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和病理因素对双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2019-03-20李小琴郭琳

李小琴 郭琳

【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和病理因素对双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双侧乳腺癌患者,所选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证实,且具备完善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对所选患者临床和病理因素、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双侧乳腺癌患者中,24例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84例为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对所选患者行以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等综合疗法治疗,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8年生存率分别为74.07%、51.85%、44.44%,原发肿瘤大小、治疗时间、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双侧乳腺癌间距时间均会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 对于双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临床因素和病理因素均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双侧乳腺癌患者行以综合治疗可以使生存率延长,早期发现并治疗对改善肿瘤分期而言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临床因素;病理因素;双侧乳腺癌;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2

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双侧乳腺癌是其特殊表现形式,占比为10%,按照两侧发病时间顺序可以将双侧乳腺癌分成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1]。基于此,本文择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双侧乳腺癌患者,探析临床和病理因素对双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双侧乳腺癌患者,所选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证实,且具备完善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所选患者均与双侧乳腺癌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非双侧乳腺癌患者。其中,24例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平均年龄(43.45±4.21)岁,84例为异时性双侧乳腺癌,首癌发生时患者平均年龄(44.21±3.35)岁,后癌发生时患者平均年龄(48.88±5.12)岁,首癌与后癌间隔平均时间(4.67±1.11)年,最长时间为8年。全组肿瘤及钙化病灶218个,病灶直径在2 cm及以下的病灶有102个,其中43个为第一侧,59个为第二侧,其中钙化灶有7个,均为第二侧;病灶直径在2cm以上的病灶有116個,其中73个为第一侧,43个为第二侧。75例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40个为第一侧、33个为第二侧,143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第一侧69个,第二侧74个。按照临床分期,第一侧0期0例、Ⅰ期12例、Ⅱ期59例、Ⅲ期30例、Ⅳ期7例。第二侧0期8例、Ⅰ期32例、Ⅱ期41例、Ⅲ期19例、Ⅳ期8例。

1.2 治疗方法

针对双侧乳腺癌患者行以综合疗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第一癌17例给予根治术治疗、91例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第二癌24例给予根治术治疗、77例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另外有7例患者给予单切术治疗。术后化疗方法如下:第一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第二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多西他赛+阿霉素,第一癌和第二癌分别为104例、101例。治疗中,第一癌加用他莫西芬3-5年34例,18例卵巢切除,22例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14例给予赫赛汀靶向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理类型分析

108例双侧乳腺癌患者(218个病灶)中,病理类型分布如下:184个浸润性非特殊型癌,包括165个浸润性导管癌、8例单纯癌、7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硬癌;26个浸润性特殊型癌,包括10个髓样癌、6个乳腺状癌、5个小管癌、5个黏液样腺癌;另外8个原位癌。218个病灶的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率为44.95%(98/218)、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率为53.21%(116/218)、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阳性率为39.91%(87/218)、P53表达阳性率为42.20%(92/218)。

2.2 临床及病理因素与预后之间关系分析

对所选患者进行为期1-9年随访,共随访患者103例,其中第二癌术后第3年失访2例、第二癌术后第4年失访2例、第5年失访1例。经过随访发现,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时间为9年。所选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8年生存率分别为74.07%、51.85%、44.44%,原发肿瘤大小、治疗时间、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双侧乳腺癌间距时间均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3 讨 论

双侧乳腺癌并非转移癌,其与单侧乳腺癌预后无显著差异。本次研究中,双侧乳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8年生存率分别为74.07%、51.85%、44.44%。由于双侧乳腺癌两侧均为原发癌,所以影响单侧乳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同样会对双侧乳腺癌预后有重要影响[2]。据相关研究指出,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时间对预后有直接影响,同时与患者生存率有直接联系。有学者指出,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比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单侧乳腺癌患者短,但三种疾病总生存率对比无显著差异[3]。同时有学者表示,双侧乳腺癌中有80%的患者第二癌出现在5年内,即第二癌出现时间相对集中[4]。由于第一癌与第二癌发生间隔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存在双侧癌转移、扩散的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对于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应给予更为密切的随访[5]。同时也有研究指出,第一癌和第二癌发生间隔时间为37年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所以随访结果可以将双侧乳腺癌生存率反映出来。第二癌特性与患者生存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早期发现第二癌,使肿瘤分期得到改善,对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6]。

对于双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临床因素和病理因素均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双侧乳腺癌患者行以综合治疗可以使生存率延长,早期发现并治疗对改善肿瘤分期而言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 洁,唐 锋,包 芸,etal.临床和病理因素对双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01(04):321-323.

[2] 孙 矗,李洪涛,刘子梅,etal.获诊时间窗等临床病理因素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16,26(06):538-545.

[3] 王昊天,王昊天,侯辛未,etal.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04):289-293.

[4] 方 华,玉素甫·买买提,黄 韬,etal.临床病理因素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05):801-806.

[5] 严 石.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1):85-86.

[6] 梅长军.临床和病理因素对双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01(08):35,42.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