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

2019-03-25吕文颖

科技视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吕文颖

【摘 要】就业是高校学生培养的“出口”,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入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在新时代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缺少个人针对性和缺乏现实指导性。新时代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方式方法并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贯穿到教育全程,增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1-0230-002

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虽然经济和社会不断飞速发展,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明显,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是缓解学生和社会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1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内涵及其内在关系

1.1 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课题,体现在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简单来说,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包括对生命、权利、人格、价值和理想等方面的尊重与关怀,其核心是对人性的关怀。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未来发展乃至生存成长的关怀。要求高校在就业指导中,不以就业率作为唯一考核目标,而应以此为出发点,强调“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工作中关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尊严,认真倾听、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将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是贯彻习近平同志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精神的必然要求。

1.2 心理疏导的内涵

心理疏导最初是心理学概念,指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方法技术,对咨询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从而消除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帮助咨询者恢复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正常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心理疏导,蕴含“疏通”和“引导”的含义。要求教师或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学习情况、就业情况和职业规划,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深入分析每一名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对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可能或已经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缓解学生容易产生的焦虑、矛盾、失落、自卑等心理问题,改善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功就业。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

1.3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内在关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又存在紧密的内在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共同促进高校和谐稳定。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顺利就业。人文关怀包含对学生的个体关怀和集体关怀、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等,心理疏导是精神关怀的手段和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心理疏导,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缓解心理问题为目标,本身也是一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疏导的目标和方向,心理疏导是人文关怀的方法和手段。

2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倡导,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也被逐渐重视起来。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作用并没有完全的体现,尚存在一些不足。

2.1 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有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创业就业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以讲授为主,重视技能和知识的灌输。许多高校盲目追求就业率,并作为工作的唯一考核標准,造成就业指导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和合理就业为目标。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是就业指导的主导者,学生相对被动,主体地位未被重视。教师在课堂上单向灌输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甚至以权威自居,以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但难以真正解决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尽管许多学生已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但由于缺乏创业就业意识和规划科学性等方面的实践指导,难以顾忌全部学生的心理情感和真实意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速去,未体现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2.2 缺少个人针对性

在就业指导中,受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影响,教育者针对学生制订“共性”教育目方案,教授内容相同。但学生成长环境不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求职目标和个人追求不同,往往存在个体差异性。

传统就业指导,以大班授课方式为主,采用“共性”教学,帮助学生迅速学必要的就业知识和就业技能。但教师没有精力也很少去实际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无法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和心理咨询,培养目标单一,束缚了学生的理想追求和创新意识。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受到社会和网络各种信息的冲击与诱惑,面对父母的期望和众多就业困难,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惑,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甚至造成心理疾病。究其原因,大学生就业指导没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3 缺乏现实指导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对就业有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就业指导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多以就业率为主要目标,局限于空洞的说教,忽视了社会新问题和学生的发展变化。在就业指导中,面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缺少从学生成长成才角度的考虑。

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期待进入国企、央企,但招聘人数趋于饱和且录用门槛越来越高,降低了对毕业生的需求。而受家庭条件影响,许多学生又因为怕辛苦不愿意去基层单位。同时,有些讲座活动,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却没有考虑学生是否有兴趣,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主要以入学心理测评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就业矛盾化、信息不对称、供求不平衡和眼高手低等问题都需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增强现实指导性。

3 新时代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对策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需要有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保障。

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能力,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做好人文关怀的前提。教师队伍要增强自身人文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在教育过程中,掌握人文方法,以关心、关爱、理解学生为出发点。遵循人文精神,用自身的良好品格和魅力,感染和塑造学生。增加人文关怀,增强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在工作中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经常性、主动地和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就业需要,帮学生解决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队伍的心理疏导能力是尊重大学生,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基础。教师队伍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自身心理不足,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并感染学生。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表达能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放松心情,更愿意与教师沟通遇到的问题。打造专业的心理疏导团队,引进专业心理咨询师,辅导就业指导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和疏导技能,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深入学生学习生活,预见并把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学生,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3.2 丰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方式方法,增强个人针对性

集体辅导与分别谈心相结合。集体辅导效率高、作用广泛、感染性强,通过课堂、讲座和朋辈经验分享,能快速将就业知识和共性问题向学生普及。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求职需求和心理状态不同,需要配合分别谈心,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面对的问题,舒缓学生就业压力,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就业的坚强后盾。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经常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心理状况。家庭要给孩子一个充满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积极环境,同时在就业上支持、鼓励和关心学生。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就业观念和心理状态。

网上咨询与线下疏导相结合。通过校园广播、网络课堂、微信公众平台、网上咨询室微信、QQ交流群等网络平台,将就业指导和蕴含人文精神的内容发布到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上咨询室的作用,向学生提供保护隐私平台,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建立交流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扬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成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在网络上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予知识辅导和心理咨询,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开展朋辈经验分享会、求职技能大赛、观看心理剧等校园活动,让学生接触真实求职市场,积累经验,舒缓心理困惑。

3.3 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贯穿到教育全程,加强现实指导性

凸显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將其融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分层次、逐年开展工作,增强教育现实指导性。

大学一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引导学生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形成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学生确立符合自己性格、兴趣和理想的职业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和发展方案,预见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增强职业竞争力。

大学二年级注重在专业课中融入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专业教师对学生负有就业教育的直接责任,应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作用。把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心理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用自身的品格与魅力感染和塑造学生。

大学三年级开展就业指导课并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通过就业指导课,向学生介绍就业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发展趋势和签约流程、户档政策,帮助同学提早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实践就业。同时,学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的实践活动。构建产学研平台,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造力。

大学四年级设置就业月,全面支持学生就业。发挥人文精神,跟踪每名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行业、政策、前景等各方面的利弊,注重指导现实性,帮助每名学生顺利就业。关注学生情绪和心态,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学生就业压力。鼓励学生就业、创业,聘请专业创业指导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并提供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