发现我国出现与国际主流模型预测不符的悖论,企业若倾向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则该选择对于企业利润率、生产率、R&D投入、盈利能力产生显著的负影响(尹翔硕,2015;岳文,2017;Dai,2016)与出口增长率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外直接投资出现爆发性增长。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位列全球第二。许多中国企业选择了典型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出口—设立海外销售服务机构—投资或收购海外工厂(黄丽丽,2018)。企业从出口向OFDI转型在我国现实经济中越来越普遍。

二、融资约束与企业国际化行为

Melitz模型(2003)的假设中企业并不存在融资约束,08年金融危机后,一些学者(Muuls,2008;Chaney,2013)认为融资约束与生产率都是企业异质性的原因。我国金融市场在规模、功能、结构、规则等方面存在着缺陷,不少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问题(林毅夫,2008;World Bank,2013)。因此,企业融资约束也被视作企业国际化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于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Muuls(2008)认为内外部融资约束会对企业的出口的倾向和总量产生不利影响。Chaney(2013)发现由于流动性约束而无法满足出口固定成本投资的企业不能进入国际市场。Manova(2013)表明融资能力差的企业越多,越会抑制整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这种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加工贸易。对于我国来讲,余淼杰(2013)发现融资能力越强,对我国企业的对外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刘君(2018),朱国伟(2018)认为银行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的内销参与和内销密集,且融资成本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决策有着显著的约束。刘晴(2017)研究表明银行的融资约束并不一定抑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为一般贸易企业。关于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Buch(2010)研究发现金融约束和外部金融成本越高越不利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子公司销售额。国内学者李磊(2015)发现融资约束较差的企业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可能性,而且会倾向在多个国家间进行投资。王碧珺等(2015)研究得出融资约束较强的民营企业,会抑制其对外投资的可能性和规模。刘莉亚等(2015)实证研究得出融资约束能力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呈负相关,同时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这种负面影响。吕越(2015)分析发现融资能力差的企业出口,融资能力最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三、结语

通过对上述文献进行梳理,国外理论研究表明,存在较高的固定成本,企业会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从内销逐渐选择出口、OFDI的国际化行为。而由于我国特殊的贸易结构,国内企业开始会选择加工贸易—内销—一般贸易,而生产率最高的企业选择OFDI。在另一个异质性因素(融资约束)方面,国外理论研究阐释了融资约束对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利影响。国内还是基于低成本加工贸易的事实,研究表明随着融资约束的减弱,我国企业会从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一般贸易企业,最终会选择对外投资。

猜你喜欢

生产率异质性约束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跟踪导练(三)4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自我约束是一种境界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市场契约设计及其治理
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