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

2019-03-20□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测控课程设计

□宋 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最后实现课程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设计水平一方面体现了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更是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平稳过渡,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与其他专业相比,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借助合理的课程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时效性。

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课程依然延用传统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内容较为单一,无论是课程设计的内容,还是课程设计的方法,很少进行更新,甚至任课老师也是同一个人(或同一批人),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届学生的设计理念相差不大,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另外,由于课程设计主要是巩固理论知识,选题依据都源自教材理论知识,选题题目内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设计集中在“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方面,题目设计变化不大,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在指导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转移给学生,在设计中学生只需按给定的数据、方案和规定的设计方法完成工作,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无法培养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缺乏完善的课程设计考核机制。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指导需要借助一定的管理措施,其中完善的考核机制是基础。在课程设计中,如果没有相应的考核措施,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同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一些课程设计属于选修课,在课程安排方面主要集中在比较靠后的学期,例如,测控系统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而这一学期忙于找工作或考验,根本没有心思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考核机制,那么就不能对学生进行约束,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课程设计内容。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任课老师来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内容:第一,课程设计选题尽量接近企业项目,甚至直接从企业中选题,进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同时为学生搭建从学校到企业的桥梁;第二,更换课程设计题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课程设计要注重知识的前沿性与综合性;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设计题目要难易适中,确保课程设计题目覆盖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任课老师只需给予指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计指导书。选定课程设计题目后,任课老师需要将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与工程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结合,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最后对每一题目设计形成不同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在课程设计指导书中,对题目进行细化分工,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目标,以及完成设计的指导步骤。同时,帮助学生列出参考书籍和资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设计,在改革之前一般由一个学生完成一个题目,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在接到课程设计任务后,从内心深处就有了恐惧感,根本没信心完成相应的任务,最后只能东拼西凑完成设计报告。在课程设计中,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和锻炼,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实施改革后,通过分解题目,将题目细化成不同的任务,降低任务难度,让学生面对任务目标时充满自信,并且每个题目都有相应的设计指导书,即使遇到困难学生可以参考指导书,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任务,进一步达到课程设计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当前,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格外重要。因此,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设计要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从前期的查资料到后期的方案设计,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当学生在设计中遇到问题时,任课老师只提出指导性建议,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引导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确定自己的题目后,鼓励持有不同任务的学生组建项目组,这种方式与企业项目设计相似,借助项目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任课老师只负责指导,所有问题交由学生自己解决,帮助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四)完善考核机制。由于各高校实行不同的学期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设计安排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安排在比较靠后的学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比较散漫,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需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通常情况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设计成绩主要包括平时成绩、答辩成绩、撰写报告的成绩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的权重为30%,这部分成绩由任课老师给出(这部分成绩包括学生考勤以及平时在实验室做设计的情况);答辩成绩的权重为30%,由答辩小组教师给出;撰写报告的成绩权重为40%,由评阅教师给出。在实际考核中,借助不同的权重,杜绝学生应付撰写报告的行为,确保课程设计目标的最后实现。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设计时间一般为3周,在这一过程中,任课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设计内容,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课程设计的完成情况,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设计最后都会将所有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答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在答辩环节,首先由学生进行自述,然后由答辩小组老师提问,学生进行答辩,最后由答辩小组老师给出成绩,在整个答辩过程中,参与答辩学生的任课老师需要回避,确保答辩环节的公平性。对于学生撰写的设计报告,一般由任课老师交叉评阅,最终给出成绩。

在考核机制的约束下,学生必须在课程设计期间,完成相应题目的设计,并参加答辩,最终撰写报告,只有这样才符合整个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只能参与下一年度的课程设计,通过倒逼的方式,帮助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三、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完善课程设计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借助指导书设计环节,增强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信心,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最后借助考核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在课程设计环节,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因此,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要求与企业发展要求相互匹配。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测控课程设计
昆山祺迈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基于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装备测控中的应用
向着新航程进发——远望7号测控船首航记录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