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良性肿瘤CT表现及鉴别诊断

2019-03-25,,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错构瘤单发淋巴管

, ,,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72)

脾肿瘤相对少见[1],其中大部分为良性肿瘤。脾良性肿瘤均为血管性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管瘤等,起源于脾红髓中的血管成分;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多为偶然发现,也有部分患者以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就诊。目前,诊断脾良性肿瘤主要以影像学为主,但各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鉴别诊断较困难。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管瘤及错构瘤是最常见的4种脾良性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述4种脾良性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临床对脾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图1 患者男,29岁,脾血管瘤冠状位CT表现 A.平扫示脾脏中下份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其内可见钙化点; B.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 C.静脉期肿块进一步呈渐进性强化; D.延迟期肿块进一步强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41例脾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男10例,女31例,年龄20~74岁,平均(47.5±13.9)岁;体检发现19例,左上腹痛或腹胀不适13例,脾功能亢进1例,因其他疾病查体发现8例;均接受脾切除术,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血管瘤18例,错构瘤1例,淋巴管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9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 64层螺旋CT扫描仪。41例患者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30例接受延迟期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3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秒技术,准直0.6~1.2 mm,扫描层厚8 mm,重建层厚1 mm,层间距8 mm,螺距0.8~1.2。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I/ml),剂量1.5 ml/kg体质量,流率2.5~3.0 ml/s,分别于注射后25~30 s、50~60 s及2~3 min行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

1.3 图像分析 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对CT图像进行分析,意见不同时经协商达成一致。观察肿瘤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增强后肿瘤的强化特征。

2 结果

2.1 脾血管瘤 18例中,单发病灶11例(位于脾脏上份5例、中上份1例、中下份2例、下份3例),多发病灶7例;5例伴脾肿大。CT平扫示脾脏内圆形等或稍低密度实性肿块影,伴点状钙化1例(图1A),囊变3例、坏死及分隔各1例;病灶最大径0.5~14.0 cm,平均(4.52±3.15)cm。增强后表现为3种强化方式:①13例(13/18,72.22%)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周边强化(图1B),静脉期进一步渐进性强化(图1C),延迟期呈进一步强化(图1D);②3例(3/18,16.67%)表现为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周边轻度强化;③2例(2/18,11.11%)表现为动脉期与静脉期强化程度基本相同,均为周边轻中度强化。

2.2 脾错构瘤 CT平扫示单发类圆形低密度肿块,病灶最大径1.4 cm;增强CT示动脉期呈周边轻度强化,静脉期进一步中度强化,延迟期呈等密度改变。

2.3 脾淋巴管瘤 3例中,单发病灶2例(位于脾脏中份1例、中下份1例),多发病灶1例。CT平扫示囊性低密度病灶(图2A),病灶最大径1.9~3.9 cm,平均(2.93±0.85)cm;增强CT未见强化(图2B~2D)。

2.4 脾血管淋巴管瘤 19例中,单发病灶4例(位于脾脏上份2例、中份1例、中上份1例),多发病灶15例。CT平扫示实性病灶9例,囊性病灶6例,囊实性病灶2例,实性、囊性混合病灶2例,伴钙化5例(环状钙化1例、点状钙化4例,图3A)、分隔5例;病灶最大径1.0~15.0 cm,平均(4.25±3.38)cm。增强后囊性病灶动、静脉期均无强化;实性病灶动、静脉期均呈周边轻度强化;囊实性病灶中实性成分轻度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但其内分隔可轻度强化(图3B、3C);实性、囊性混合病灶中,囊性病灶无强化,实性病灶轻度强化。

图2 患者女,43岁,脾淋巴管瘤,轴位CT表现 A.平扫示脾脏上份低密度肿块; B~D.动脉期(B)、静脉期(C)及延迟期(C)肿块均未见强化

3 讨论

3.1 4种脾良性肿瘤的临床及CT表现 脾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脾良性原发性血管性肿瘤,多数患者病灶较小,无临床症状而被偶然发现。脾血管瘤生长缓慢,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可扪及左上腹肿块),可导致脾肿大及其他并发症,如自发性脾破裂、脾功能亢进,甚至发生恶变。脾血管瘤为先天性病变,瘤体由血窦构成,可为实性或囊性,可伴血栓形成、梗死、纤维变性、坏死、囊变及钙化,故CT显示肿块密度不均,可伴中央瘢痕及不同形式钙化。CT平扫脾血管瘤通常呈等低密度,增强后可出现多种强化方式,多数表现为动脉期周边强化,静脉期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但动脉期几乎不出现周边结节样强化,而呈环形强化[2];其他强化形式包括早期明显强化且持续强化,或周围强化、中心始终不强化。本组18例脾血管瘤患者中,10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为体检发现病灶,仅5例出现脾肿大,病灶内钙化、坏死、分隔及囊变均较少见;增强CT表现为3种强化方式,但以动脉期轻度周边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表现为主,呈渐进性强化,少数病例强化方式不典型。

脾错构瘤是由多种红髓成分构成的脾良性肿瘤,在尸体检查中的发现率约0.024%~0.130%[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患者无症状而偶然发现病灶,病灶较大者可扪及肿块,可见脾肿大或脾破裂,亦可见血小板减少和贫血。脾错构瘤通常为边界清晰的实性结节样病灶,可伴囊变、坏死和小钙化,可单发或多发,病灶直径多为0.3~20.0 cm[4]。病理学检查对鉴别脾血管瘤和脾错构瘤的难度较大,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内皮细胞CD8(+)是诊断脾错构瘤的特异性指标。脾错构瘤CT平扫示低密度;增强后呈等密度,可仅表现为脾局部轮廓改变,亦可表现为迅速轻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呈等密度、伴或不伴中央不强化[5-6]。单纯影像学检查很难鉴别脾错构瘤与脾血管瘤。本组1例脾错构瘤为体检发现,表现为脾内单发结节,增强CT示动脉期周边轻度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延迟期呈等密度改变。

图3 患者女,46岁,脾血管淋巴管瘤,轴位CT表现 A.平扫示脾脏中上份分叶状稍低密度肿块,其内可见钙化、囊变及分隔; B.增强动脉期病灶内分隔及实性成分轻度强化; C.静脉期病灶内分隔及实性成分进一步强化

脾淋巴管瘤是少见的脾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发生于成人者相对较少,可发展为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淋巴管瘤病。大部分脾淋巴管瘤患者无症状,偶然发现,肿瘤体积较大者压迫邻近组织出现相应症状,如左上腹痛、腹胀、恶心等。病理学检查可见脾淋巴管瘤囊腔内含有蛋白成分的囊液而非血液。CT示脾脏体积正常或增大,病灶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典型表现为脾包膜下薄壁,见边界清晰的低密度肿块,囊壁可有环形钙化,增强后无强化[2]。本组3例脾淋巴管瘤,2例为体检发现,1例出现左上腹痛,均无脾肿大,2例单发、1例多发,CT均为囊性病灶,未见囊壁钙化,增强后无强化。

脾血管淋巴管瘤是少见的脾良性肿瘤,以淋巴管间隙扩张、红细胞渗出、含铁血黄素沉积及纤维化为特征,多发生于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7]。脾血管淋巴管瘤可长期缓慢生长,也可突然进行性生长[8];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也可见出血、感染、穿孔、扭转或破裂等[9]。脾血管淋巴管瘤由扩张的血管、淋巴管间正常间质组织和血管结构构成[10]。其CT表现多样,可为囊性、实性、囊实性或混合性;含血管成分多者常表现为实性,增强后呈轻度强化,与脾血管瘤类似;含淋巴管成分多者常表现为囊性,无明显强化,与脾淋巴管瘤类似;含血管及淋巴管成分相当者,可表现为囊实性或混合性病灶,并兼有两种强化表现。本组19例脾血管淋巴管瘤,12例患者无明显症状,为偶然发现;10例患者出现脾肿大,15例为多发病灶,并伴钙化及分隔,病灶呈实性、囊性、囊实性及混合性多种表现。

3.2 鉴别诊断 脾是全身最大的淋巴器官,血供丰富。脾恶性肿瘤相对少见,其偶发占位病变多为良性肿瘤,CT检查有助于脾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脾血管瘤均为实性病灶且伴强化,脾淋巴管瘤均为囊性不强化病灶,可资鉴别;脾血管淋巴管瘤病灶则可为实性、囊性、囊实性或混合性,但以实性较多见。脾血管瘤多为单发,而脾血管淋巴管瘤则常见多发病灶。增强CT示大部分脾血管瘤呈渐进性强化,少部分强化方式不典型;脾淋巴管瘤均无强化;脾血管淋巴管瘤中,实性病灶或病灶中的实性成分为轻度强化,囊性病灶或病灶中的囊性成分无强化。因此,发现脾良性肿瘤时,如为单发囊性不强化病灶,应首先考虑脾淋巴管瘤;如为单发实性肿瘤,有典型渐进性强化方式,则应首先考虑脾血管瘤。

总之,脾错构瘤较为罕见,但应进行鉴别诊断;如强化方式无特征性,建议首先考虑脾血管瘤,其次为脾血管淋巴管瘤;如为多发囊性病灶且不伴强化,建议首先考虑脾血管淋巴管瘤,其次为脾淋巴管瘤;如为多发实性病灶,则以脾血管淋巴管瘤多见,其次为脾血管瘤;如为囊实性病灶或囊性、实性病灶混合存在,无论单发或多发,均应首先考虑脾血管淋巴管瘤,其次为脾血管瘤。

本研究主要不足为脾淋巴管瘤及脾错构瘤样本量较小,对此2类肿瘤的临床及CT等影像学表现需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错构瘤单发淋巴管
淋巴管栓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淋巴管新生与回流功能的作用研究进展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什么是肾错构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巨大肾错构瘤1例
基于淋巴管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探讨新冠病毒致肺损伤的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怎么办
保护措施
肝癌脑转移瘤的CT及MR表现(附8例影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