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光晕”说论观众追逐《清明上河图》的现象

2019-03-25黄凤凤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光晕公共性

黄凤凤

摘 要:观众对“明星”藏品,比如对《清明上河图》的追逐,是博物馆工作中的常见现象,这关系到博物馆“公共性”中的美育是否完善的问题。文章从本雅明的“光晕”说出发,对这类观众行为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探讨,分析观众可能被现代语境塑造的热点所遮蔽,离藏品“本真性”渐行渐远的现状,同时也提出博物馆应交还并帮助培养观众审美自主权的任务,实现博物馆美学教育的公共性。

关键词:光晕;博物馆;美育;公共性

对博物馆策展人来说,每个展览都有设计意图,但观众是否能够领会整个策展的意图与线索,往往与其预设存在偏差。入选2015年“十大艺术事件”之首的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的参观状况,就是上述说法的代表之一。数万观众每天排六七个小时的长队,只为看《清明上河图》一眼,展厅中的其它重量级书画展品,如《五牛图》《游春图》《伯远帖》前的观众则相对少了许多。

然而,让《清明上河图》成为此次展览最大的,甚至唯一的主角,显然不是策展人的初衷。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伟的解释中,我们知道展览本身是有其预设逻辑的。“此次展览并非‘《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精品展。”他提到,特展目的是让观众了解《石渠宝笈》的编纂及著录书画的特点,希望能让大家对清宫皇家典藏书画的鉴赏和收藏的研究方法有所认识。之后,尽管第二期展览仍有许多国宝级书画作品,但没了《清明上河图》,观众数量就大为减少。因此,也有评论认为这是一类值得反思的现象:观众排长队看故宫石渠宝笈展与艺术无关。

作为文博工作人员,应认识到观众有遵从自身意愿任意观展的自由。但如果只抱有依靠重量级藏品来吸引观众的想法,那么我们的展览将不可能得到进步,相关的博物馆工作也不能更好地展开。这样的现象,不只出现在故宫特展当中,在各大博物馆的展览中都曾出现过。

一、“光晕”还是“光环”?美学意义上的观众行为与博物馆公共性

原先只能由皇家收藏并品评的精品书画,如今通过展览的方式,与社会的广大普通观众见面,博物馆的公共性得以彰显,但“公共性”不能简单以观众的数量来衡量。蔡元培先生在关于博物馆的公共性的展望中,特别强调博物馆的主要社会功用是美育功能,要利用它“提起普通人优美高尚的兴趣”并“增进普通人之智慧”。那么,在“明星”藏品的光环笼罩下,观众们的参观行为与我们理想中的博物馆公共性有几分契合呢?

观众受“明星”藏品的魅力所强烈吸引的现象,在20世纪初,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本雅明的笔下已有所描述,他认为,在以绘画为代表的传统艺术中,“光晕”(Aura)①是其魅力的主要来源。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一文中,本雅明认为这些东方绘画“具有卓越的动态性”,并给予了这样的总结:“它们所固定的,只是流云的固定性。它们真正的和谜一样的材质便是变化,正如生命本身。”如同“生命本身”的萦绕在艺术作品当中的,便是“光晕”。关于“光晕”,本雅明给出了这样的描述:“光晕是一种源于时间和空间的独特烟霭:它可以离得很近,却是一定距离之外的无与伦比的意境。”结合本雅明的论述,我们可以感知到“光晕”与中国传统文艺评论中的 “物我两忘”“象外之象”等诸多概念有相通之处,他用“光晕”表明艺术品的神秘韵味。

“光晕”之所以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本雅明认为是由于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地”这一特性,是在历史与文化的时空当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他看重的是在艺术作品诞生的时刻与环境下,作者所灌注的灵感与心血,以及艺术作品在时间长河中经过无数具有审美自觉的目光的洗礼过程。艺术品“此时此地”的“本真性”让它富于“光晕”,也让它具有“膜拜价值”。

那么,是否可以将当下博物馆观众追逐“明星”藏品的行为看作对于艺术之“光晕”的崇敬呢?这倒未必。本雅明承认观众对于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的向往,但他也指出对于“光晕艺术”的欣赏,应具备“凝视”的态度。因而,但凡想要体验到传统艺术中的“本真性”,需要观众具有相应的接受基础,并且也需要有合适的环境,这种体验实际上是一种很个人的感受,难以在一个“前呼后拥、七嘴八舌的场合”中生成。尽管本雅明希望艺术作品能够为更多的人所欣赏到,将 “膜拜价值”更多地转化为“展览价值”,但他也承认这样的悖论:“有人利用博物馆或展览形式将画作介绍给大众,可是大众本身却不能自行组织安排他们的赏画活动。”

不得不承认,就了解传统艺术品的价值与意义来说,在人群拥挤的展柜前辛苦排队并且只能停留几十秒,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观众们固然看重此件作品的唯一性,但他们追求的与其说是上述的“光晕”,不如说是在眼球经济的主导下,由社会媒介所塑造出的“光环”。观众们的集体行为,与其说是“欣赏”,更像是一场“朝圣”,领受到的是“光环”的遮蔽,而不是“光晕”的沐浴,观众们可能更关注的是他们“看”的结果,而不是“看到”的过程。

无论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我们都应尊重并理解观众的选择。但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社会机构,却不能满足于坐享“明星”藏品吸引观众这一现象。進入现代社会,博物馆将当初由皇室或私人收藏的艺术品以展览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是平等的现代社会精神的体现,是一个让艺术品走下“神坛”的“祛魅”过程,但博物馆如果在舆论场域中没有占据先导地位甚至失语,让纷繁空洞的“造星”运动为藏品再度“赋魅”,套上虚浮的“光环”,其结果可能会加剧观众的参观焦虑和从众心理,背离让观众接受公共美育,获得审美自主权的初衷。不仅如此,博物馆本身巨大的美育资源,也可能由于热点传播过程的“马太效应”,被淹没在“明星”藏品的光环之下。

二、“给予选择”搭配“建构空间”,交还并培育观众审美自主权

有评论直接指出,观众这种追逐“明星”藏品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观众“在艺术史教育上的匮乏”。诚然,舆论的引导、环境的塑造,乃至教育的责任,仅凭博物馆一己之力是不能够完成的。但是,致力于将审美自主权交还给观众,尽量在现代语境中创造让观众体验艺术品“光晕”的可能性,有效引导观众受“光环”遮蔽后无处安放的热情,是当代博物馆值得努力的方向。

(一)及时抓住话语权,挖掘打造藏品传播“新视点”

博物馆作为藏品和展览的初始信息源,应时刻关注社会动态,积极与媒体合作,探寻有效传播方式。博物馆的宣传需要借鉴社会热门传播方式,但不应盲目紧跟所谓的流行“热点”,而应从自身文化资源出发,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媒介创造宣传“热点”。

(二)善用技术帮助“沉浸”,考量观众主动性

为了给观众创设参观文物展品的环境,许多博物馆尝试利用多媒体手段,在陈列设计上调动观众的多种感官,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沉浸式体验”,与本雅明在谈论品味“光晕”时的“凝视”不谋而合。通过技术营造氛围为艺术品进行良性“赋魅”,刺激观众美感的生成,达到本雅明所说的“震惊”效果。

更进一步的是利用技术手段塑造“虚拟博物館”,这是让展览扩大受众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我们需要明辨的是,如加拿大学者莲安·麦克塔维希提到的,这些技术手段是“鼓励积极的学习”,还是“只需鼠标点击选中的图像从而助长了他们的被动性”?我们在努力让观众“看到”光晕时,也必须考虑到:我们是希望观众能够在“视觉盛宴”中有沉思的空间,而非创造又一轮快餐式被动消费。

(三)平衡审美自律与言说,培养“批评型”博物馆观众

文学评论家米克·巴尔将博物馆传统的展览和教育模式称为“讲真理”,可能会为观众预设理想的统一形象,传递坚定而具有权威性的知识。但也正因如此,这样的行为也包含着悖论:强调审美自律性,是为了实现“传播真理”的社会功能,但其“自律”和“保守”的内涵却可能牵制其社会功能的实现,在古典语境被切断的今天,博物馆可能面临着“光晕”在美学意义上无法向广大观众言说的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批评型”的博物馆观众势在必行,让观众的思考在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中得以表达,而不仅仅是为博物馆工作人员提供策略。在展览和教育活动中,博物馆可以尝试这样的转变:从“教诲”观众使观众“收获”知识的观念,向让观众“体验”使观众开发出“去收获”知识的信念转变。 我们需要向观众展现的,不是滴水不漏的架构,而是一种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让观众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对眼前的展览进行“再理解”。

(四)塑造“文化载体”指向原作,引申观众记忆

本雅明在论及“光晕”时认为,现代技术使得艺术品的“复制”现象大量存在,从而使得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受到了挑战,“光晕”在可技术复制的时代可能会为大量的“复制品”所淹没。而在观众追逐“明星”藏品的行为当中,我们看到对“原作”的渴望并没有因为各类复制品而消减,这种热情值得我们珍视。与“复制”相关的文创产品开发,应突破对原作的简单摹印或复刻,而应当是一种新的“便携式文化载体”,甚至积极融入并反馈出观众的创意与建议,引导观众走入某种记忆,与参观时的“此时此地”相联系,使得文创产品成为“指向”原作的“文化符号”。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博物馆面临这样的挑战和机遇——在精英主义式的“光晕”和消费至上式的“光环”之间,开辟一个更具有公共性的空间,帮助观众重新获得审美自主权。观众追逐“明星”藏品的热情值得重视,但这不应该成为终结,而应是观众参与博物馆创设的公共性美育空间的开始,最终形成属于观众自身的审美自觉。

注释:

①“光晕”(Aura)是本雅明美学思想的中心概念之一。据赵勇在《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第190页中的总结,国内关于Aura有多种译法,如光晕、灵晕、灵韵、灵光、灵气、韵味、气韵、神韵、氛围等。本文采用经方维规、张玉能等学界权威考证过的翻译,即“光晕”,在随后引用的其它文献中,涉及到Aura的译文均改用“光晕”代替。

参考文献:

[1]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王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2]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M].许琦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本雅明.经验与贫乏[M].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4]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钱春夏,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5]方维规.本雅明“光晕”概念考释[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9).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猜你喜欢

清明上河图光晕公共性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圣诞节的灯光
《清明上河图》身世传奇:多次入宫曾遭劫被调包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记忆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凝固的光
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