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

2019-03-20□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师资学院理念

□王 莹

一、郑州科技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创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近年来,郑州科技学院十分注重科技创新,为实现素质教育、实践教育,调动在校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学校投资创建了一个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成为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设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郑州科技学院为了丰富和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从“顶层设计”方面入手,学院成立创新创业管理办公室。各二级学院成立本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从制度上、机构设置上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以实现,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

(三)独创创新创业的课程教育体系。郑州科技学院积极构建与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学校的机制和顶层设计方面为创业打开了门路,并独创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实训—创业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四)强力校企联合,建立创新实验室。郑州科技学院强力校企联合,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基地。创建于2012年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现有动画制作创新工作室、机械工程创新实验室等十几个创新实验室。使其成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校企联动的创新联合体、科研成果展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实验基地。

二、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障碍分析

(一)认识理念障碍。国内高等院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认识误区,仅仅停留在课程设置层面上,内容也没有重视实质,这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认知理念障碍。第一,学科定位不明确,目前地方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高等院校主流教育割裂开来,没有融合在一起,导致很难形成真正的以能力为导向、理论为基础、实践应用为根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第二,目标定位不清楚。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地方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但更多的是开设一些创新创业课程,硬性要求学生要快速成立公司,进行创业。

(二)教学资源障碍。教学资源普遍缺乏,这也是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第一,缺乏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覆盖面狭窄,只是为小部分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历练平台和机会,应面对大多数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课程质量不高,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第二,缺乏有创新创业经验的师资。在调查中发现地方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在质量上也很难满足需求,师资已经成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瓶颈。

(三)实施机制障碍。第一,缺少以制度为核心的实施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没有通入到主流教学体系中,没有真正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地方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投入资源严重不足。第二,高校、企业、政府、社会互动机制欠缺。地方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作为主导力量发挥应有的支持、监督作用。与高校就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建立良性的互动合作关系,来推动人才的培养。同时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参与度较低。

三、解决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障碍的对策和建议

为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及特殊性,提出解决地方高校实施障碍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一)牢固树立能力培养为先的教育理念。树立牢固的打破常规教育的理念,在无形中将会影响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态度和行动。因此,各地方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牢固树立“以能力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民办高校更应该及时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到实践教育、创业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

(二)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搭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务必将创新创业的项目模块化专项教育与主流课程专业教育结合融为一体,郑州科技学院就实现了这一要求。抓住各专业的核心特色,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育慢慢渗透其中,并有效衔接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教学。

2.建立高素质、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只有教师首先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的思维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才能为地方高校培养出出色的创新型人才。师资团队包括校外师资和校内师资。校外师资主要是利用各种资源聘请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校内师资主要是学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主要由创业学院专职教师、实践教学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组成。

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地方高校应不断细化课程,优化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实践应用,将理论授课的“第一课堂”与为实现实践教学开展的“第二课堂”结合在一起。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应用性决定了地方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郑州科技学院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利用学院“众创中心”这一实训平台,较好的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从而成为郑州科技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三)建设精细化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地方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实施灵活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增加实践教育课时的同时,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外实习、校内实训、学生毕业设计、期中考评等教学过程中,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地方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定期开展创新创业专项训练,并给学生提供与所学专业相符的各类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营造校内创业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通过此类这些活动,不断强化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加强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校内外实践教育中心基地建设,打造在校生施展动手实践能力的平台,对于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企业、科研单位三方通力合作,建立互动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除此之外,高等院校积极利用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为大学生创业者在场地、网络等硬件设施上给予必要扶持,引入企业与大学生创业基地对接,提供学生自主创业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

四、结语

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面临供过于求的就业压力。如果毕业生没有一技之长将很难就业。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及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在未来竞争中要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应该在创业和创新意识、创业和就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并建立长效培养机制。

猜你喜欢

师资学院理念
初等教育学院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西行学院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