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档案资源和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2019-03-22朱捷

卷宗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考

朱捷

摘 要:档案文化具有贮藏历史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等独特的功能作用。通过档案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可以展示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展示档案文化既是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精髓,也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文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分析当前档案资源和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采取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基层档案资源;档案文化建设;思考

1 永安市档案资源和文化建设概况

近年来,福建省永安市档案部门大力推进档案资源建设,主动将本地乡土文化、竹文化、抗战文化融入档案文化事业发展中,即丰富了地方档案资源,又促进了档案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1.1 夯实档案资源基础

拓宽档案接收领域,探索档案资源征集合作,形成共建共享的利用机制。据统计2010年至2017年永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由5.4万卷增加到7.3万卷。资料由8203册增至11208册,照片由312张增至571张,征集的民国档案和建国初期档案共计6451件。接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登记档案资料1.2万余卷,工程项目档案273盒,征集名人、名校、名企等档案近20卷。面对馆藏档案资源逐年增加的现状,市档案局编写了《永安市档案馆指南(上下册)》,为档案综合开发利用打下坚实基础。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完成数字化档案450万页,市档案馆共鉴定、开放档案3.09万卷,开放案卷级目录3.1万条、文件级目录61.97万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纳入“永安市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有效提升馆藏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和共享水平,为档案文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1.2 挖掘档案信息文化内涵

一是挖掘“竹文化”内涵。永安市是中国笋竹之乡,是全国第一个林改县。为打造永安“竹文化”品牌,提升竹林经济附加值,深入挖掘“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档案部门加大对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收集整理“笋竹公寨”、“永安旅游文化笋竹节”等档案49卷。二是挖掘本土民俗文化档案。吉山村、沧海村等是首批全国传统村落,为挖掘反映传统村落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和民情风俗等档案资料,档案部门协助有关部门编辑出版《乡村记忆——印象霞鹤》和《牢记嘱托,留住乡愁》视频专题片的拍摄工作,还积极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槐南安贞旌鼓、小陶汉剧、青水大腔戏、永安闽派古琴等民俗文化精品档案资料的保护。通过挖掘有影响、有特色的本土档案文化精品,提升了档案工作服务和利用功能。

1.3 增强档案文化渗透力

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服务活动,增强“抗战文化品牌”的渗透力。永安是全国知名的“东南抗战文化名城”,抗战文化遗址数量众多,如挹秀楼、渡头宅(羊枣被捕处)、复兴堡(国民党直属台湾省党部旧址)等抗战旧址20余处保存比较完整,其中12处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为开发好这笔宝贵遗产,档案部门积极与宣传、党史、市志等部门配合,完成了永安抗战文化陈列展馆2处,承办了《永安抗战文化》大型图片展,《永安·抗战文化名城》、《永安·永安》两部文献专题片,《弦歌相承》纪念文集,《浮流风云》长篇小说和《永安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和财产损失报告》等档案史料的文化产品,共提供档案5 0多卷、资料报刊30多册/本、照片40多张。真正让档案文化走入机关、社区、学校,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 基层档案资源和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档案部门的探索和档案工作者的积极尝试,社会对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提升,但在推进档案资源和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一方面,档案工作者重文书档案轻其他门类档案的思想还存在。由于专业性和重视程度的不一,业务档案、专业档案等未能全部接收进馆,造成馆藏档案资源结构较单一,基础资源不够丰富。另一方面,档案部门对征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表现在征集工作滞后性较突出,例如: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活动等档案资料未能及时征集进馆。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征集力度,也拓宽了征集领域,但仍存在“无米之炊”的窘境。

2.2 开发编研能力薄弱

开发编研需要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基层档案部门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重接收保管,忽视开发利用。由于开发编研还需要档案工作者花费时间和精力潜心学习研究,有的档案工作者存在畏难情绪,没有积极投入到馆藏档案的深入研究;有的针对性不强,没有抓住地方特点进行编研;有的创新意识不够,导致档案资源开发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

2.3 档案文化功能发挥不够到位

实践中,大家往往只看到档案的直接利用,未能深入到档案自身的文化价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同时,档案文化的功能在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容易被社会大众所忽视。例如:永安市在挖掘“抗战文化品牌”中,多数人关注是品牌当前的社会价值和地方效应,忽视了档案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档案文化的功能如果无法发挥出来,势必会影响档案文化建设的进程。

3 加强档案资源和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3.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档案资源基础建设

档案资源是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档案部门要重视档案资源建设。通过建立档案信息员微信群、QQ群,及时捕捉各方面的档案资源信息,准确掌握基层单位的档案资料情况,实现对有价值的档案资料随时征集。要加强业务培训,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基层档案资源建设的效率和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支持力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支持,特别是加快推进地方档案馆建设,为档案资源建设提供硬件支持;档案工作者要爱岗敬业,加大与档案部门、文化部门、其它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想方设法丰富档案资源。

3.2 拓展接收领域,科学整合档案资源

首先,要拓展延伸触角。结合实际及时调整接收范围,加大民生档案和历史文化档案等接收力度,把散落在基层的各种档案资源汇集起来,通过科学的分类,建立地方专题档案库。其次,要重视开发编研。既要立足馆藏档案资源的优势,又要发挥创新的思维做“巧妇”,将档案文化与社会不同时期的关注点紧密结合。要主动挖掘地方特色档案文化内涵,创造符合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例如:永安市档案部门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文化展中,就结合“竹文化”、“抗战文化”等设置了“林改小岗”、“基因传承”、“农改先行”等主题板块。档案部门通过整合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3 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档案文化社会价值

檔案文化建设不能是“孤芳自赏”,只有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好的推进档案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强化社会对档案文化的认知。基层档案部门要主动争取上级档案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地方档案文化建设的支持,努力将档案文化建设列入地方政府和档案部门发展规划中,提升档案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档案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到地方档案文化宣传工作中去,将档案文化融入地方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参与影视、书籍、档案史料等有关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编研,扩大社会影响力。其次,要突出档案文化的服务功能。挖掘地方档案文化特色,融入地方品牌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开设特色档案文化专栏,公开有价值的档案文化信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总之,档案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了,档案文化的社会价值就提升了。

3.4 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文化信息共享

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满足利用者需求。首先,搭建平台线上交流。可以利用地方档案主管部门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档案人与公众、档案人之间线上交流,在线为档案用户提供传递、检索等功能,有条件的还可以创建“在线展厅”、开通在线讲座,推进档案文化信息的交流共享;其次,丰富档案文化形式。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对档案和档案文化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高档案整理的效率。运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形式新颖、声形并茂的地方特色档案文化作品,提升档案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三要加强互联合作。信息化下的档案资源和档案文化建设,不可能是档案部门“一枝独秀”,应该是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与其他部门、文化爱好者利用线上线下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发好档案资源合作平台,并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档案资源和档案文化建设的现代化 。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