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白日依山尽”说的是日出?
——读《登鹳雀楼》

2019-03-23○卓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荔县鹳雀楼圣人

○卓 晖

《登鹳雀楼》是广为流传的一首唐诗。孩子发蒙之时,绝大多数家长往往会选择它,让孩子背诵。不过,作品背后的深意和妙处,大家发觉了吗?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起句“白日依山尽”。

可别理解错了,这里的“白日”并非夕阳,而是朝阳!

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坐落于蒲州古城西边,与陕西大荔县隔黄河相望,东南是中条山。

在鹳雀楼西面,视线越过黄河,是大荔县广阔的平原地区。试问,黄昏时分,登楼者怎么可能看到夕阳“依山”的景象?

倘若把“白日”看作朝阳,诗句就说得通了。中条山呈一字长蛇状,由西南向东北蜿蜒而去,当太阳初升,正好映照在此山东面,这不正是“白日依山”吗?

我们也不能将“尽”字解释为山的尽头,而应该遵从这个字的本义——空(《说文解字》曰“尽,器中空也”)。诗句的完整意思是,朝阳依傍在空寂的中条山前。

承句“黄河入海流”。

黄河九曲。河水流经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忽而由南奔转为东流,飞入中原,遥接沧海,浩浩汤汤,气冲霄汉。鹳雀楼正处观景佳处。

此处东有函谷,南临潼关,收大河之险,仰重山之峻。秦晋相攻、楚汉争霸、曹操西征、刘裕北伐,古今多少英雄在这片天地留下浩叹,又有多少故事供后人凭吊?

想只用五个字讲明白眼前这片壮丽的天地,太难了。因为这个地方是黄河的咽喉,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要处。名篇佳句无疑要与它的地位匹配,否则难免落于下乘,又何谈流传千古呢?

你必须捕捉到这条万里长河的势头。

王之涣做到了。他将视野无限放大,使手笔无限高企,把那五个字一个一个地钉入中国诗史。

“黄河入海流”,写实与想象完美融合。

站在高楼上,自然看不到黄河入海,但黄河经此向东,前途一定是滚滚入海。

这就是趋势,这就是潮流,是黄河的潮流,是历史的潮流,也是中国的潮流。

换言之,黄河波涛不断,则历史进程不断,中国国运不断。

这些动人心魄的意味,都能从诗行里品味出来。

转句“欲穷千里目”。

中国人笔下的好东西,不管是诗词还是文章,都讲究起承转合。其中最艰难处,就在一个“转”字。

《登鹳雀楼》这首诗,起句与承句已经到了最高境界,转句该怎么办?

王之涣出奇制胜,从前两句构建的“世界”中跳出来,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

面对初升的朝阳、东流的黄河,他或许感到震撼,或许满怀忧虑。人在天地之间,应该怎样度过一生?由此产生深刻的叩问。他意欲看到的千里之外,不正是大千世界的本来面目吗?

这是富于哲思的转身,我们的孔圣人、印度的佛陀都经历过这样的转身。

一本《论语》,孔子在感叹“道不行”,在“指其掌”,但全书开头标明“学而时习之”,讲到深处“我欲仁,斯仁至矣”,无一不是从“世界”跳到了“自己”。

佛陀本是刹帝利,因见种姓制度造成的悲惨,才立志修行。他参悟的过程,一定是从“自觉”到“觉他”,再到“觉行圆满”。他所悟得的“四谛”,起因都是“现实”照进了“自己”。

所以,“欲穷千里目”这句诗,说到穷尽,是诗人在反躬自问,而不是问天问地问圣人。因为只有自问,王之涣才能写就感动千古的结句。

结句“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楼,一定是直接到了顶楼。他要“更上”的那层楼,现实中并不存在,而是矗立于心中。

要上心中那层楼,从来是说得简单,做得难。

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的心思能够长年累月不离开仁德,而其余的学生只能在某日某月偶尔想到仁。

人生的道理,说到穷尽,正是一种“不违”,所以孔子会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就是“不违”。

与之类比,《登鹳雀楼》的“更上一层楼”,不是获取知识,也不是空谈我该怎么办,而是不断地登楼,在这个过程中惊觉,啊,人生原来还有这样的大境界!

浮士德直至百岁高龄,双目失明之时,方才顿悟,为理想国感慨:“你是真美呀,请稍稍停留。”不惜为此死去。孔圣人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借王之涣这首家喻户晓的传世名诗,让我们共勉吧!

猜你喜欢

大荔县鹳雀楼圣人
黄河流域需要更多“冬枣式”农业——关于大荔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陕西省大荔县: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 打造乡村便捷新生活
抱憾鹳雀楼
陕西大荔县饶益寺历史初探
官场圣人范仲淹
登鹳雀楼
蒋昱欣??《登鹳雀楼》
官场圣人范仲淹
鹳雀楼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