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命题质量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2019-03-20梁洪

关键词:区分度命制命题

梁洪

【摘要】  2018年高考甫一结束,全国1卷理科综合的第8题就成了大家热议的试题。一道单选题,但合乎题意的正确选项却有两个,尽管各地考试院进行了解释和处理,但暴露出来的高考试题命题瑕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高考试题是命题质量的最高代表,是全国师生学习的范本,是选人用才的试金石,其科学性与严谨性应经得起检验。

【关键词】  高考试题 命题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11-02

因此,相较于每年高考结束后对试题命制千篇一律的赞歌式分析,笔者认为,以批判的眼光审视高考试题更有必要,也更有价值。当然金无足赤,笔者并没有否定高考命题质量的代表性,只是换了一个视角来看问题。下面,笔者就以近年来高考政治科目试题为例,谈谈试题命制中的几个突出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同时也给一线老师命题工作带来一点启发。

一、试题区分度不够

有的高考試题的区分度(尤其是选择题)不高。不管学没学好,考试结果都一个样。(笔都所在的学校曾经有一年,学校的一位校车司机做高考政治选择题,居然12个题全对,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也要反思试题的区分度了)

导致区分度不高的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试题太简单,学习水平高与低的学生都可以正确作答。另一种是试题太难,学习水平高与低的学生都不能正确作答;第三种是,试题有误,导致学生不能正确思考,学习好的学生反而可能做得还差一点。

书面考试是通过学生的考分来衡量学生的,考分的高低应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状况可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学习态度,二是学习能力。我们是希望认真刻苦的学生(学习态度好)得高分呢?还是希望脑瓜灵活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得高分?或者两者兼得?当然,两者兼得最好。我认为考试最理想的状况应是:学习能力很强又很刻苦的学生得到最高分;学习刻苦或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得到次高分;学习不努力,能力又不足的学生得低分。这就是说要用结果的层次性来体现出学生的层次性。只有达到了这种目的的试题才可以说是一套有效的试题,否则没有区分度的试题对于优秀学生是一种不公平,也对我们平常的教学产生不利的导向作用。

一套试题怎样才能体现出区分度呢?如果要区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得考试成绩反映他在平时学习中的仔细度和刻苦度,就可以考查细节和背诵的知识。对于花了大量功夫的学生,应在分数上给予鼓励。如果要区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看学生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在知识的灵活性上下功夫。

我认为一套有区分度的试题应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有涉及,根据不同的考试目的对这两个方面的区分度可以有所调整。

二、所考知识与教材的契合度不高

设置新情境、新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能力,是政治高考试题的鲜明特点。但如何处理好课外材料与教材的关系,是命题的难题。有的试题,不同程度地存在“题目和材料在书外,答案也在书外”的现象,造成考生无从下手,形成优生和差生得分相近,甚至优生得分反而不如差生的反常现象。

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①命题人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不够,在试题命制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组合教材知识点。②是有的命题老师为了追求表述的新颖性,故意用一些时髦的语汇,从而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如:(重庆2008年文综)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少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回答30题。

30.大人与小孩对同一幢房子有不同理解,这是由于

A.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B.实践与认识具有差异性

C.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 D.实践水平决定认识水平

题目选择A.此题要求学生理解:什么叫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实践与认识具有差异性、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这三种表述对中学生来说都很陌生,都是来自大学教材的表述。而中学并没有要求学生理解“依赖性、差异性、一致性”。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能不能理解呢?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是可以正确理解“依赖性”和“差异性”的。但对“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的理解会出偏差,准确的理解是:①实践和认识都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②实践中获得认识,而认识又是在实践的指导下进行,认识的目的是实践。这种解析就大大超出了学生应该的认知范围。从而导致学生可能误选C选项。这种答案在书外的情况就没有正确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还有一些问答题的命制也是如此。如:(2009年海南单科政治24)(2)对消费者和企业而言,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络购物有何优势和局限性?(12分)

答案:

优势:对消费者:获得价格优惠;方便购物,节约购物时间;商品信息获取便捷、充分。(4分)对企业:降低销售费用(中间环节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量;扩大(潜在)消费者的数量;获得消费者更多地相关信息。(4分)

局限性:消费者无法获得对商品的直观感受;企业不便全面展示新产品的功能;企业无法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营销;(4分)

这道题答案的拟定(尤其是关于网络购物局限性表述),不要说是学生,就是命制试题的老师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来拟定答案,也未必跟这个参考答案相一致,这就造成答案的随意性,损害了试题的信度。

所以编写试题参考答案时,要从教材知识出发,尊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试题的答案尽可能运用教材语言。命题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要主动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意思,把握知识点的联系和运用。

三、试题语言表述不够精确

命题老师在出题时没有在语言表达上做到精确,从而使试题出现瑕疵,就会给学生的审题、做题带来无意义的障碍,甚至误导学生作出“错误”的解答。就会出现由于优生思考得全面,反而还更可能出错的不正常现象。

总得来看,试题语言表述主要有如下两个问题:

(一)概念有歧义

(2012年天津5)我國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   )

A.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进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

答案选择C。问题是:什么是扶贫标准的提高?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扶贫资助的金额增多,那么就会选D;二是贫困线的标准提高,那就该选C。这里的扶贫标准是一个有歧义的概念,到底指的是哪一种情况呢?无论是教材,还是题干都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这就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二)逻辑不一致

(2018年全国3卷政治第13题)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据此可以推断出(  )

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

B.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

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D.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

此题给出的答案是C。“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逐年增长”,说明我国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这是把图表当作结果来分析,找出引起这个结果的原因。但问题是正是由于“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逐年增长”并且增长的数量都很大,由此也可以得出选项A,也就是把图表当作原因来分析,就会得出另一个结论。

再如(2018年全国2卷第38题)(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案: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开级,提高生产效率;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

这道题答案的拟定就没有很好地搞清楚试题设定的逻辑关系。谈两者的联系,肯定应该分析两者相互的关系,但是答案却只分析出了“企业税负降低”对“财政收入增长”的意义,而没有分析“财政收入增长”对“企业税负降低”的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言的表述上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呢?一方面出题者要有较好的语言功底,试题命制之后,审查整套试题的语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出题者思维定势的影响,也许发现不了什么问题,因此还应该请同学科其他老师审题,尤其是寻求语文老师的帮助,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来审视试题在语言表述上是否存在问题。

四、专业术语不够严谨

在命制试题时,命题者会运用一些材料,材料中会有一些与学术研究相关的表表述,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解题。如:

(重庆2013年文综政治试题第7题)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其基础是普通公众,目的在于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目前,我国每年出境游8000万以上,普通游客的言行可以带来公共外交的效果,如举止有度,谈吐得体有正面效果,大声喧哗,不守秩序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

①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

②公共外交表明公众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③普通公众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参加者

④公共外交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选择B.学生做这道题可能的思路是:首先可以确定②项是错误的,且与题目不相符,所以要排除②,也就排除了C、D两个选项。由题中的“可见”两字可以分析出是可以看出和可以想见或预见的意思,剩下的两个选项中①是可以看出的意思,表述也正确所以应选。剩下选项③④就需要学生作出取舍。学生就要鉴别③项的说法是否正确。普通公众是不是国际关系的参加者呢?教材的表述是:“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因此,出题者认为普通公众不是国际关系的参加者,第③项应该排除。要知道,教材表述里面并没有说明个人不能是国际关系的参加者。这涉及到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了:个人是不是不能作为国际关系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出题的老师作过深究吗?况且,第④项的表述也与题目的表述也不搭配,如果改为“公共外交可以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才更为准确。

再如:(2010山东卷第19题)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民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民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选择B.此题的图表,如果看成是横轴对纵轴的影响,那么就意味着:随着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甲商品的价格上升,由此判断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互补商品的价格呈反向变化,所以②选项是正确的,如果选②,那④选项是替代品就不能选了。这道题的问题出在:出题者没有说清楚是哪一个是自变量,哪一个是因变量,默认是纵轴影响横轴。在数学当中,函数表达则恰恰是横轴对纵轴的影响。所以,如在出题的时候能够更仔细一些,命制好试题之后去征求一下数学老师对这道题的分析,就可以做到更加准确。

又如:(2013广东文综)27、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题目选择D.其实,此题是错误的。命题人混淆了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这两个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从而导致其需求量减少,属于需求量的变动,即是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而不是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在题目中,命题者给出的进口化妆品的需求曲线根本没有体现其价格飙升,反映的是在同一价格水平下,其需求量的增减。

以上四个方面问题,全国各地高考试卷都曾出现。作为一线的老师需要在平常命制试题的时候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命制试题的质量。

猜你喜欢

区分度命制命题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为例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生物统计》的试卷分析与解读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浅观一道题的“区分度”
中考“学习”试题的命制与功能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利用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巧解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