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2019-03-20

传媒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走转改胡杨兵团

杨 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胡杨网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闻工作者只有俯下身子,才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只有下到基层,才能真正践行“四力”,找到新闻的方向。

一、只有深明其意,才能一往情深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新时代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党的宣传事业与新闻传播规律高度融合的战略举措。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胡杨网站对编委会成员及采编人员深入基层采访做出规定:即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一线采访。网站编委会对站领导和采访部领导及记者下基层做出具体规定,记者一年下基层(到团场、连队)不少于20次,撰写稿件不少于50篇。网站领导一年下基层不少于3次,撰写稿件不少于5篇。

2011年,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兵团胡杨网站由于最初没有采访权限,这项工作没有得到落实。但自从2018年胡杨网站取得采访权限以来,网站领导提出,一切以编务工作为重心,向一线记者倾斜,向采编人员倾斜的原则,并推出“记者走基层”专栏,明确要求“记者走基层”专栏“雷打不动”,每星期都必须有记者在基层采写的稿件。

编委会成员认为:我们要真正理解“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意义,过去网站的采编人员习惯于转发稿件,习惯于跑会议,习惯于根据材料写报道。“走转改”活动是我们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胡杨网站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贯彻落实好这一活动[1]。只有身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才能写出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导向正确、通达社情民意的新闻报道。因此,采编人员落实“走转改”不能走过场。要虚心向职工群众学习,心中时刻想着职工群众。要撰写出符合实际、符合职工群众阅读需求的新闻稿件,才能受到职工群众爱戴。职工群众是新闻报道永远的主角。

二、只有扎根大地,才能硕果累累

2018年12月初,兵团胡杨网站率先推出“新春走基层”栏目,采访组顶风冒雪奔赴九师一六五团塔尔巴哈台山,奔赴兵团边境第一团——一八五团、六师北塔山牧场,深入兵团最艰苦的地方采访,写出了一篇篇滚烫的、沾满泥土芬芳的接地气的稿件。许多网友看了记者的稿件和拍摄的视频、图片后,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北塔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偏远的一个牧场,那里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但在兵团党委及六师党委的关心帮助下,在牧场各族职工群众多年的努力下,近年来,北塔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哈萨克族牧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在这里,年轻记者体验到了在别处无法感受到的哈萨克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同样也感受到了那里的职工群众仍然在同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做着不懈的斗争。记者们只有到了现场,亲身体验了,才真正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新闻故事。

在九师一六五团塔尔巴哈台山上的卡玛纳斯执勤点,有一对蒙古族护边夫妇吾特那孙、沙阿特。他们在山上驻守了20多年。为了让更多的网友了解这里的恶劣环境,知道在这里戍边守边有多难。记者们先是坐车,后来步行,在漫过膝盖的雪地里艰难地走了5个多小时,照相机摔坏了,手机丢了,就连身上也被埋在雪里的石头磕得伤痕累累,但记者们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比起吾特那孙、沙阿特夫妇在这里坚守的20多年,这一天的经历真的不算什么。这篇报道经过记者连夜采写和编辑制作视频后,一经发出,许多看到此报道的网友感慨万千。他们一方面直呼过瘾,一方面也体悟到了什么是兵团精神,这对老夫妇就是兵团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近一个月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记者们多次眼眶湿润。有的放弃了在内地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了最艰苦的地方,为兵团事业默默奉献着;有的长期固守边防,却无怨无悔。有的带领职工一起致富。一幕幕场景、一幅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兵团人的风采。

这组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样的“走转改”活动让年轻记者的心与大地、与群众更接近了,他们走到了最基层,走到了新闻的最前沿,才能更客观地准确地审视一切,才能从职工群众的真实情感出发,报道出走心的新闻。

在节假日开展“走转改”活动是胡杨网站的规定[2]。2018年“十一”大假,记者们放弃大假休息,奔赴十师、六师等团场连队采访,编辑部则安排编辑在后方支援,对记者发送来的稿件及时修改和编发。

汽车旅馆、高寒地区种出了火龙果、下湖去捕虾、“傻老大”瓜子的制作过程,记者通过他们的实地采访,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妙趣横生而又接地气的报道,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到了兵团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记者们带着一身泥土写报道,带着感情写报道,带着生活写报道,写出的报道自然散发着泥土芳香,洋溢着真情实感。

三、只有坚持“走转改”,新闻才充满活力

作为兵团党委对外宣传的门户网站,要呈现给广大网友更多精彩的新闻内容,“走转改”是必须要选择的途径之一。兵团一年多来推行的深化改革工作,职工群众、团场连队,兵团处处发生的变化,就是网站记者要捕捉的、要记录的、要鼓与呼的。

记录这个伟大时代既要有总揽全局的宏观,又要有深入基层的具体,既要从工作的角度来报道,也要从人和故事的角度来再现。历史让人记住的是细节。作为记录历史的记者,关注兵团深化改革的视角除了这项工作的推进外,更多的是观察在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人的变化,也就是深化改革给职工群众带来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精神需求的变化。这样记录历史才符合实际、才真正走心,才更贴近职工群众。“走转改”让新闻人找到了新闻的生命力和发力点,“走转改”活动使得新闻采写回归群众,回归基层,回归根本[3]。

2019年胡杨网站的“走转改”收获不小,新闻作品不乏带有基层的泥土味,充满着群众的真情实感,但总体来看,作品还不够深。报道中,有主角,但没难题,没有克服难题的过程;有主角,缺感情,缺少那种让读者牵肠挂肚、割舍不去的感情。还没有达到“通过一个故事” “通过一个人”来折射兵团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效,来体现我们时代的伟大精神的高度,“走转改”还缺少统一的策划。这也充分说明了“走转改”是新闻人的成才之路,但一次两次是远远不够的,“走转改”是长期的,应该成为我们新闻人采访的工作习惯和固定路线图。网站在“新春走基层”之后,将“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并作为领导联系群众、采编人员锻炼成长的必修课。故胡杨网站对“走转改”活动又做出新的要求,将“走转改”纳入年终评优、职称评聘、外出学习等范围。

四、结语

总之,明确“走转改”深意,坚持按照“走转改”要求落实,是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样,新闻工作者才能创作出更加吸引人,且具有内涵的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走转改胡杨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千年胡杨
大美胡杨
家风伴我成长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胡杨颂
故事细节语言
兵团在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