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5期
关键词:机构用户发展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

一、移动支付的基本概述

移动支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基于日益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而慢慢形成的,归属于移动金融的领域,是电子支付和网络支付融合以后进一步发展变化而来的。而所谓移动支付,就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移动设备达成某种商品或服务交易的支付方式,支付媒介主要是近些年来迅速普及的手机等移动终端等。

二、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一)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态势

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从1999年起步,但由于手机普及率低以及保守消费理念占主导地位,初期发展并不迅速。到了2005年左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接受移动增值业务和网上支付形式,但由于网络速度的限制,移动支付依然未能发展壮大。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自此,3G技术逐渐在我国普及,手机用户数量开始猛增,到4G技术开始投入使用时,3G网络手机的市场份额开始减少,逐渐转向4G网络的手机。但在2011年之前,移动支付业务用户还相对较少。从2012年开始,移动支付的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得到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产品不断创新以及用户体验不断改善,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及使用频率显著提升,由此移动支付开始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

另一方面,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初期,行业标准不一,不同的运营主体采用各自的技术标准,这不能达到支付的便捷性要求,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推动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实现移动支付标准的统一,中国人民银行召集银联、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等移动支付行业的参与方编写完成了中国移动支付技术的标准,于2012年12月正式发布。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移动支付行业无统一标准、各行其效的局面的终结,为移动支付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我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

(1)现代科技手段的技术创新提供物质基础。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AM),一项新的技术创新投入应用后,用户是否能够接受并使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技术的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前者是指用户在使用该技术创新时能感知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后者是指该技术创新学习的难易程度以及用户如正常使用该项技术创新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移动支付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之上进行发展的,随着上述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移动支付得以稳步发展。如移动网络的不断更新换代,由一开始的2G移动网络到3G移动网络,再到近几年逐渐全面覆盖的4G网络,并且近一两年之内将会进入5G网络时代,所以在数字签名技术、加密技术以及各类APP的支持下,消费者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满足大部分支付需求,比如水电等生活生产资源缴费、火车票机票订购、交话费、网购、各类转账等。只有切身感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实用,用户才会慢慢接受这一技术并继续使用,而移动支付的确为用户带来了“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因此移动支付得以呈飞速发展的态势。

(2)庞大的市场支付需求成为强力助推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向前发展,人们的眼光不复局限于实体市场,人们发现网络这个虚拟市场存在太大的发展空间,于是网上购物迅速兴起,这无疑是对传统实体市场最大的冲击,据阿里巴巴集团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全天交易额达到1682亿元,11月11日当天24个小时,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支付总笔数达到14.8亿笔,比去年增长41%。

(3)参与主体规模不断扩大。由中国人民银行主持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非金融支付机构在支付服务市场获得了合法地位,为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央行九次下发移动支付业务许可牌照,由此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达到270家,其中不乏有外资背景的民营机构,这一现象表明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参与持开放及鼓励的态度。

(4)政府支持下的制度保障。有条不紊的市场秩序是一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随着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我国政府也逐渐加强了对移动支付的重视程度,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办法来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

2.劣势

(1)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尚显不足。毫无疑问,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是移动支付业务的重中之重,因为这直接影响到移动支付用户数量的问题。移动支付用户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注册帐号后,无论是进行网上购物还是线下支付,都会留下个人信息,而在当下的环境,在利益面前,不少支付机构选择把用户的个人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欺诈行为。由于移动支付程序比较简洁,这就给了不法分子更大的空间来钻空子。

(2)系统漏洞可能带来较大损失。移动支付的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而资金虚拟化带来的一大问题是资金更容易被盗。随着移动支付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各支付机构的系统也面临着巨大的运转压力,如果不能保持持续的更新换代以增强性能,那么很快就会因不能满足海量的交易量而崩溃,从而被淘汰。很多不法分子就专门盯住各种系统漏洞,利用系统漏洞进入数据库或者入侵用户账号,盗取用户信息,从而转移用户资金或进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由于互联网的隐蔽性,由系统漏洞造成的损失可能不能第一时间被用户知晓,因此很多时候用户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3)机构和用户的信用评估体系尚不完善。移动支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信用问题,而由于目前国家对网络犯罪的处罚力度不够大,并且由于互联网的隐匿性,管理难度较大,这就使大量不法之人存有侥幸心理,利用种种欺诈手段取得资金后逃到国外,以致无法追究其责任。而网络诈骗犯罪频繁发生的一大原因就是信用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在交易支付中不能清楚地知道对方的消费习惯以及过去的履约情况,这就给移动支付带来了巨大的信用风险。

3.机会

(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潜在客户资源。中国是个人口基数巨大且增长过快的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上世纪70年代国家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几十年过去,抑制人口快速增长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另一个严重的人口问题也逐渐引起重视,那就是人口老龄化。而对移动支付来说,老年人确实是一群很大的潜在客户资源,因为很多上年纪的人不能很快地接受智能手机的操作方式,所以目前移动支付的老年人客户占比较小,但是移动支付运营商可以从简化支付手续并提高安全性以吸引老年人客户,如果做到这一点,移动支付用户还将会实现大的增长。

(2)农村等不发达地区的潜在客户资源。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处在落后的状况下,为此201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精准扶贫”。在不发达地区,手机普及率并不高,即使已经实现手机普及,移动支付也难以扎根发展,毕竟缺少最重要的市场。不过,移动支付运营商完全可以抓住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效力,在脱贫地区大力推广和发展移动支付,一旦得到这部分潜在客户资源,移动支付必然能够更加快速地发展。

(3)传统支付手段发展乏力,为移动支付发展留下空间。传统的现金支付在当下的市场体系下地位越来越低,如果不是必要,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中国的移动支付不仅仅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且还能渐渐从传统非现金支付领域抢占发展空间,可谓潜力巨大。

4.挑战

(1)第三方支付的限制规定日益严格。一些没有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机构私下开展支付业务,由于无牌照的支付机构不受监管机构的支付监管,无须遵守各种监管制度,因此常常会出一些奇招、怪招,给正规持牌机构带来很大的冲击,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大大干扰了我国支付业务市场的正常运行。于是国家开始采取措施抑制此种行为,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逐渐加强。

(2)用户安全意识薄弱。移动支付作为一个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缺点也正好在于其发展迅速,由于其用户过快,这就导致了很多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并没有真正了解移动支付,只是单纯觉得这种支付方式便捷就选择使用,而在进行消费支付的过程中,并不会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从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以及被不法分子冒名盗用。用户的信息安全需要用户自身保护和支付机构的保护双管齐下,否则用户的个人信息依然会暴露在不法分子面前,然而遗憾的是,这些不足并不是在短期内能够改变的。

三、我国发展移动支付行业的建议

(一)创建适合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模式

目前我国存在三种移动支付业务模式,分别是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导的模式,但是,这三种模式中任何一种单独的模式都不能完美适应我国的移动支付市场,移动运营商一般具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资源,但相对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控制风险能力不强,而商业银行则往往具有优秀的金融人才,风险控制能力较强,但明显缺乏IT人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优势在于用户资源丰富,支付手续简洁,但目前为止不能完全撑起整个支付市场。因此这三大移动支付参与主体应采取移动运营商与商业银行合作,第三方支付机构协助运行的一种深度耦合模式。

(二)增强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

移动支付是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较大的网络风险,包括用户的资金安全、个人信息安全和用户手机的遗失等多个方面。因此要实现市场持续繁荣,必须把安全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一方面是市场支付机构要保证系统安全。另一方面是加强用户的风险意识,在大部分用户对自身信息保护意识不足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因信息泄露造成损失,所以应对用户进行信息保护知识教育,消除用户风险意识确实的风险。

(三)健全移动支付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近年来,为了规范移动支付标准、加强监管,央行和各部门已经针对移动支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然而移动支付毕竟是一个飞速发展新兴行业,制定法律的速度往往跟不上其发展的速度,仅仅依靠现有的法律法规根本无法有效地对移动支付市场进行监督,因此需要各监管部门牢牢把握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及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约束市场。

(四)尽快完善用户信用体系

移动支付的发展离不开用户信用的支撑,而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制定统一的信用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四、结束语

在众多支付方式中,移动支付作为一项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其发展壮大甚至将主导整个中国支付市场几乎已经毫无悬念了,并且必然会带动一批企业的发展,但是移动支付体系尚未完善,在安全保障、行业环境、发展模式等问题上尚需要持续的探索和进步。移动支付要实现稳步快速发展以及全面普及应用,还需要行业从业人员持续不断的艰苦探索和辛勤付出。

猜你喜欢

机构用户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关注用户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