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
——以农产品为例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0期
关键词:进口出口贸易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一、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理论分析

(一)贸易结构的相关理论

1.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又称技术差距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于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该理论把技术作为独立于资本和劳动的第三种生产要素,分析了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的因素,因此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扩展。该理论认为国家间的贸易与技术差距存在一定的联系,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由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后才消失。技术差距论表明即使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

2.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3.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指产业从产生到衰亡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性的厂商行为(特别是进入和退出行为)的改变过程,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则是在实证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的现代产业组织学重要分支之一。这一理论是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之上逐步发展、演化而形成的。

产业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其中,形成期是指产出缓慢增长,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随着产业的缓慢上升而增长的时期;成长期的产出呈迅速增长趋势,说明产业的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也在迅猛发展;成熟期的产出达到了产业的顶峰,产业的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开始缓慢增长;衰退期的产出呈下降趋势,产业的要素投入开始趋于退出,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下降趋势与日俱增。

产业生命周期对一个地区或国家产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因为它是产业发展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中国-东盟农产品外贸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现状

1.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额一直保持着持续上升的态势,其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也一直比较稳定。这说明东盟市场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而言,是一个稳定且不断扩大的市场,其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东盟(七国)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由2003年的67.92亿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350.81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额由25.48亿美元上升至143.61亿美元,增长了5倍多,中国出口额由42.45亿美元上升至207.2亿美元,增长了将近5倍。中国与东盟七国农产品双边贸易中,中国在绝大多数年份呈现顺差,考察期内,仅2008年为逆差,逆差额为5.52亿美元。

2.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国家较为集中。考察期内,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一直是东盟国家中中国主要的进口国,各国份额有所变化,中国对越南的进出口额都有所增长。2003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进口占44.9%,泰国为19.18%;到2013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进口比重降至26.44%,泰国升至28.81%,对印尼的进口则一直处于马来西亚与泰国之间。

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产品种类分布上,以动植物油脂及衍生产品、蔬菜瓜果和谷物及其加工产品等三类为主,近年来这些主要的进口农产品所占份额稍有下降,但还一直占据总进口额的80%以上,其中的动植物油脂类产品十年来一直占据总进口额的一半以上,是我国动植物油脂类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考察期内,水产品类的进口一直比较稳定,大约在3.4%左右,动物饲料类的进口有所增长,由2003年的0.55%上升至2013年的2.16%。

3.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自马来西亚进口农贸额占比自2010年到2011年小幅增加,而自2010年到2014年期间逐年减少,由2010年32%的占比下降到2014年24%的占比;中国自菲律宾进口农贸额占比自2010年到2011年呈下降趋势,而自2011年到2014年期间逐年上涨;中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额占比呈小幅波动趋势,占比额波动不大;而从越南国家的农贸进口总额占比呈现较大幅度波动,由2010年10%的占比上升到2011年的11%的占比,随后又下降到2012年9%的占比,2013年再次上升到13%的占比,2014年大幅度下降,仅仅为4%的占比。泰国和新加坡两国同期占比均不足7%。

(二)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现存的问题

1.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

近年来,中国向东盟进口的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出口规模却出现增速放缓的现象,致使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东盟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双方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额在中国对世界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额中占有重要。2007年—2014年间,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总量持续增加,由2007年的110.17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95.72美元,8年的时间增长了2.6倍多。特别是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得益于中国和东盟之间农产品零关税政策的全面实行,贸易成本下降,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总额飞速增长。从2007年到2014年的数据来看,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速度,所以中国在与东盟国家进行农产品贸易时,经常处于逆差地位,而且贸易逆差额度较大,基本在30亿美元左右甚至更多。

2.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深加工不足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大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产品只占少数且加工程度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受中国农产品生产方式影响,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分散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致使农产品国内流通成本高,影响出口农产品加工程度,出口竞争力和增长能力均低于国际水平。而中国-东盟农产品出口以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占多数,大部分属于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产品增值水平低。

三、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结构互补性分析

1.中国与新加坡农产品贸易结构互补性分析

中国出口新加坡进口的互补程度明显高于中国进口新加坡出口,这样的结果与中国和新加坡的产业分布有密切的联系。第一产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年数据统计,中国的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第一产业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而新加坡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足,其耕地面积虽然占到了其国土面积的,但是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本身就狭小,因此其耕地总量与中国相比微不足道,而且其农业种植主要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如热带观赏花舟,观赏鱼等,其全部粮食和的蔬菜基本都靠从周边国家进口。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和新加坡在第类商品上较高的互补性。随着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中国对新加坡的成品油特别是燃料油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从而在第类商品上的互补程度会进一步增强。

2.中国与泰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互补性分析

中国和泰国都属于传统农业国家,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不同,使双方在农产品上形成了一定的互补性。中国的大蒜、葱、胡萝卜以及各种谷物等传统农产品,苹果、梨等温带水果在泰国具有出口优势,泰国的香蕉、芒果、木瓜等热带水果,以及大米、食糖、木棉等热带经济作物也是中国大量进口的商品,这些基于自然禀赋的农产品方面的互补性仍然会长期持续。

(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竞争性分析

1.中国与新加坡农产品贸易结构竞争性分析

中国和新加坡在农产品上的出口相似度低于工业制成品这可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两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双方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已经占绝对优势,农产品出口占比过小导致双方在初级产品上的竞争缓和;另一方面,由上面对中国和新加坡的互补性分析得知,新加坡在自然资源方面比较匮乏,而且第一产业规模极小,从而导致新加坡在农产品品的出口与中国表现出较小的竞争性。

2.中国与泰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竞争性分析

因为泰国和中国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双方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农产品出口是泰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虽然农产品出口在中国的出口中不占有统治地位,但是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资源,所以中国在农产品出口上与泰国产生竞争也是不可避免。但是从出口相似度指数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出,在第类和第类商品上,中国与泰国的出口相似度指数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也说明了随着各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从农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移,在农产品上的竞争程度在不断下降。

(三)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启示

1.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规模

针对我国与东盟在农产品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方面的差异,我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强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由于我国在生产温带水果、蔬菜和其他农产品方面存在比较优势,所以我国应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建立面向东盟国家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和研发基地。由于我国对东盟出口产品多是鱼、甲壳、软体动物、蔬菜和水果等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因此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企业加强对初级农产品深加工的力度,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2.建立农产品国际物流销售体系,加强农产品的储运能力

我国向东盟国家出口的各类农产品中,新鲜的水果、蔬菜和水产品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提高出口生鲜产品的储运技术非常重要,应该健全出口农产品的包装、保鲜、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技术和物流体系,保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和到达目的地后的质量和口感。建立大型的国际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快农产品贸易的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包装、仓储和转运等环节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削减流通环节,保障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维护我国在东盟农产品市场上的良好声誉,扩大农产品出口。

3.促进农产品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和东盟应加强交流合作,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共同应对外部市场的挑战。通过建立一体化的国际农产品交易数据库和市场信息系统,可以向生产经营者提供充分的市场供求信息,使其及时了解国内和国外的市场行情,从而减小经营的盲目性和风险性,从整体上提高区域内的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农产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效地减少区域的贸易摩擦,提高区域的贸易合作水平。

四、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一)提高农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改善农产品竞争力

由于自然禀赋的不同,各个国家都拥有能体现各自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但是从技术附加的角度来看,农产品贸易要走出传统农业思维,打破人们对农业“低效率、低回报”的刻板印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搭建高效平台,让农产品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舞台中发做出优秀表现。

(二)贸易便利化背景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人才需求巨大,近些年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针对农产品市场分析、物流与营销管理人才、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尤其是东盟地区与中国毗邻,在农产品生产和需求方面有同有异,不能以一概之。因此,需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针对农产品市场特点,在高校开设相关应用性课程,培养专门性人才,对东盟农产品市场、贸易物流等进行专门研究;其次,培养农业人才,针对东盟农产品需求创新农产品深加工,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满足东盟农产品进口需要;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分层次的立体式农业人才梯队。相关人员开展对外贸易培训,对农产品出口专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引导他们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对外贸易总体质量。

猜你喜欢

进口出口贸易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贸易统计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