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03-22马晓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华人文素质教育

马晓涛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能忽视它在教育中产生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西方的社会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使得人们的思想文化变得混乱复杂,思想观念相当活跃,以洋为美的观念时常出现,没有足够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所处环境与自身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被社会风气所影响。现阶段,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知识都比较匮乏, 有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同时心理适应能力比较差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修养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 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并且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意识。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需要从多个渠道探究出有效的途径。

1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现状

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 但是长久以来, 轻视素质、看中技能的问题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非常明显,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理念倾向。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由于严重受到技术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导致其对“就业导向”“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曲解,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学生今后是否可以入职为准, 严重轻视甚至直接忽视了对学生们的人文素质培养,只是片面地强调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传授,最终导致职业教育出现了“重专业、重技能、轻基础、清人文”的现象,而这最终会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学科素养出现严重失衡的情况。

对于职业院校自身来说, 缺少应有的人文教育极有可能使整个高职院校的教育沦为一种“快餐” 式教育,而这可以说是对高职院校形象的一种矮化;对于学生自身来说, 素质教育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很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人文素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从长远角度来看, 高职教育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这种现象, 对于个人甚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 这种理念倾向不仅使职业教育“育人”这一功能逐渐淡化,而且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着深深的影响。以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是很难满足当今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对于综合型的职业人才的需求的,而这对学生而言,对其终身的可持续发展都会造成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今的高职院校需要将“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作为基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综合培养并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 以下为高职院校人为素质课程现状的具体表现。

1.1 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国家层面对于职业教育出现这种严重的理念倾向有非常清醒得认识,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我国先后出台了很多与素质教育相关的重要法规文件。有些文件指出,高等院校需要开设相关语文课程,而且要面向全体的学生[1]。 还有一些文件一致认为,大学语文有必要成为所有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 其在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类选修课需要不断地拓宽其覆盖面,并且鼓励条件允许的学校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设为必修课。 这类重要文件的出台,对于我国高校,尤其是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说, 对其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人文素质的教育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1.2 现实层面的尴尬处境

通过上文对很多出台文件的梳理不难看出, 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的理论界达成了基本共识。 即便如此,实际情况也十分令人担忧。 很多高校,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重视度并不高:有些学校对国家指定的教育方针有所曲解, 只是将人文素质的相关课程设为选修课; 有些高职院校对于教育部以及国务院出台的政策不予理会,根本不贯彻实行,从不开设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必修课;更有甚者将人文素质教育曲解为应该多丰富校园文化,多开展一些校园活动仅此而已。对于以上这些现象,相关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闻不问,并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只是任凭这种现象逐渐蔓延。 而这样只会让本来一直坚守将人文素质教育相关课程设为必修课的高职院校逐渐开始动摇,也开始试图压缩甚至直接取消人文素质相关课程。面对这样的局面,到底如何才能在高职院校的具体教育教学中将人文素质教育进行落实, 相关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应该进行反思。

2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是由情感、观念、知识、意识以及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结合而成的内在品质, 其外化是一个人的修养、人格以及气质等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现代文明程度的一种综合体现。 有关纲要曾明确指出:需要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审美情趣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以及建设者。由此可见,当代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提升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人文素质的提升。 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进行提升,不仅可以推进社会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也是新时代我国独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需要。

2.1 人文素质教育是个人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

当代的青年学生, 其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在校期间的人文素质的教育, 其综合素质主要由人文素质以及专业素质两方面所体现的。 而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当前的目标是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教育与提升, 这样才可以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升其综合素质。

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人文知识的积累,不仅可以对当代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进行提高,而且对于提升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帮助[2]。高职院校如果可以将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所欠缺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弥补, 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人文知识的积累中, 可以使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拥有树立更加远大理想的信念、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塑造健康的人格, 最终实现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终极目标。

2.2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深化教育机制改革的客观需求

人文素质是由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以及人文知识四大方面合为一体所形成的, 包含了人们的知识素养、道德品质、和谐意识、治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等诸多方面的一种综合体现。现阶段,在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进行全面深化的过程中,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全面素质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最终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人文素质的培养。 不仅如此, 这也是全面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 实现我国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对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客观需求。

2.3 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现阶段,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日益进步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人文素质则是当代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应该具备的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素质[3]。 人文素质的核心体现不仅仅是人文精神,更集中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性格以及民族精神,不仅直接关系到了整个民族文化的方向,也关系到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以及生命力。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以及思想道德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精神、民族精神、健康人格、责任意识、进入精神以及和谐理念等。由于人文素质是由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以及人文知识四大方面合为一体所形成的, 因此应该从这四方面入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引导和教育。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资源

人文素质的基础就是人文知识,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资源,而且讲过了长久以来的筛选和积淀,在当今社会依然还可以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并散发着其时代气息。 中国人都是从小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因此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因此想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就需要不断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养分。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掌握人文方法的重要指导

人文方法也是人文素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人文素养中所蕴含的实践以及认知方法, 体现着人文素质的行为以及产生的过程。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把认知逐渐转化为实践方面一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蕴含着极其丰富且充满智慧的学以致用的思想。由此可见,对于当代大学生学习以及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中华传统的人文方法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文行为的重要规范

对于人文素质来说,人文行为属于一种外在表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以及生活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道德理念以及处事作风[4]。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这种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这种担当意识,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这种融入观念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道德规范和理念。不仅体现出了判断一件事的是非曲直的标准,更是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类似的很多典故都蕴含着很多道德理念和处事原则,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引导

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内容。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已经制定出相对完整的道德规范, 其旨在注重人的生命价值, 注重内省,注重道德教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不断熏陶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可以说是思想最为积极, 思维最为活跃的就是当代的青年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们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引导。

4 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4.1 加快构建的步伐

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 因此很多院校都会根据目前社会的职场有针对性的改革课程内容[5]。 换句话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就是为学生找工作打基础的, 而这也恰好表明了, 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并不是为学生更加长远甚至终身的发展考虑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人文素质课程才是学生终身的就业及生活都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 人文素质的相关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更是对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当今的高职院校, 尤其院校中的领导层面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以及人文素质的教育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且意识到其重要程度,同时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出台的教育方针,背负起应有的责任担当以及历史使命。

4.2 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毫无疑问的是, 培养人文素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项必备的基础课程。而要想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少不了院校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实施,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知识结构。 对于学生而言,只有了解人文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在今后的人文素质教育中才可以逐渐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因此可以说,创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是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比如说,可以将如“大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类课程设置为面向全校学生的必修课, 而“文学欣赏”“阅读经典”“诗意中国” 等类似课程即可设置为选修课。

4.3 深化课程的改革

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应该紧跟时代步伐, 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克服和纠正。 通过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课程考核的评价方式等进行全面改革, 以此来提高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相关教育的教学质量,最终整体提高学生毕业前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才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并且更好地服务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具备的人文性、 思想性等都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6]。 只有深刻的意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创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再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配合, 才可以在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 综合培养并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人文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中华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