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易地搬迁”背景下村民的民主认同感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0期
关键词:认同感易地基层干部

(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一、“易地搬迁”的深刻内涵

“易地搬迁”是指将生活在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资源不充足、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畅通等条件艰苦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条件状况好的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安全适用住房、配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来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与拓展增收渠道,帮助他们增加就业机会,使这些搬出来的村民,能够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与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易地搬迁”不只是一项房屋再造或者重建的工程,更是一项涉及人口安置、资源环境保护、经济社会重新规划与完善的综合工程。“易地搬迁”不仅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考虑村民往哪里搬、土地如何划分、收入如何增加、生态环境如何保护、新社区如何管理等问题,还需要系统推进安全适用住房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就业途径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

二、“易地搬迁”前后村民的生活特征

随着“易地搬迁”的推进,村民的生活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搬迁前,农村相对稳定,流动性弱,村民之间的交流频繁,亲如一家人。搬迁后,农村变得不稳定,流动性增强,村民之间关系淡化、逐渐远离,足不出户。“易地搬迁”前后村民的生活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农村生活环境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在搬迁前,在农村中出生的人,生下来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归属感,即对农村的眷恋与热爱,生于此、死亦于此,不愿意离开生自己、养育自己的家乡,地域归属感强。而搬迁后,农村人口开始逐渐放下了对农村的眷恋,他们远离自己的家乡,向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的城市集聚,希望自己能够在城市中定居下来,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农村归属感在经济发展、城镇化的影响下出现新的面貌,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

(二)村民间的沟通性与冷漠性

搬迁前,村民间门对门、户对户的居住方式,使得村民间的交流变得频繁,交流的方式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交谈,不需要任何媒介,对彼此的熟悉与信任胜似一家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农村特有的文化。而搬迁后,现有的居住方式使得村民间面对面的交流不再方便,手机与电脑逐渐成为了生活中必备的工具,交流的方式不再是面对面进行,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交流,这也使得村民间产生了更多的距离感,沟通逐渐淡化,村民间互不认识,十分陌生。

三、“易地搬迁”背景下村民民主认同感的培育路径

民主认同感是指社会成员对民主的认识、判断、评价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是社会成员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感受,主要来源于对民主的真实性、可靠性所作的判断。社会成员对民主的认同决不是与生俱来或者被迫接受的,而是社会成员内心深处根据社会实际情况进行比对所作的判断与评价。

村民民主认同感的培育,需要从村民利益出发,切实公平、公正的维护村民的利益,使村民真正感受到公平公正,村民对民主的认同才能真正形成。此外,“易地搬迁”后村民民主认同感的培育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的培育:

(一)利益认同阶段

在“易地搬迁”背景下,土地问题是最关键的问题,土地的划分、住宅的安置、环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本。土地划分不公平、不公正将会直接损害村民的利益,使村民失去稳定的经济来源,失去稳固的物质保障,同时失去村民对民主的认同。因此,政府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政府在解决土地划分问题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障村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不仅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也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利益认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度认同阶段

制度具有强制性与约束力,为社会行为提供了规范与界限,制度保障是村民强有力的后盾。“易地搬迁”政策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的探索,导致现有的制度保障不够健全。村民搬迁后,很多后续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村民的制度认同,使村民没有后顾之忧。社会保障制度犹如一颗茂盛的参天大树,能够为村民遮风挡雨,为村民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同时,基层组织必须严格遵守制度,认清自己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权限,做到为村民服务,对村民负责,不私自克扣、挪用、私吞村民的补偿金,更不能贪污腐败,一定要做到廉洁奉公。

(三)价值认同阶段

价值认同阶段是村民民主认同感最高的阶段。村民的民主认同已经转化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情感体验,对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发自内心的认可,并且愿意积极主动配合,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进入价值认同阶段任重而道远。当今,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导致他们对“易地搬迁”政策以及基层干部的工作内容缺乏基本的认识,不能形成较高的价值认同。此外,政府对“易地搬迁”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也很少对村民进行政策宣传,认为这会浪费工作时间,没有必要让村民知道详细的工作内容,为了自己开展工作能够省时,省心。殊不知,磨刀不负砍柴,在后面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村民对政策不知情,不愿意主动配合工作,反而使工作的开展更加费时,费心。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基层干部也要勤于走访,并向村民耐心讲解工作内容,这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基层干部与村民间的隔阂,又使村民真正体会到“易地搬迁”政策对他们切身利益的保护,切实感受到基层干部对他们的关怀与帮助。

猜你喜欢

认同感易地基层干部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