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2019-03-20□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资管理财产品商业银行

□宋 贺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历程梳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孕育阶段(1996~2003年)。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起步比较晚,一直到1996年,理财业务这一金融名词才真正提出,而当时的理财业务跟人们目前熟知的理财业务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主要针对贵宾客户和外贸企业提供理财服务,并不对普通大众客户开放,提供的理财服务基本以理财咨询的形式为主,并没有主动的资金管理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期间商业银行不良率攀升,不良率一度高达34%,导致商业银行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化解不良资产上,无暇顾及理财等其他业务的发展。迫于严峻的形势,中国政府随后推出了“债转股”以及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政策,极大地减轻了银行的包袱,为之后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理财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起步阶段(2004~2006年)。2004年被业界公认为是中国的理财元年,这一年,中国光大银行推出了“阳光理财B计划”,这是我国第一只针对个人客户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央行票据等,随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理财产品,理财业务迎来了真正的发展。

这一阶段,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业务活力、创造力得以释放,理财业务成为各行的业务突破口,得以快速发展。2005年9月,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史上第一部关于理财业务的监管条例,确定了理财产品的收益分类、委托理财方式等,确定了理财业务“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质。

不过,处于起步阶段的银行理财业务已经隐藏着一些问题和隐患。比如,这个时期的理财产品的获利模式多是以利率管制套利为基础,使用预期收益率作为营销语,刚性兑付由一开始就形成了,对今后理财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造成了障碍。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探索阶段(2007~2012年)。这一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剧烈震荡,各项经济措施陆续出台,客观上刺激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理财产品形式不断创新、市场参与主体更趋多元,同时,理财市场乱象也更为严重。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同时,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银行业竞争加剧,各大银行越发重视中间业务以及理财产品创新,以求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提高盈利水平。

1.2006~2007年阶段。2006~2007年,我国股市迎来了一波大牛市,各大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纷纷投向权益类产品,股市的暴涨自然带来了当时大部分理财产品的丰厚收益,但是这轮股市上涨投机性质更强一些,随后的股市暴跌也导致了大量理财产品的亏损,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理财产品能力有待提高。

2.2008~2010年阶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各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急剧扩张,在存贷比监管压力下,各大行急需扩大资金来源,高息揽储的同时,纷纷推出了利率更有优势的理财产品,理财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期间,政策明确要求银行支持政府融资平台,直接推动了银行理财资金流向信贷类资产,导致了银信合作乱象。到了2010年,监管部门意识到了银信合作乱象问题严峻,开始出台监管制度进行规范,但由于市场规模过于庞大,监管效果不尽人意。这一阶段,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现象进一步严重,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有些银行甚至推出一天的理财产品,期限越短的理财产品就越依赖资金池,风险极大。

3.2011~2012年阶段。2011年5月,央行向27家单位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巨头们正式进军理财市场,如支付宝等。2012年,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基金子公司等纷纷获得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许可,我国大资管行业格局初步形成,理财市场进一步规范化。

(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爆发阶段(2013~2016年)。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真正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7万亿上升到了2016年的29万亿,而从整个大资管行业来看,整个行业规模甚至达到了百万亿。

1.2013~2015年阶段。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乱象也是层出不穷,2013年的银行业钱荒,充分暴露了银行理财盲目扩张、期限错配等问题,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措施进行整顿。2013年3月,银监会颁布了8号文,即《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了理财产品投资运作投向、风险拨备计提等,旨在限制非标理财的发展。2013年6月,中国理财产品登记系统上线,银行理财销售“飞单”乱象得以有效控制。2014年9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2015年,75%的存贷比规定被废除,这些政策变动抑制了商业银行关键时点“冲时点”的行为,对于短期理财影响较大。

这一阶段,互联网金融理财业务取得突破发展,2013年,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一炮而红,随后,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布“钱包”系列理财产品,微信钱包、百度钱包等,这些产品都与货币基金合作,结合消费者生活场景,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理财方式,受到了消费者热捧,大量理财资金由商业银行流向了互联网金融。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威胁,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与互联网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伴随着互联网理财业务的井喷式发展,也滋生了P2P乱象,不断出现P2P暴雷的新闻,2015年12月,e租宝涉非法集资被调查,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亿。

2.2016年阶段。2016年开始,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坚持金融去杠杆,银行委外投资业务受到打击,层层嵌套的同业套利业务得以有效管控。

(五)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调整阶段(2017年至今)。2017年开始,我国金融进入严监管阶段,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也进入了调整阶段。2017年7月,国务院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各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实现货币政策、宏观审慎与金融监管协调配合,2018年3月,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为银保监会,这些政策措施对于银行理财业务来说,意味着监管更具穿透性。

2017年11月,一行三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专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产品要进行净值化管理,严禁资管产品层层嵌套。该指导意见旨在打破刚性兑付,引导银行理财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

2018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针对资管市场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等问题,资管新规致力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资管新规及相关配套细则的出台,是对资管业务的系统梳理和规范,有利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展望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短期内由于金融强监管,原有的违规业务模式不可持续,商业银行将迎来短期阵痛,不过长远来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运营将越来越规范,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

(一)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理财产品取消刚性兑付是大势所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银行方面要坚决推动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另一方面,银行和市场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投资者逐渐接受净值型产品,使理财产品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本源。

(二)开拓高端理财市场。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高端客户群体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的新蓝海。这部分客户的需求更高端,商业银行若要获得这部分客户,必须提供个性化、更具竞争力的资管产品。

(三)理财产品差异化。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上。今后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客户的差异性,在投资方向、收益分配、销售情景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谋求创新,实现产品的差异性,进而确立市场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资管理财产品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金融生态重塑在即
盛松成:资管新规意义重大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财政部:资管产品暂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券商资管挑战重重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