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扎西康铅锌矿床火成岩热液蚀变研究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5期
关键词:西康辉绿岩岩浆岩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扎西康铅锌矿床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上最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目前,其勘查程度相对较高、矿石品位较好、矿物组合复杂。由于该矿床受控于多种因素,造成其矿床本身的复杂性较高,因而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不同的矿床类型,导致其矿床成因仍然尚不明确,并且存在较大争议[1]。其中,最主要的成因观点为喷流沉积-热泉改造成因和岩浆热液成因。但无论是何种观点,其矿床均属于多阶段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在确定矿床成因的过程,岩石蚀变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其与矿床成因以及不同岩石的联系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

由于前人对扎西康地区研究中的热液来源和活动特点以及与矿化的关系并不明确[2],因此对扎西康铅锌矿床开展蚀变研究,对确定该矿床的成因及建立成矿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矿区地质概况

扎西康铅锌矿床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北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东部,羊卓雍-拿日雍复式向斜的东南端。属于北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构造成矿带。矿区内出露地层较为单一,主要为中生代下侏罗统日当组(J1r),其次为少量沿沟谷地带分布的第四系(Q),日当组为一套黑色含碳钙质板岩与泥灰岩、砂岩互层为主的地层。

矿区内断裂构造活动强烈,发育多组断裂,主要出露辉绿岩和流纹岩,花岗岩分布比较少,在西部、西北角有小的花岗岩体,中部有小的出露区域玄武安山岩、闪长岩出露很少以星点状分布

二、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为了使矿区的蚀变变质的研究更加系统和全面,对矿区岩石样品采集比较全面和系统。首先对矿区地表采用网格式采样,采样密度约为400m×500m,重点区域密度加大,并且在第四纪覆盖区域采用钻孔的首见基岩的形式,本次采样点共计292个点。其次,对多个采样点岩石出露比较复杂的露头,采用了单点多样的方式进行取样,共计32个;最后,对每个样品位置的野外特征和样品特征进行了拍照及相应描述。

野外样品的处理和切片:首先,将野外的每个采样点的样品进行清点和归类;其次,对每个样品特征进行室内的描述,对每个样品确定切片位置和对每个样品进行拍照,确定切片方案;最后,送样切片、磨片。

通过对扎西康矿区及外围所采集的样品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鉴定,明确每个样品内的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及标本发生的蚀变与岩性的关系。根据样品在实际材料图上的位置,通过对样品的统计和具体分析,总结出矿区内蚀变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热液活动的特点以及与不同岩石的关系。

三、矿石特征

区内矿石结构复杂多样,主要有自形、他形结构、嵌晶结构、交代结构、浸蚀结构、残余结构、骸晶结构结构等、压碎结构结构、乳滴状结构、胶结结构和球粒状结构。扎西康矿区所有矿体的矿石特征基本相似,其构造类型主要有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晶洞及晶簇构造、条带状构造[3]。

四、蚀变组合的划分

岩浆岩的蚀变类型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等。其中,绢(白)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在此类样品中分布比较广泛。通过对岩浆岩的蚀变类型进行统计,得出岩浆岩各类的蚀变类型差别不大,除个别次要的蚀变矿物外(例如:黑云母),几乎都包含了岩石的蚀变类型。但在鉴定和统计中发现,蚀变矿物类型归到具体的岩浆岩中,其分布和产出又有明显的差别,例如:流纹岩、闪长岩和花岗岩的蚀变类型中没有出现次闪石化和帘石化,而辉绿岩中则出现了次闪石化和帘石化。

对扎西康矿区32个点采取单点多样的方式进行取样,其中有13个点所取样品岩性有明显的差别,按照其各自的蚀变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除了糜棱岩化蚀变辉绿岩和玄武安山岩的蚀变类型是相同的,其余岩石的蚀变类型都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在同一位置钙质板岩和灰岩只发生绢云母化,而与之接触的辉绿岩则发生了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除此之外,发现在同一位置,同一种岩石与不同类型的岩石接触,其蚀变类型也不同,如砂岩在分别与辉绿岩、流纹岩接触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蚀变类型。

在整个矿区中弱蚀变主要分布于北部、西部,在中部、东部、南部蚀变相对较强。中基性岩浆岩强蚀变主要分布于中部、东部、南部,弱蚀变分布于西南部、北部;酸性岩浆岩强蚀变则位于中部,弱蚀变主要分布于正西部、西北部。

各岩石的蚀变组合差别很大,辉绿岩和花岗岩的蚀变组合较为复杂,发现绢(白)云母、石英、碳酸盐和绿泥石在岩浆岩及其正变质岩中分布比较广泛,次闪石、帘石分布较少,粘土只出现在花岗岩中。由此可知,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其蚀变组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根据蚀变矿物形成温度的不同,将这17种蚀变矿物组合划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高温蚀变组合、中温蚀变组合和低温蚀变组合。硅化、黑云母和次闪石化为高温情况下发生的蚀变,绢-白云母化为中温时发生的蚀变,而绿帘石、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则为低温时发生的蚀变。

不同岩性的岩石在同一位置的蚀变组合存在着差异性。当岩浆岩与沉积岩接触时,各自的蚀变组合有着明显的差异,岩浆岩的蚀变组合明显比沉积岩的蚀变组合复杂。由此可知,在同一位置,热液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岩石的蚀变组合与岩石的类型是有一定的关系。

五、小结

矿区岩浆岩的蚀变类型共有8种,主要的有4种,分别是: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绢(白)云母化;次要的有4种,分别是:黑云母化,次闪石化,帘石化和粘土化。不同岩性的岩石在同一位置,热液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蚀变类型有所差异,说明岩性与岩石的蚀变具有明显的关系。根据蚀变矿物形成温度的不同,可将蚀变组合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高温蚀变组合、中温蚀变组合和低温蚀变组合。

矿区不同岩石的蚀变程度,可划分为强蚀变和弱蚀变。在整个矿区中北部、西部蚀变程度相对较弱,在中部、东部、南部蚀变程度相对较强,中基性岩比酸性岩蚀变程度要强。

猜你喜欢

西康辉绿岩岩浆岩
八采区岩浆岩研究分析
民国时期的西康问题研究
——以《边事研究》刊载为中心
SN 地区辉绿岩下弱信号宽方位采集与成像
阜平辉绿岩饰面石材矿废石利用简析
柴北缘牦牛山地区辉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硬厚岩浆岩下采动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重磁资料在岩浆岩综合解译中的应用
巨厚坚硬岩浆岩不同配比的模型试验研究
新疆博格达地区发现类似稀土四分组效应的辉绿岩
民国西康师范教育发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