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序榆野生种群状况、保护措施及播种育苗试验

2019-03-26王山青

安徽林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苗高遮阳网种苗

王山青

(歙县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安徽黄山245200)

长序榆(Ulmus elongata)为榆科榆属长序榆组树种,世界上仅存4 种,其中3 种产于北美、1 种产于中国[1]。长序榆是一个古老的类群,在地质上属第三纪植物,天然状态下存活率低,个体数量极少,属珍稀濒危种,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2]。长序榆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和陕西等地有零星分布[3]。其中,安徽省分布多集中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天然野生个体数量仅50 多株。鉴于目前没有关于长序榆繁育的研究报道,笔者特开展此研究,以期实现长序榆的规模繁殖。

1 野生长序榆种群分布及其濒危状况分析

2012 年,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本底调查工作,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朱家舍保护点一处地名为上老拐队的地方,发现6 株野生长序榆。分布地海拔960 m,118°51′017″E,30°06′022″N,分布面积0.15 hm2;其中,最大一株胸径20 cm,最小株胸径5 cm,沿溪谷边生长。2014 年上半年,在朱家舍保护点另一处地名为下老拐队的地方发现有野生长序榆分布,数量9 株。2014 年下半年至2015 年上半年保护区组织人员再次对发现长序榆之地进行仔细调查,发现50 多株大小不等的野生长序榆种群,树高达10 m 以上,且生长较好。由于野生长序榆种群和个体数量稀少,已经被列为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之一。在清凉峰保护区内的50 多株野生长序榆,是安徽省目前已经发现的最大一处野生长序榆种群地。

调查中未发现野生长序榆种群周边有小树及幼苗。从生长环境分析,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长序榆生境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其种子不能在自然环境下传播发芽;同时,长序榆群落离当地村民茶园相隔不远,有人为活动痕迹。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可能是造成长序榆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2 野生长序榆主要保护措施

一是对区内分布在上老拐队和下老拐队的野生长序榆野生群落开展就地保护工作。划定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破坏野生长序榆生境。二是定期组织人员对长序榆保护地生长环境进行监测。清除危害长序榆生长的杂物,对倒伏长序榆进行支撑固定。三是建立长序榆标准监测样地。开展长序榆野外种群的长期监测,对群落演潜进行数量定性、定量调查,开展群落生长环境、最佳生存和繁殖条件等群落学、生态学的研究。四是在长序榆的野生分布地进行人工抚育干预。促进自然繁衍和更新,设置防护设施、标桩、标牌等,不断壮大其野生种群数量。

3 长序榆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3.1 建立长序榆人工繁育基地

在保护区英川管理站大溪口园内划定一片区域,新建苗圃繁育基地。该苗圃基地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成土母岩多为千枚岩,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层厚度100 cm;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4 ℃,极端最低气温-14.1 ℃,极端最高气温40.8 ℃,pH 5.0~6.4。人工整理面积约0.1 hm2左右的圃地,将苗床土壤过筛,除去石子和杂物,确保土壤疏松成团粒状。制作苗圃地苗床,宽度1 m、高度20 cm,苗床间距30 cm。

3.2 采种

长序榆从开花到翅果成熟不到1 个月,且翅果成熟后数天就会四处飘飞,不易采收。上半年4 月19 日前后,保护区组织工作人员,在野生长序榆种群地周围铺设若干遮阳网,遮阳网宽度要求大于5 m 或由若干遮阳网拼接而成,长度视情况而定。遮阳网四角用铁丝固定在树干1 m 处,四角上扬便于收集。4 月29 日前后,组织人员上山收集长序榆落下的种子,将遮阳网内的种子装入袋中带回;对种子进行挑选,除去枯枝杂草,进行称重测量。种子采集完成后于当日或次日及时进行播种入土。

3.3 播种技术

收集到的种子,要及时播入苗床。播种前对苗床施复合肥,确保土壤肥力。播种时,先在苗床内划出若干条较浅沟,将种子撒入其中,表层覆盖1 cm 厚度的松土或覆盖一层草木灰和枯叶混合物。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相对湿度80%,约10 d 后开始发芽。种子收集及播种时间见表1,发芽情况见表2。

表1 2016-2017 年长序榆种子收集及播种时间

表2 2016-2017 年长序榆发芽情况记录

3.4 后期的管理

播种约10 d 后,种子开始发芽,幼苗出土后,应做好种苗的保护管理。一是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在苗床上方2 m 处,搭建遮阳网或薄膜,根据苗床大小在苗床四角及中间固定木桩,四角木桩高2.5 m,将遮阳网绑定在木桩上,因铁丝扎紧固定,确保遮阳网覆盖面不低于苗床面积的90%,达到遮阳效果;连续降雨时改用塑料薄膜覆兽在遮阳网上,以防止连续干旱或者降雨造成种苗死亡。二是确保长序榆种苗生长所需水分,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为宜。三是每日观察测量记录长序榆生长情况,清除苗床杂草。

随机选取50 株苗木作为苗木生长量测定的固定标准株,全年苗高生长定期观测,在生长期内每30 d 测定一次苗高,取平均值进行统计。长序榆播种苗高生长情况调查见表3。

表3 长序榆播种苗高生长情况调查

4 结论与讨论

(1)2016 年长序榆种苗存活率为58.4%,1 年生种苗平均高度83.5 cm;2017 年长序榆种苗存活率为83.3%,1 年生种苗平均高度91.1 cm。

(2)5 月份为种子发芽高峰,9 月份种苗存活株数开始稳定,究其原因是因为种苗的存活率直接与当地气候原因有关。6~7 月份为梅雨季节,雨水偏多,土壤潮湿,导致部分种苗出现根腐病。7~9 月份为干旱季节,高温少雨,此时应做好防潮防霉以及抗旱准备。在梅雨季来临前,及时在苗床上方搭建雨棚,减少雨水直接冲击种苗;同时疏通苗床周围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

(3)通过喷施多菌灵液体防治真菌感染种苗。干旱季节,应注意苗床通风,可在苗床上方搭建遮阳网,避免高温灼伤幼苗,同时保持土壤相对湿度。

猜你喜欢

苗高遮阳网种苗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不同遮阳工况下温室作物冠层辐射场与温度场的CFD分析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